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推行减员增效、下岗分流和实施再就业工作,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增强武钢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战略措施,也是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去年下半年以来,我们紧紧抓住减员分流与改革发展这个契机,认真学习公司有关文件精神,积极稳妥推进减员分流工作,并将此项工作与深化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紧密结合起来,在工作中通过减员分流,我们完善了职工考核机制,强化了岗位竞争意识,优化了劳动组织,促进了资源优化配置,提高了职工队伍素质,有力地推动了我公司各项经营目标任务的完成。一、宣传发动,提高职工对减员分流工作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按:下岗、分流、再就业是国企改革的重点也是难点,这关系到企业改革的成败。实践证明,只要认真贯彻十五大精神,紧紧依靠工人阶级,敢闯、敢试、敢碰硬,就没有闯不过去的难关。下岗分流职工心态──坚信中有忧虑。大多数职工对进行分离分流的认识是正确的,对优化职工队伍结构、减人增效的态度是积极的。许多职工认为减员分流的措施势在必行,否则企业生存和发展就没有出路。也有相当数量的职工对下岗分流能否取得成效感到茫然。有的职工认为,企业经济效益不好,冗员固然是一个重要方面,但一线与二、三线比例失调是主要的,减员分流重…  相似文献   

3.
减员分流和再就业工作,事关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大局。然而,做好减员分流和再就业工作的难度很大。企业的各级领导如何努力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引导职工正确理解、支持改革、参与这一项工作,无疑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我们认为,坚持“四个结合”,是在减员分流过程中确保职工队伍稳定的重要环节。一、减员分流与思想教育相结合,解决观念问题首先,企业党组织及有关部门应采取一切有效手段,广泛深入地进行思想教育,把企业面临的压力传递到基层、传递到全体职工。要讲清下岗分流、减员增效的目的、意义、目标和措施,消除职工群众对改…  相似文献   

4.
2000年,能源总厂在减员增效、下岗分流工作中,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强大优势,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圆满地完成了公司下达的减员分流指标,减少在岗职工123人,其中下岗进再就业培训中心70人,为适应公司改革和发展需要做出了贡献。总厂党委书记程虎江认为:这是基层党组织运用超前引导、同步开导、善后疏导"三导法"的一场成功实践,是对各级领导落实"一岗两责"的一次有效检验,职工队伍也经历了一场改革与竞争的锻炼。一、层层动员,超前引导,增强职工对减员分流的认同感1997年至1999年,能源总厂减员分流职工已达1000余人,而2000年减员分流指标异常艰巨,其中进"中心"人员是往年的好几倍。减员分流工作难度和压力都相当大。为确保减员分流工作平稳有序推进,总厂召开了动员大会,厂长鲜小毛在大会上指出,要统一思想,团结一致,坚决完成减员分流目标。党委书记程虎江强调,必须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确保减员分流工作稳定有序推进。为此,全厂上下层层动员,超前引导。通过层层释疑解惑,澄清模糊认识,着力为减员分流工作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  相似文献   

5.
李仲成 《中国石化》2000,(11):39-40
当前,减员分流工作的形势还很严峻,如何正确引导企业职工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型择业观念,同时,大力开拓再就业新思路、新途径,以富有建设性和创造性的工作走活减员分流和再就业这盘棋,已是当务之急。笔者认为,减员分流和再就业工作也要坚持“软”、“硬”两手抓,才能抓好,抓出成效。首先要着力解决职工的思想观念上存在的问题,这是“软”的一面。在减员分流过程中,有些职工守旧、依赖性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主要表现为“一等、二靠、三怕”。“一等”,即等待安置。不少职工认为,自己是国家分配进来的,…  相似文献   

6.
2001年石化集团的减员分流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当年完成集团公司“十五”减员分流计划的76.3%。同时人员结构得以调整和优化,人工成本相应降低,不到4年即可抵补所支付减员费用。去年召开的集团公司暨股份公司工作会议又提出了今年减员分流的工作目标:股份公司减员分流2万人(有1万人分流到存续);非上市部分减员分流4.5万人,合计净减员5.5万人。这项任务仍然十分复杂、艰巨。减员分流有多种途径,除实施协议解除劳动合同外,还有改革用工方式、持续重组分流以及改制分流和移交办社会职能等。对股份公司来说,今…  相似文献   

7.
减员到底能不能增效?对此,不仅一般职工,而且部分领导干部持怀疑态度。受此影响,部分企业下岗分流、精简人员迟迟搞不下去,阻力很大。笔者认为,只要措施得力,减员不仅能增效,而且能大大增效。从增加“硬”效益来讲,首先,石化企业职工的人工费用平均在2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8.
“减员分流“作为企业增效的基本途径,在国企改革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是,也带来一些新的问题,如:由于减员分流造成党员人数的减少,进而导致党员“空白班组“数量显著增加。这一现象的产生势必会影响基层党建工作的质量。因此,如何在改革力度不断增强的新形势下,正确处理好“减员分流“与“空白班组“二者之间的矛盾,使基层党建工作顺利、有效地开展,的确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并加以妥善处理的。一、现状及原因能源总厂动修厂1997年实施了“工时计奖“分配制度改革后,随着劳动效率提高,机构调整、减员分流等劳动组织优化的措施相继实施,在职工人数减少的同时,党员人数也随之下降,由此产生的党员空白班组比减员前增加一倍;全厂空白班组占班组总数的37.5%,多党员班组数比减员前增加85.7%,一线党员总人数比减员前减少22%。产生这  相似文献   

9.
林源炼油厂是一个拥有7000人的大厂。一年多来,这个厂以思想政治工作做保证,实施减员增效决策,全厂共压缩编制内定员937,减少机构15个,分离分流3000多人,减员人数占职工总数的48%。与此同时,还消化各种减利因素,利润稳步提高,去年盈利达到410...  相似文献   

10.
人力资源的开发是企业各项工作的制高点,是实施经营发展战略的前提。基于此认识,重钢公司确立了“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经营理念,按照“少数、精锐、合理配置”的方针,加强人力资源结构调整,实施以人力资本开发为核心,全面提升职工素质为目标的人才战略,探索并正在逐步形成一套适应市场竞争的资源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提高了职工素质,推动了重钢整体竞争力的提高。一、强化人力资源结构调整,实施减员分流1.把人力资源结构调整,实施减员分流作为事关企业生死存亡的大事来抓(1)进行人力资源结构调整势在必行。当前,我国企业正处…  相似文献   

11.
多途径减员分流深层次改革增效湖南省常德棉纺织厂厂长罗先贵我厂是始建于1958年的国有大型纺织企业,现下辖纺织一二分厂、毛巾分厂、机械分厂等四个分厂,占地面积55万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2.4亿元,在职职工5035人,7.05万纱锭,1576台织机。可年...  相似文献   

12.
董烨 《中国石化》2001,(7):40-41
“十五”期间,集团公司减员分流28万人,占集团公司重组改制前122万人的23%。这个目标是沉甸甸的,却是不容动摇、必须实现的。落实减员分流措施,实现减员增效目标,石油石化企业关键要把握好以下六个要素。 要素之一:“转变观念”是“先行”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用工和劳动力就业都应树立起市场化的观念。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国有企业和国外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等都是市场竞争的主体,面对的是同样的市场,国有企业及其职工如果不能尽快使几十年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形成不计成本、不讲投入产出的用工观念和一次分配定终身的…  相似文献   

13.
二难选择面前怎么办?文/鲁文形式逻辑学上的三段论推理中,有个叫二难推理的概念。举个简单例子:不减员企业人工成本不堪重负,大量减员又造成部分职工生活困难影响稳定,是减员还是不减员?这是一个两难选择。在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4.
<正> 为了贯彻落实十五大精神,进一步搞活企业,海钢公司党政领导班子于4月7日召开深化改革、减员增效专门会议,讨论研究公司如何扭亏、解困、减员分流,探讨公司的发展与出路问题,提出十项贯彻措施。在今后三年内,公司将减员分流4500人,实现扭亏为盈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当前,国有企业改革正处于攻坚阶段,职工面对减员分流、下岗再就业感到茫然无措,致使多数企业职工队伍中出现了不稳定的因素。在企业实施“人心工程”,是团结凝聚职工队伍,带领职工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开拓进取,推动企业发展的一项有效举措。 一、“人心工程”是以职工为主体,充分体现“三个代表”要求的暖心工程和聚心工程 在改革过程中,国企的职工观念难以转变,等、靠、要思想严重。当改革深入发展,为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触及到企业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等深层领域的矛盾时,许多职工仍然抱着陈旧观念和悲观情绪。心里头总是有一…  相似文献   

16.
职工转岗分流是企业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而做好转岗职工的思想工作,对促进转岗分流工作的顺利进行将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讲,职工在转岗期间的思想表现大致有以下五种:一是“怕”。在转岗分流工作伊始,职工思想有顾虑,担心单位整体分离或转岗转到自己头上...  相似文献   

17.
减员增效、下岗分流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已在全国各施工企业逐步进行。但从实施情况看,还存在较大困难。一是从全社会的总体情况看、施工企业减员不仅难以实现,而且还会受到其他行业下岗分流人员“重新就业”的冲击。由于减员和下岗分流是全社会都在  相似文献   

18.
随着电力工业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化,减员增效,下岗分流,已成为电力系统各单位所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电力企业如何适应这一巨大的社会变革,确保国家电力公司提出的三年减员50万目标的实现,笔者认为主要应抓好以下几个环节。一、宣传教育到位为首要减员增效直接影响到部分职工的切身利益,很容易引发职工的逆反心理和不合作情绪。因此,我们必须遵循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面向职工做到讲真话、动真情、办实事。要利用尽可能多的时间,采用尽可能多的形式,把减员增效、下岗分流的自的、意义、方法、步骤和有关政策,给企业全…  相似文献   

19.
李军 《化工管理》2002,(6):42-42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如何应对加入WTO的挑战,在更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图发展,关键政策之一就是减员分流。该政策的成功执行无疑会给中石化带来巨大利益。减员分流政策能否顺利执行,关键看分流公司脱离母体后的独立生存、发展、获利能力能否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流公司从它一诞生,服务对象就只有石化公司,市场也是被行政条块划分好了的石化行业内部市场,可以说是无竞争的市场。现在市场打开了,竞争来了,问题来了,市场也来了,发展的空间大了,我们应该怎样去应对这个市场,怎样在新的环境下寻找自身生存、发展的空间,笔…  相似文献   

20.
张忠 《中国石化》2004,(2):66-67
改革传统的用工和分配制度,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是关系企业长远发展的大问题。石化销售企业通过减员分流后,职工的身份界限仍然存在,但在保留身份界限的同时,我们也应探讨如何解决同一身份人员在不同岗位上分配的“平均主义”、不同身份人员在相同工作岗位上分配方的不公平问题,从而做到既尊重历史又变通现实,既体现效益优先、又体现兼顾公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