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处理原料:应迅速将捕捞的鲜鱼送到加工厂,并剔除有异味、腐烂的鱼.接着,除去鱼的内脏、头部,并用清水冲净鱼身.如处理后的鱼不能及时进行加工.则应将鱼块置于零下18℃速冻并储存备用.冷冻鱼的解冻以流水解冻为宜,水温应控制在10℃左右.  相似文献   

2.
4、整形将割好的鱼片在带网格的塑料筐中漂洗后再进行整形,切去鱼片上的残存鱼鳍,去除鱼片中的骨刺、黑膜、鱼皮、血痕等杂物。5、冻前检验将鱼片进行灯光检查,若发现有寄生虫,则应弃之。6、浸洗浸渍液一般采用多聚磷酸盐复合溶液(如氯化钠12%、三聚磷酸钠0.2%的溶液)。7、装盘  相似文献   

3.
卢鹃 《农家之友》2005,(4):32-32
调味干制品是用新鲜水产品经调味配制后干制一种食品。这类食品味美可口,不需要再烹调,买来后开袋即食,方便携带,保质期较长。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为了减少繁琐的家务劳动,需要更多的方便食品,因此各种各样的调味水产干制品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特别是青少年和旅游者的青睐。下面介绍一个淡水鱼调味干制品的制作方法。  相似文献   

4.
《农家致富顾问》2021,(7):37-37
产品配方工艺流程解冻→选料→切丁、绞肉→滚揉→腌制→灌制→热加工→冷却→质检→发货。加工技术解冻切丁用的猪后腿肉自然解冻至半解冻状态,其他原料肉解冻后肉温在0~6℃。选料选净原料中存在的毛发和杂质,要求无异味、无碎骨等杂物,无大块淤血。切丁、绞肉部分猪后腿肉进行切丁,不必,进行剔选。  相似文献   

5.
6.
7.
<正>科技支撑推动发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从根本上决定了大宗淡水鱼类产业的长期发展潜力和水平。1958年,我国水产科学家成功实现池养鲢、鳙的自然繁殖,结束了淡水养殖鱼苗单纯依赖捕捞的历史,开创了淡水养鱼新纪元。上世纪80年代后,使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促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作为催情剂,使淡水鱼类的繁殖技术逐步趋于完善。1987年,全国人工繁殖鱼苗超过2000多亿尾,比1957年(捕捞鱼苗最高纪录)的234亿尾提高近10  相似文献   

8.
一、冻全鱼1.工艺流程。原料验收→清洗→去内脏→清洗→装盘→冻结→包装(装箱)→冷藏。  相似文献   

9.
<正>"暴发性出血病"生产中泛指鱼类出现体表充血等症状的疾病,该病发病快,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比较高,给我国的水产养殖造成了非常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0.
<正>据调查,近年来淡水鱼肝胆病变发生比较严重,给养殖业造成较大损失,由于该病具有初期症状不明显,后期较难治愈的特点,因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现今的金融环境和银行发展需要,通过相应的文献梳理,提出建设以银行信息化创新为基础的流程银行。同时,根据我国商业银行建设流程银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正>淡水鱼类暴发性流行病是到目前为止我国养鱼史上危害鱼的种类最多、危害鱼的年龄范围最大、流行地区最广、流行季节最长、  相似文献   

13.
<正>春季是鱼类疾病的多发季节,而春季的防治工作十分重要,它直接影响全年渔业生产能否正常进行。如果防治工作有疏漏,就会给渔业生产带来很大的损失。春季淡水鱼类常见的疾病主要有:水霉病、竖鳞病、赤皮病、萎瘪病等。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实践  相似文献   

14.
<正>淡水鱼类暴发性出血病是我市水产养殖业中危害鱼的种类最多、流行面积最广、流行季节最长的一种传染性疾病。据调查,该病在我市流行时间为3~11月份,高峰期为5~9月份。此病流行广,传播快,来势猛,一旦发病,难以控制,治疗好的鱼池易复发。发病前有时有死亡螺壳、野杂鱼漂浮在水面上。在高密度养殖模式下,一旦发病,死亡率可高达50%~80%,头年发病的池塘第二年易患此病。一、流行原因①养殖水体老化,塘底淤泥多,有毒物质大量沉积,滋生病菌根源;②鱼苗放养密度高,水温差  相似文献   

15.
16.
<正>2012年6月以来,江苏省新沂市的有些鱼塘发生鱼类暴发性出血病,造成鱼类的死亡,淡水鱼类暴发性出血病又称细菌性败血症,是由嗜水气单胞菌及温和气单胞菌引起。通过及时治疗,对症下药,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减少了养殖户的损失。现将暴发性出血病发病的一些特点及防治方法作一总结,供广大养殖户参考。一、暴发性出血病的症状主要症状是鱼体各器官组织不同程度的出血或充血。外表症状表现为病鱼口腔、头部、眼眶、鳃盖表皮和鳍条基部充血,鱼体两侧肌肉轻度充血,鳃淤血或苍白,随着病情的发展,病鱼体表各部位充血加剧,眼球突出,口腔颊部和下颌充血发红,肛门红肿。内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流程再造为基础,结合新时期对公务员的要求,探讨以针对性和有效性为导向的公务员培训设计。  相似文献   

18.
<正>淡水鱼类暴发性出血病,又称为细菌性败血症,是一种传染性强,病程短,死亡率高的鱼类传染病,主要危害鲢、鳙、草鱼、鳊鱼、鲫鱼,流行水温为20-28℃,在华中地区6-8月份为高发期。流行范围广,在全国范围都有发生。主要症状为:疾病早期,发病鱼上  相似文献   

19.
<正>小瓜虫病由小瓜虫寄生在鱼体表、鳃、鳍条所致,是一种世界性广泛流行的寄生原生动物疾病。该病于1876年法国人Fouquet确定病原为多子小瓜虫。多子小瓜虫属动基片纲、膜口亚纲、凹口科、小瓜虫属。小瓜虫病在全国广泛流行,且不同种类和不同年龄的鱼体都可能发生。随着规模化淡水鱼养殖业的迅速扩大,养殖密度的不断提高,水质恶化严重,鱼体抵抗力低,致使淡水鱼疾病繁  相似文献   

20.
<正>细菌性烂鳃病是由柱状屈桡杆菌、柱状嗜纤维菌等细菌感染引起鱼的鳃组织发炎、腐烂的疾病。在全国各养鱼地区均有流行,危害多种淡水鱼,疾病严重时可引起病鱼大量死亡,是我国危害严重的一种病。一、流行情况在春季该病流行季节以前,带菌鱼是最主要的传染源,其次是被菌污染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