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从产业结构和布局的角度,以产业培育高级化、产业生产清洁化、产业组织共生化、产业价值链延伸化、产业体系系统化为一级指标构建综合评价体系,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和熵值法对西北五省的产业生态化发展水平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西北五省中宁夏产业生态化水平最高,青海与甘肃产业生态化水平较低;2000-2010年,西北五省的产业生态化水平持续下降,2010年以来,西北五省的产业生态化水平逐渐提升;2000-2014年,西北五省间的产业生态化发展水平差距呈缩小趋势.  相似文献   

2.
皖江承接产业转移带承接转移的企业可能会对皖江城市带带来环境污染、产业竞争力不强等诸多问题。以自主创新促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可减少环境污染、增加对东部转移产业的吸引力,并使产品适应市场的变化。皖江承接产业转移带目前具有良好的创新文化和环境、具有丰富的自主创新的资源和自主创新的基础。可从规划创新、加强产业集群的建设和自主创新环境的建设三方面入手,以自主创新促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为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3.
产业转移:东部的趋势及西部的选择——以重庆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产业区域集聚指数分析确定了东部五省一市具有转移趋势的产业,分析了重庆已经承接的东部五省一市的产业转移分布,利用单位企业工业产值分析确定了重庆具有区位优势的产业,并讨论了重庆的其他产业优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重庆继续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产业选择、承接模式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文章运用离散系数法测度及评价西北五省区旅游产业发展潜力各因素贡献度基础上,利用发展潜力指数测度并评价了该区域旅游业发展潜力及变动趋势。研究结果表明:西北五省区旅游发展市场属于投资驱动型市场;旅游产业发展潜力指数在近十年内呈动态波动上升的趋势,发展潜力巨大;旅游产业发展潜力发展受到经济条件、偶然事件及政策等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5.
郭雯  何劲 《经济研究导刊》2012,(13):197-198
随着中国东部地区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竞争优势的逐渐消失,中西部地区发挥资源丰富、要素成本低、市场潜力大等优势逐渐凸显,中国进入了产业结构优化的集中调整期。提出并分析了影响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五个基本要素,包括劳动力成本、环境成本、资源禀赋、交通运输、产业基础等,指出了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应避免的三个误区,建议中西部地区科学承接产业转移,杜绝一哄而上。  相似文献   

6.
耦合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系统之间以及系统内子系统之间相互交互作用。经济系统依赖于环境系统,同时环境系统反馈经济系统,两个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并影响,构成了经济-环境系统耦合关系。文章依据自1999~2010年西北五省全国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环境状况类的统计年鉴,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构建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及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度分类标准,并利用熵值法进行各指标的权重求取,进而得出西北五省以及全国经济与环境耦合协调度数据,进行空间差异动态演化分析研究。研究发现自1999~2010年,西北五省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水平均呈现向良好趋势转化即向经济主导型的优良协调区发展,但是西北五省内部耦合空间差异化较大,除了陕西省之外,其余省份耦合协调度均低于全国水平,其中青海与新疆耦合水平最低,而甘肃、宁夏较好。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分析青海省物流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法构建包含物流规模、物流需求、物流效益、物流设施等方面共12个指标,对青海省物流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通过与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北五省2013年区域物流水平的比较分析,青海省物流业发展规模较小,尚未形成专业化优势,物流需求处于中等水平,综合竞争力水平在全国乃至西部处于较低的水平.影响青海省物流产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是供给量及绩效.因此提升青海物流业的综合竞争力,必须重视物流发展的基础设施投入和专业化规模扩大.  相似文献   

8.
以西北五省156个乡村旅游模范村为研究样本,运用最邻近指数、核密度估计值、空间自相关等空间分析方法,研究西北五省乡村旅游模范村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西北五省乡村旅游模范村空间分异最邻近指数R=0.627,泰森多边形检验的变异系数为142.30%,符合凝聚分布模式。②西北五省乡村旅游模范村空间分异全局莫兰指数为0.125,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③西北五省乡村旅游模范村的高密度集聚区主要集中于三个分布区:宁夏回族自治区乡村旅游模范村分布区;陕西省中南部乡村旅游模范村分布区;青海省东部与甘肃省交界处乡村旅游模范村分布区。④西北五省乡村旅游模范村空间分异特征受到交通区位、湖泊水系、客源市场影响较大,呈现出"沿路"、"环湖"、"绕城"等空间分异格局。文章最后根据分析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沈刚 《大陆桥视野》2009,(12):17-17
为促进区域联合,实行整体推进、谋求快速发展,2009年10月13日,西北五省区签署了《西北五省区及兵团旅游协作区联合合作宣言》,为加强西北旅游协作区合作共同打造丝绸之路大旅游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在对新疆承接国内产业转移正负效应进行描述性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评价产业转移效应的投入产出模型,并以纺织业、电解铝业和装备制造业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新疆承接国内产业转移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为正,生态效应为负,总体评价是正向效应大于负向效应。今后,应促进经济与环境协同发展,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可持续能力,加大南疆承接产业转移支持力度,并加强全方位人力资源开发力度,破除承接产业转移的劳动力瓶颈,进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经济师》2015,(12)
构建房地产投资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均方差决策的方法,分析评价了西北五省省会城市房地产投资环境,指出了各城市房地产投资环境的优势和劣势,并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正处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叠加推进、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产业发展作为贯穿始终的"根本之策",在转型期间尤应特别关注。文章对转型期产业发展的阶段、动力、对象三个方面的内在逻辑进行了分析,从统筹三种关系、树立目标导向、兼顾平衡发展三个角度进行了梳理,提出从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式、推进产业融合、夯实产业基础四个方面构建发展路径和评价指标。文章基于AHP与灰色理论组合构建评价模型,以五爱村发展为实例,通过专家访谈和问卷调查法,结合评价指标得出转型期五爱村产业发展现状的客观评价,提出特色产业主导、线上平台提升、三产融合互动、乡土人才创业的政策建议,以期探索转型期乡村产业振兴发展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3.
通过建立综合指标评价体系,运用熵权法、产业聚集指数,对淮河生态经济带25个地级市产业承接能力和承接行业进行了研究,并采用GIS空间技术,揭示了产业承接能力及其各影响要素的空间格局。结果显示:(1)淮河生态经济带内产业承接能力整体呈东高西低的分布格局,三大片区中,中西部内陆崛起区产业承接能力最差。(2)地区发展水平、科技创新能力和市场潜力对产业承接能力的影响最为显著,较低的产业发展成本是经济带吸引产业转入的主要优势之一。(3)经济带当前的产业承接方向以劳动密集型行业为主,结合国家相关政策,建议淮河生态经济带产业承接方向由劳动密集型向战略新兴产业转变。  相似文献   

14.
基于经济重心空间演变的新疆反边缘化策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曾鹏  蒋团标  廉超 《经济地理》2011,31(1):32-39,46
综合运用地理软件和重心演变路径模型,从地区生产总值重心(经济重心)、三次产业增加值重心、社会消费水平重心和人口重心的演变路径入手,对1952—2008年全国和西北五省(区)经济社会发展重心空间演变路径进行测算及比较研究,从全国和西北五省(区)两个层面探寻新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被边缘化的证据,并有针对性地从新疆各重要指标改进促进新疆经济社会整体协调稳定可持续发展层面提出了新疆在全国经济发展中反边缘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对产业承接转移基础理论认识的基础上,从影响工业承接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出发,构建新疆承接产业转移评价指标体系,以西部10省区为背景,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新疆进行产业转移承接能力评价。具备了产业承接能力,如何选择承接产业是新疆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根据产业梯度系数确定新疆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以此来优化新疆产业转移承接及其重点产业选择,为新疆和西部欠发达地区科学选择承接产业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6.
承接产业转移需要良好的法治环境.良好的法治环境有利于提升投资吸引力,增强投资信心,保障投资安全,催生投资行为,是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和保障.我们应从加强普法教育、改善政务环境、司法环境、法律服务环境、培养法治人才等方面,优化承接产业转移的法治环境,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选取西北五省区省会城市为研究对象,基于新型城镇化的概念和内涵,科学构建新型城镇化下的城市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线性加权和法等方法,评价西北省会的城市化发展质量。研究发现:城市化质量排名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是西安、乌鲁木齐、兰州、银川、西宁;经济发展质量和资源基础质量与现阶段西北省会城市化综合发展质量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人口发展质量、环境发展质量、社会发展质量、城乡统筹质量与西北省会城市化综合发展质量相关性较小,说明它们与城市化综合发展并不同步;未来的西北省会城市化发展中,在发挥要素力和经济力的基础之上,应重点加强和发挥行政力的管理和调控能力。  相似文献   

18.
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与资源产地的西部五省,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对我国经济发展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之产生的环境破环与污染问题也不可忽视。本文从工业生产、居民生活、自然状况三个方面构建包括二氧化硫排放、氮氧化物排放、烟(粉)尘排放、生活垃圾清运量等10个评价指标,运用TOPSIS综合评价方法,得出了西部五省的环境评价排序结果,并对影响环境评价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优化承接产业转移的法治环境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之华 《经济视角》2010,(11):19-21
承接产业转移需要良好的法治环境。良好的法治环境有利于提升投资吸引力,增强投资信心,保障投资安全,催生投资行为,是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和保障。我们应从加强普法教育、改善政务环境、司法环境、法律服务环境、培养法治人才等方面,优化承接产业转移的法治环境,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从承接地角度,以"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体为研究对象,结合国际产业转移相关理论和新一轮全球产业转移背景,构建产业承接力评价指标体系,对"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体产业转移的总体承接力及其分项指数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显示:(1)总体承接力呈现攀升趋势,特别是我国部分陆域邻国,近年来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广度和深度均在扩展,使得产业转移承接力指数增长显著。(2)承接力有明显的区域空间分异特征,产业转移吸引力大致符合距离衰减定律且呈现"圈层结构",选择力和支撑力因沿线经济体在产业发展基础条件和配套能力等方面的差距而表现出显著的空间差异,发展力指数受全球增长放缓等因素影响普遍较低且空间差异性较小,而治理力测算结果则显现出各经济体在制度、文化、法律建设等方面的差异性。结合上述分析结果,文章从提升产业转移的区位选择科学性、强化我国与沿线经济体的互联互通、优化产业引导和风险防控的制度安排三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