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吕鑫 《科技和产业》2010,10(9):47-49
20世纪90年代以来,北京地区的FDI(外国直接投资)一直迅猛增长,为了探讨FDI对于北京地区的高技术产业增长究竞有什么样的影响,本文在介绍了近年来北京市FDI和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利用1997—2007年的有关数据,根据协整理论,对北京市FDI与高技术产业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性分析和检验。结果表明,北京市FDI与高技术产业增长之间存在长、短期稳定的正向关系:FDI对北京高技术产业增长的长期影响大于短期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Morlet小波时频相关性分析方法,从时域和频域两个维度检验了近20多年中国货币供给变动与物价变动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自2003年起,中国货币供给变动成为显著驱动物价发生正向变动的重要力量;M0的变动对物价变动的长期影响尤为显著,而M1和M2的变动对物价变动的短期影响尤为显著;中国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具有系统性改进;最后,本文认为,保持一个较为合理稳定的货币供给增长率有助于中国物价水平的长期稳定。  相似文献   

3.
针对1985-2009年间中国人力资本水平和FDI技术溢出进行VECM模型检验结果表明,我国人力资本水平与FDI技术溢出存在长期稳定关系,但短期关系不显著。从动态层面看,FDI技术溢出变化对我国人力资本水平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我国人力资本水平变化对FDI技术溢出的正向影响程度较弱。  相似文献   

4.
基于VAR模型的FDI与中国通货膨胀的经验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黄新飞  舒元 《世界经济》2007,43(10):58-66
理论分析显示FDI会通过国际收支、国内投资、货币供给量和国际贸易等因素引发中国的通货膨胀。本文在多变量VAR模型的基础上,采用中国季度数据,运用协整分析和ECM等方法发现,在长期内每增长1%的FDI会带来通货膨胀上涨0.24%,外汇储备、货币供给量和国内投资引发了通货膨胀率上升,而贸易开放度抑制了通货膨胀。方差分解结果表明外汇储备是影响长期通货膨胀最重要的因素,FDI对外汇储备的冲击存在正向作用且效应呈递增趋势。  相似文献   

5.
卢新德  刘小明  刘长美 《山东经济》2010,26(1):86-90,116
近年来,我国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呈现逐年加强之势,并对经济产生有力的推动作用。同时,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的环境规制水平逐渐加强,环境保护政策越来越严格。本文对我国工业污染治理投资额和实际利用FDI两个样本数列进行协整分析、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并建立ECM,试图说明我国的环境规制对外商直接投资的长期和短期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环境规制和FDI存在长期稳定的正向关系,在滞后四期时环境规制是FDI的格兰杰原因;在短期动态变化中,工业污染治理投资额每增加1亿元,我国FDI增加0.9726亿美元。最后笔者对研究结果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运用了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形式的随机前沿模型对中国各省市的技术效率进行了测算,然后在控制市场化程度、人力资本的情况下,检验了服务业FDI和制造业FDI对各省市技术效率的长短期效应,并分析了其区域间差异。本文发现:(1)在短期,服务业FDI会促进我国各省市技术效率水平的提高,而制造业FDI则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从长期看,制造业FDI会产生明显的正向技术溢出效应,而服务业FDI则会抑制我国技术效率的提高。(2)两类FDI影响技术效率的长短期效应在不同地区和全国的情况并无差异,不过,东部地区的外资对技术效率的短期效应和长期累积效应都要比中西部地区明显一些。(3)人力资本存量的增加可以显著提高各省市技术效率。对外开放程度、金融市场化程度以及劳动力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也会对各省市的技术效率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7.
FDI进入占中国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在1979—1998年处于一个逐渐上升的过程,在1998年这一比重超过了10%,1998年以后这一比重开始出现下降。在2008年这一比重仍旧超过1988年的水平。也即1979—2009年期间,FDI进入占中国年度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经历了先增加后下降的过程,呈现出显著的倒U型变动特征。FDI进入会通过前后向行业之间的联系效应,对中国国有企业(计划型企业)和民营企业(市场型企业)的投资活动产生不同影响。在短期,FDI进入会使得中国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投资同时出现下降;在长期,FDI进入会引起中国国有企业投资下降,但对民营企业投资增加有促进作用;随着民营企业投资占中国国内总投资比重提高,FDI占中国年度总投资的比重会出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8.
文章采用时间序列研究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16年12月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层次的货币供应量对股票市场的影响不同。货币供应量与股市价格无长期协整关系,M0、M1对股市的影响是短期的,且股市价格与M0和M1同方向变动。M2对股市价格的变动没有解释能力,对股市价格也没有短期的影响力。要干预股市,在短期内可以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来实现,但股市的长期稳定主要依靠市场来调节。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中国1979-2009年的数据,对FDI与中国国内投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FDI与国内投资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从长期来看,FDI对于国内投资具有一定的挤出效应;而在短期内,FDI对国内投资具有较强的挤入效应,国内投资对FDI也具有较强的挤入效应。  相似文献   

10.
FDI与中国经济增长:1998-2003年的实证检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通过对我国1998-2003年FDI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得出结论:FDI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稳定的正向均衡效应以及单向因果关系,FDI的增长是GDP增长的Granger原因,但由于利用FDI过程中存在外资利用结构引发的对国内投资的挤出以及国内储蓄的低效利用,削  相似文献   

11.
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行业技术溢出效应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FDI 技术溢出效应是指,跨国公司(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简称MNCs)在东道国实施FDI 引起当地技术或生产力的进步,而MNCs 无法获取其中的全部收益的一种外部效应。本文从行业角度对1997—2002年连续六年国内十五个行业的时间序列数据(Time Series Data)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出明显的行业差异。得出结论:第一,FDI 对于中国行业整体的技术溢出指数为+ 0.0227,即FDI 占行业整体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比重增加1%,行业整体的增加值就会提高0.0227%。第二,制造业等七个行业的技术溢出指数为正,说明外商投资对于这些行业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促进作用。第三,农、林、牧、渔业等八个行业的技术溢出指数为负,这一方面反映了FDI 在这些领域投入的技术含量不高;另一方面,也说明这些行业吸收FDI 技术溢出的能力有限。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选取我国1999~2014年的货币供给(M2、M1、M0)、准货币(M2-M1)、活期存款(M1-M0)及价格指数(CPI)的月度数据为样本,建立VAR模型,采用脉冲响应及差分分析,研究货币供应与物价波动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M2由于含有大量非流动存款,对物价波动的影响不显著;M0因始终以现金形式存在,波动性小,加之非现金支付方式普及,对物价波动影响微弱;M1-M0具有较大的货币乘数,产生大量派生存款,对市场产生较强冲击力,对物价波动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FDI与我国国内投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外国直接投资(FDI)越来越成为一国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对东道国国内投资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利用1985-2002年我国国内总投资、FDI和GDP数据,对FDI与我国国内投资的相互关系进行实证研究,表明在样本期间内FDI与我国国内投资存在长期稳定的比例关系:FDI对国内投资的弹性系数明显大于1,FDI引入对国内投资具有明显的挤入效应。  相似文献   

14.
FDI对东道国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加快吸收FDI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一条重要途径。本文选取甘肃省1990至2009年的数据,研究FDI对其经济增长的短期和长期效应。结果表明:由于外商直接投资在总投资中所占比重较小,其短期内效应非常微弱。从长期效应来看,FDI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积极作用,是短期效应的3倍多,但这种促进作用与人们的期望值相差较大。  相似文献   

15.
孔雀 《特区经济》2010,(2):110-111
本文运用协整分析、向量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计量方法对我国股票市场对货币需求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股票市场对M1有比较显著的正向影响,股票市场对货币需求的交易效应比较明显,央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应关注股价。  相似文献   

16.
孟泽龙 《特区经济》2014,(7):106-108
本文通过34年来CPI变化率同M0、M1、M2、GDP增长率之间的关联度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我国的货币供应量对于物价水平变动有显著影响;且上一年的GDP对CPI变化率有着明显的影响,这主要是由于我国采用各种调控手段保证经济的长期高速增长引起的;此外,从货币供应量的三个统计口径来看,M2对物价水平的影响程度优于M0和M1。  相似文献   

17.
以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的货币发行量和能源价格月度数据为样本,采用VAR模型和基于该模型的脉冲响应、方差分解、误差修正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实证方法分析二者之间的短期及长期均衡关系,结论表明:货币发行量(M2)和能源价格具有显著的长期协整关系;但短期内,与货币发行量对能源价格的影响程度相比,能源价格对货币发行量的影响程度较强,即在短期内货币发行量的变动没有显著地传导到能源价格变动上。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协整理论、向量自回归(VAR)选取货币政策工具变量及宏观经济关联变量,对中国1993年~2002年间货币政策行为传导进行了模型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信贷、货币供应量M0及汇率等货币政策工具对消费价格、消费、股价、GDP及储蓄存款的作用显著,而利率工具的作用则较小.对于投资来讲,信贷、货币供应量M1以及存贷款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的引导作用显著;而净出口、信贷、货币供应量对其几乎没有引导作用;相反,利率(市场化利率,存款利率)、汇率的引导作用却十分显著.最后,应用VEC模型对变量问的动态特性进行了冲击响应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货币化率与物价水平:1985~2007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开放条件下的分工、交易和货币的职能出发,对中国的货币化率与物价关系的相关命题进行了分析.1985年~2007年闻,分工的深化和交易的发展、外贸顺差和FDI的快速增长,以及不良债权增长分别使执行交易、储蓄和支付手段的货币大量增加,进而推动货币供应超过GDP的增长而使货币化率持续上升,并使物价保持相对稳定.货币化率的定义就内含了物价与货币化率的负相关关系.由于货币化率和物价受货币量、货币结构、实际经济增长及其他因素的共同影响,使二者之间相关性较小.  相似文献   

20.
从开放条件下的分工、交易和货币的职能出发,对中国的货币化率与物价关系的相关命题进行了分析。1985年~2007年间,分工的深化和交易的发展、外贸顺差和FDI的快速增长,以及不良债权增长分别使执行交易、储蓄和支付手段的货币大量增加,进而推动货币供应超过GDP的增长而使货币化率持续上升,并使物价保持相对稳定。货币化率的定义就内含了物价与货币化率的负相关关系。由于货币化率和物价受货币量、货币结构、实际经济增长及其他因素的共同影响,使二者之间相关性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