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红  朱羽 《乡镇企业科技》2013,(15):189-190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高职办学模式下,校企之间文化的互融、互动、互惠逐渐成为校企合作的新取向。在校企文化融合的背景下,改变高职院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顺应职业教育环境的变迁和发展的趋势,成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强,高等职业院校加速校企合作力度,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机制,构建多维合作平台,实现共赢发展,已成为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实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支撑.本文重点围绕校企合作的途径和实践,阐述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对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校企共赢以及展现出的办学效益.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强,高等职业院校加速校企合作力度,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机制,构建多维合作平台,实现共赢发展,已成为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实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支撑。本文重点围绕校企合作的途径和实践,阐述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对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校企共赢以及展现出的办学效益。  相似文献   

4.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方向。虽然我国目前行业型职业教育集团数量众多,但运行过程中存在校企合作不深入,发展动力不足等困境。本文对行业型职业教育集团特征和发展困境进行分析,提出促进行业型职业教育集团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以确保职业教育集团良性发展和教育功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正>湖南省人社厅近日发布关于贯彻落实人社部《关于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要求推进全省技工院校改革创新,加快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促进实现更高质量就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实施意见指出,湖南将通过深化校企合作等一系列制度全面增强办学活力。坚持技工院校校企合作基本办  相似文献   

6.
校企合作办学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其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问题、校企合作办学问题和校企深度融合问题三个方面分析讨论了校企合作办学研究现状问题,从而进一步展示出校企合作办学和校企深度融合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文章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产教深度融合发展中遇到的现实困境,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实现产教融合发展的路径及对策,高职院校应积极探索体制机制的创新,人才培养链主动对接产业链发展,构建专业办学动态调整机制,改革以往校企松散式合作模式,创新产教深度融合办学体制,建立牢固的产教深度融合平台,明确合作主体间的"权、责、利",构建以"利益契合"为纽带的治理结构和产教深度融合运行机制,形成利益共同体,提升产教深度融合发展成效。  相似文献   

8.
罗伟 《中外企业文化》2023,(10):211-213
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办学的基本模式,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创新来源和实践基础。在校企合作背景下,如何推进高职院校青年意识形态工作,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摆在高职院校面前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探析了校企合作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教学的理念更新。首先,文章分析了校企合作对高校思政教育提出的新挑战,指出了构建校企协同育人、筑牢思政教育阵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其次,提出了校企合作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教学的理念更新,包括落实思想政治教育“两个主体”、抓好思想政治教育“两个课堂”、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两股力量”等方面。最后,结合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探讨了以“场景思政”为切入点的意义和价值,提高高校思政教育的场景营造与运用能力,拓宽并更新高校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和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技工院校校企合作存在着深度还不够、实效性不强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技工院校要将重心下移,从加强课程建设、改革课程设置的角度扎实有效的推进实施校企合作.本文分析了技工院校校企合作课程建设的现状,提出了校企合作课程设置的原则、内容、模型和保障措施,以推进校企合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陶永红 《价值工程》2015,34(8):271-272
校企合作已成为高职院校的办学模式,本文分析了校企合作的现状,提出构建长效的统筹监督机制、构建健全的法律保障机制等一系列机制创新建议,希望对推进产教高度融合有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以杭科院信息工程学院各专业群的校企合作活动为蓝本,探索校企合作办学多方共赢机制成因、校企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效果评价体系等内容,建立校企深度融合、可持续发展的办学机制,解决目前校企合作过程中存在的关键问题,为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提供具体经验和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12.
中职北方汽车教育集团一直把教学提升放在首要地位,既有国际化合作办学,也有国内校企联合,实现了真正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日前,中职北方汽车教育又与中关村学院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双方可以互通办学理念,共享优质教育经验,共同提升教学管理水平,实现有效的资源互补。双方的合作对于整个职业教育领域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杨兴 《现代企业》2012,(11):55-56
校企"双主体"教学企业内部运行机制现状不容乐观,普遍存在教学企业内部组织结构不科学、权力结构不合理、用人制度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有一定差距、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校企合作双方的文化相冲突等问题。为更好解决这些问题,应构建一些相应的内部运行机制。一、校企"双主体"教学企业内部运行机制的含义1.校企"双主体"的含义。校企"双主体",指的是高职院校和行业企业都是高职教育的办学主体,校企双主体主动合作、深度融合,共同推  相似文献   

14.
熊湘玲 《企业导报》2012,(14):189-190
校企合作的深层深度融合,是激活高等职业教育内涵提升的核心力量,其强大的辐射性和影响力可以让高职院校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必然存在一些碰撞和交融。因此,高职院校应该如何把企业文化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中,进而形成与校企共同办学、共同培养相吻合的高职职业文化,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零缝融合,推动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可持续性合作,将是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过程中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5.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未来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最重要的任务;为社会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初衷。传统的“学年制”教学管理制度与当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冲突愈发明显,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也面临巨大的挑战;“学分制”改革成了高职院校探索新教学管理的焦点。本文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切入点,阐述高等职业教育“学分制”改革探索的一系列问题,说明产教融合下“学分制”改革的重要性及其价值。  相似文献   

16.
在新一轮的科技与产业变革的过程中,科技创新发展成了目前的发展潮流,新产业、新模式、新方法逐渐成为教育活动里的主题。对此院校也要深度结合着市场及社会的发展需要不断优化培养目标、培养方案以及课程体系。对于物理专业而说,通过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办学的优势,深化了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同时也深度适配了社会的发展需求。对此本文以物理专业校企合作办学为切入点展开深度探讨,明确了物理专业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背景,分析了物理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物理专业校企合作培养的人才发展目标及融合教育思想下物理专业校企合作的模式,最后给出了基于校企合作的物理专业人才培养对策。本文的研究内容为新时代校企合作办学的课程改革及横向的课程实践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是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必由之路,也是高职院校推进学生就业的必要途径.根据笔者的创新教育实践,本文从引企入校、订单培养、校企共建、习训结合等方面,具体论述了职业院校如何通过校企联合办学促进学生就业工作.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伴随我国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的不断扩大,高职院校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高职院校办学具有门槛低、生源大众化的特点,导致不同学生之间存在文化层次、能力素质等方面较大的差异,这给高职院校思政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造成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偏向滞后,进而影响了高职院校的高质量发展。在校企合作的背景下,校企文化可以实现融合。在这一背景下,近年来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改革融入了新鲜血液。为了进一步探讨校企文化融合背景下如何开展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改革工作,本文首先对校企文化融合为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改革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分析,然后对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在校企文化融合背景下的改革方法进行探究,以促进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工作得以高质量开展。  相似文献   

19.
《价值工程》2013,(16):328-329
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院校提高办学质量,促进就业,为区域发展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手段,是高等职业院校应该长期坚持下去的一条办学途径,但企业追求利润的内在驱动力限制了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这就需要政府从立法上给企业以实惠,让校企双方达成共赢的局面,从而增强校企合作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20.
我国职业教育历史可以追溯到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后,中等专业教育和技工教育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极大地推动了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发展,专科层次职业教育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但人们对普通本科院校的职业教育属性及其内涵认识不足。在国家大力推动下,各高校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着手,通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走出了一条成功的专业教育改革之路,使大学的职业教育职能得到了发挥,弥补了人们对专业教育认识上的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