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和投资者的信心着眼,上市公司股利分红方案有良性与非良性之别.一个良性的分红方案既考虑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又兼顾投资者的回报.反之,不考虑再投资、将利润分光吃光、甚至要靠融资来派现的分红方案,尽管股东能有一定的眼前收入,但有损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而影响投资者的长远利益.  相似文献   

2.
杨建平 《商业会计》2011,(18):26-27
现金分红和股票分红是上市公司采用的两种分红方式,在我国现有的融资结构、缺乏长期投资理念、不合理的投资者结构条件下,不论是在弱市市道,还是在涨升环境中,A股市场的投资者投资以股票分红为主的公司(尤其是高送转公司)而获得长期盈利的可能性远远大于投资以现金分红的公司。对投资者而言,投资高送转公司而获得盈利是一个大概率事件。  相似文献   

3.
沈晓琳 《浙商》2013,(12):32-33
“分不分红要根据每家上市公司的实际现金流,不分红的公司不见得就不是好公司。”富润控股董事长赵林中认为,处于成长期的公司,需要大量资金投资,不分红反而是对投资者负责。  相似文献   

4.
一、现金分红新规的主要内容 现金分红新规对公司章程、年度报告、中期分红、再融资分红标准等做出了具体规定. (一)将现金分红制度化.新规规定:"公司应当在章程中明确现金分红政策,利润分配政策应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通过将上市公司的现金分红政策列入公司章程的做法,促使公司分红行为规范化.同时,公司的利润分配政策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有利于公司建立持续和稳定的现金分红政策,有利于促使投资者由追求短期资本利得转向获取现金分红,有利于吸引价值投资者.  相似文献   

5.
王松 《商业会计》2002,(10):28-30
股利政策是关于公司是否发放股利、发放多少股利、发放何种股利等方面的方针和策略。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形式主要包括股票股利和现金股利两种。此外,上市公司还经常在分配股利的同时,实施资本金转增股本的方案。从理性的投资观念来看,股票的价值应是企业未来各期现金股利的折现值,上市公司对股东的回报最终必须落实到现金分红上面,而送红股和转增股实质只是对股东权益的账面调整,并不对上市企业的价值有实质性影响,投资者获取回报最直接、最实在的方式仍是上市公司的现金分红。因此投资者更关注的是现金分红,这也是成熟资本市场中…  相似文献   

6.
桂浩明 《商》2014,(9):10-10
又到了股市分红季,不少上市公司推出慷慨分红方案,像贵州茅台,计划每股派4.374元;美的集团则是派2元;上汽集团也要每股派1.2元。这样的股息水平的确非常高。但对于投资者来说,还是要结合股价来看股息,也就是更加关注股息率。应该说现在有相当一批公司股息率不低,如果以公布分红方案前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计算,上汽集团的股息率为9.37%;工商银行为7.74%;美的集团也有4.67%。显然,这些都要远远高于一年期的银行利率,同时和现在很风靡的余额宝之类产品也有一拼。于是,有人就说了,现在的蓝筹股股息率很高,投资蓝筹股能够获得丰厚回报。  相似文献   

7.
陈柏林 《商》2013,(10):17-17
上市公司在迅速发展同时,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存在一些问题,鉴于我国国有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对问题形成的原因进行了思考总结,主要有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投资者投机心理盛行、上市公司持续盈利能力较弱和公司内部治理机制不健全;同时本文对我国国有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8.
陈滢 《中国商论》2018,(29):26-27
我国在A股上市的公司一直存在"重融资,轻分红"的现象。但贵州茅台却常年保持高派现,2017年单位现金股利达到10.99元,如此"慷慨"的分红似乎没有得到投资者的热捧,反而遭到了冷遇,这样的分红异常现象值得关注。本文站在投资者角度,通过分析股利支付率、股息率、红利税等因素,发现贵州茅台分红水平其实并没有那么"土豪"。  相似文献   

9.
朱荣章 《致富时代》2012,(11):12-13
一、抓住4大股票不放松1.抓住企业分红的股票不放松。"分红"预示着投资者有赚头,不蚀本。那些没有分红的股票,人们说是"有价证券",可"有价"在哪儿呢?可分红,就表明发股企业不让投资者的投资贬值。目前,上市公司或者说发股企业分红从法规层面上来讲,有人为送现金、送红股、公积金转增股本三种方式。可如今,能够愿意掏出钱来给投资者分红的上市公司却寥若晨星。上交所数据显示,2011年分红金额超过50亿元且连续5年分红的上市公司仅仅有12家。这12家上市公司依次为工  相似文献   

10.
在美国,投资者进入股市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分红,由于投资者持有股票得到的分红高于银行利息回报,股市越跌,就越有投资者购买。美国民众不喜欢储蓄,除了花钱大方以外,跟股票投资分红超过利息有关,股票投资成了他们另外一种形式的储蓄。  相似文献   

11.
霍晓沁 《现代商业》2012,(21):165-166
上市公司的分红方案直接影响着公司的股票市价和经营发展。因此,分析煤炭类上市公司的分红现状,找出其分红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探讨煤炭类上市公司采用的分红方案,并对这些方案做出评价以指导煤炭类上市分红,具有现实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2.
刘奉天 《中国商论》2018,(29):28-30
通过对A股上市公司IPO前后现金分红支付比的差异进行研究,本文发现现金股利分红比和募集资金显著正相关,净利润与现金流与分红比负相关,说明经营能力差的公司有"掏空"公司的倾向。上市后,现金股利支付与第一大股东占比和高管薪酬正相关,其中与高管薪酬显著正相关,说明IPO以后,高管与中小投资者之间存在明显的代理问题。本文研究拓展了代理理论,并解释了IPO前后分红动因的差异,为监管机构完善市场提供更多参考。  相似文献   

13.
现有半强制分红政策的文献研究主要集中于公司治理和投资者保护的两大视角,度量方式有上市公司的股利支付水平和股利支付意愿两种,从文献回顾来看,持怀疑态度的研究居多,认为半强制分红政策的实施存在着很深的"监管悖论"。本文通过回顾该政策有关的文献,试图提出在评价中小投资者利益是否得到保护时更为准确的度量方式——股利支付率的稳定程度,并对2013年证监会新颁布的差异化分红政策,对"一刀切"的半强制分红政策的实施效果是否起到了补充作用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上市公司内外融资的顺序偏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指出,对中国上市公司中的股份异质公司而言,若不考虑关联交易因素,内源融资逊色于外源融资,其所偏爱的股利政策为现金分红,这意味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将现金分红作为上市公司申请配股或增发先决条件的现行规定可能并不妥当,加强对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监管才是问题的根本。在有报告盈余的情况下,这类公司会趋向于大规模派发现金股利,除非其报告盈余存在虚假或日后存在向其控股股东输送利润的可能,因此投资者及相关政府部门可利用这一特性低成本地甄别其企业会计报表的真伪及未来发生非对等关联交易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商》2016,(7):223-224
以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3号——上市公司现金分红》为研究背景,选取2012-2014年山东省制造业上市公司分红数据为研究范围,考察此项监管政策变动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监管政策的执行已经初见成效,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制度整体得到改善,但随着实践的深入,此项政策的局限性也逐渐显现,不少公司仅仅是照搬政策条文,并未与本公司实际情况相结合,导致部分上市公司所披露的内容与其实际情况并不相符,且有"敷衍"投资者和监管者的嫌疑。  相似文献   

16.
《商》2015,(48):177-178
本文回顾了现金分红分配理论,在考虑上市公司的组织特征和股权结构的不同,对影响现金分红分配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本文选取选取沪市736家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采用2011—2012年间的数据,运用Logit模型、Tobit模型分析是否分配现金分红和分配多少现金分红的问题,考察公司的财务特征(即组织特征、股权结构)对上市公司是进行现金分红、分红多少的影响。经实证研究,我国上市公司是现金分红以及分红比例与公司规模、盈利能力、股权集中程度及非流通股比例显著正相关,与公司资产负债率及成长性显著负相关,与公司的现金收入水平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三联竞争力》2009,86(5):16-16
基金在满足分红条件的情况下,却连续三年不分红,这些本来应该分给投资者的红利,在2008年大熊市中亏损殆尽。  相似文献   

18.
一、我国目前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现状及主要特征 (一)上市公司分红所占公司净利润比例偏低 2010年3月份,各大公司年报竞相发布,现金分红的预案也随之公布。334份年报6成有分红,但从股息率方面来看,204家分红预案的公司大多数股息率偏低,仅有5家公司股息率高于一年期存款利率(2.25%)。按照2009年末基准股本计算,已公布分红预案的204家上市公司现金分红金额约为138亿元,仅占这些公司2009年净利润总和的21%。  相似文献   

19.
《商业科技》2014,(8):9-9
五粮液日前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公司在资金使用规划方面有三方面考虑,一是产业园区技改打造;二是区域性酒企的并购,对外投资项目;三是适度现金分红。  相似文献   

20.
季冬生 《中国物价》2011,(10):29-32
本文从4只一直有分红基础但却始终未分红的开放式基金出发,对相关法规、基金合同和年报进行了研读.发现我国对开放式基金分红的监管日益具体,但《证券投资基金收益分配条款的审核指引》(2009)存在瑕疵,应予更正并向社会公众发布;一些基金合同中的收益分配条款不合规,应尽快修订;可利用税收政策和加大机构投资者比例等做法完善开放式基金分红的激励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