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汽车售后服务投诉呈上升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日,中国质量协会用户委员会、车人网、清华汽车工程研究院向社会公布了2007年一季度中国汽车质量与售后服务质量投诉分析报告。2007年第1季度共收到用户投诉1054例,有效投诉为932例。投诉来自全国各地,涉及汽车生产企业几十家,涵盖国内汽车市场的大多数品牌。  相似文献   

2.
汽车投诉成热点质量问题是焦点近几年,随着汽车产品快速进入家庭,与汽车消费有关的投诉逐渐增加,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统计,2002年,全国各级消协共受理汽车投诉达3919件,涉及质量问题的有2915件,占汽车投诉总量的74.38%。尤为值得关注的是汽车安全气囊投诉逐步上升,成为投诉热点。投诉主要反映安全气囊不打开和开不到位等现象,某些进口车甚至出现安全气囊不打开的“普遍现象”,这明明是产品质量问题,但由于目前国际国内均未出台安全气囊的质量标准,此类投诉处理无标准依据,解决率很低,消费者呼吁“安全气囊质量…  相似文献   

3.
新车产品质量问题仍是困扰车市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车商提出赔偿或者退车要求。根据中国质量协会用户委员会、清华汽车工程研究院等刚刚公布的中国汽车质量与售后服务质量投诉分析报告(CAAS),2007年第一季度,该组织共收到用户的汽车投诉1054例.有效投诉为932例。  相似文献   

4.
《汽车观察》2009,(3):32-33
服务问题和质量问题是汽车消费投诉最为主要的两部分。日前,315TS联合腾讯汽车、太平洋汽车网、爱卡、中国汽车网等共同发布了《2008年度汽车投诉统计报告》,该报告指出,目前,消费者依旧面临汽车消费投诉举证难、检测难、鉴定难、索赔难、召回难等老问题。  相似文献   

5.
新车质量令人不安,中国质量协会用户委员会发布的2012年度中国汽车产品质量与服务质量投诉分析报告显示,在收到的1万余例汽车用户投诉中,有八成投诉的车辆是在汽车免费保修期之内,其中一个月内新车投诉占一成。  相似文献   

6.
黄蓓蕾 《汽车观察》2012,(4):100-101
益普索(Ipsos)2011~201 2中国汽车投诉报告显示,在网民的投诉中,质量问题相关投诉占比已达93%。 刚刚过去的2012年央视3·15晚会所收到的各类线索汇总统计,整理出投诉量排在前十位的消费领域,汽车类投诉排名第三。近年来我国机动车保有量激增,全国已超1亿辆大关。汽车飞入平常百姓家的同时,有关汽车消费中的投诉、维权却与日俱增,成为消费投诉新的“重灾区”。  相似文献   

7.
郑劼 《汽车观察》2020,(3):36-37
2020年"3.15"临近,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了《2019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尽管2019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同比下降,但投诉量不降反增,其中汽车及零部件高居商品类投诉榜第一名,总量达到34335件,占消费者总投诉量的42%,与2018年相比激增25.1%,大幅超越其他行业。  相似文献   

8.
《中国汽摩配》2007,(8):44-45
近几年来.汽车维修业一直存在着诸多问题。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统计表明。2006年全国各级消费者协会受理的汽车类投诉同比上升了15.9%.在所有投诉中增幅位列第三.汽车维修又是投诉中的重点.并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榜单     
《中国机电工业》2010,(12):22-23
一汽丰田东风雪铁龙并列汽车投诉榜第十名 最新出炉的汽车投诉排行榜显示,投诉量前十名上榜车企与上期相比出现变化,一汽丰田、东风雪铁龙同以196宗投诉取代比亚迪汽车并列第十名。不过,比亚迪积195宗投诉,随时有可能重回前十。  相似文献   

10.
郝芸 《汽车观察》2012,(11):100-102
2012年1月~9月,中国汽车质量网共接到消费者针对汽车产品的投诉案例8719宗,涉及2324款车型.《汽车观察》统计发现,在所有投诉事件中,变速器故障、发动机、控制系统、离合器、刹车失灵等问题让车主苦不堪言,而这些问题同样会给车主的行驶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 变速器投诉是重点 《汽车观察》统计发现,变速器问题主要出现在自动挡车型上,涉及DSG变速器和EMT变速器,其比例高达30%.其中3月份和7月份关于变速器问题投诉量增长迅猛,据车主反映,汽车容易出现启动后无动力,所有挡位灯闪烁,不能行驶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2009年,我国汽车产销量跃居世界第一。伴随着汽车工业的大发展,汽车所带来的环保、能源、安全等问题也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企业源于社会,扎根于社会,经营发展与社会密切相关。东风商用车清楚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在企业不断完善自身的同时,也积极承担着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任。  相似文献   

12.
《中国汽摩配》2007,(12):16-17
当前我国汽车零配件市场相当混乱。由于各种原因,假冒伪劣产品充斥着整个市场,这些产品的质量存在各种质量问题。用户不能对其内在质量进行有效检测和化验,致使假冒伪劣配件流入于客户。由于假冒伪劣的汽车零配件的质量问题,导致汽车维修质量的下降,给用户造成严重损失。车辆一旦装用了假冒伪劣配件,轻者返工复修造成经济损失;重则危及行车安全,甚至造成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13.
2005年下半年用户投诉为6218例,有效投诉为3912个,投诉来自包括北京,重庆,上海,天津,大连合肥等地在内的30多个省、市和自治区,内容涉及汽车质量及服务问题。2005下半年汽车质量方面的投诉以轿车为主,其中,质量问题占到67%,服务质量问题33%,与上半年相比,汽车质量问题的投诉增多。图1汽车用户投诉内容构成(%)一汽车产品质量投诉分析汽车产品质量投诉分析主要从以下八个方面进行:(1)车身附件及电气:车体的锈蚀和裂纹,焊装密封性,空调的制冷制热情况,升降机等能否正常运作,座椅的质量,室内噪声,车身振动,起动机,发电机及电动刮水器,照明,转向…  相似文献   

14.
李琳 《汽车观察》2021,(3):40-43
不管是传统汽车还是新能源车,不管是传统服务模式还是数字化服务模式,切实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才是车企和经销商留住客户、开拓市场的真法宝。又是一年3.15!对于汽车行业来说,3.15是一场考验,也是一种鞭策。每逢3.15前后,汽车产业质量、服务与投诉情况都会备受关注。相关数据显示,近四年来,我国汽车召回总量一直在下降,汽车售后服务满意度逐年提升,但与此同时,汽车及零部件消费者投诉量却依然居高不下。  相似文献   

15.
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公布的2005年全国十大质量投诉热点中,汽车投诉最多,高达3339件,占受理总量的23%。中国消费者协会2005年受理汽车消费者维权投诉高达6698件,与汽车相关的投诉数量已跃居第二位,投诉金额高居榜首。  相似文献   

16.
汽车消费群体的规模,正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越来越大,人们的维权意识也随之加强,各种有关汽车产品质量及售后服务质量的问题日渐突出.面对越来越多的汽车质量纠纷案,质量问题成了购车人心中的一大隐患并对所有人都构成了威胁,尤其是对汽车生产制造厂家来说,质量问题是生命攸关的大问题.荷兰国际集团汽车市场分析师苏国坚博士认为,中国汽车市场已经进入"质量为王"时期,汽车厂商要想在中国这样巨大而成长迅速的市场中确立长期成功的策略,现在已经到了要把品牌、质量和售后服务提高到首要地位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17.
汽车是现代文明的见证,汽车诞生与发展的历史是一部人类运用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史,凝聚着无数汽车发明家的心血,充满许多富有传奇色彩的创业故事,至今仍值得我们去思索、回味。1886年,德国人卡尔·本茨发明了全世界第一辆汽车,人类因此结束了使用原始交通工具和人拖肩扛历史。一百多年来,人们不断将智慧的结晶融汇于汽车制造技术之中,促使汽车发展突飞猛进,日新月异,同时汽车工业又改变着当代世界面貌,刺激着社会向更高更强更快迈进,“汽车化”已经成为当代物质文明与进步的象征,成为一个国家工业发展的重要标志。汽车是人…  相似文献   

18.
时至今日,许多人仍然在津津乐道“汽车是改变世界的机器”,但是早在1994年,在FISITA年会上,克莱斯勒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伊顿先生发表了题为《过去百年,汽车改变了社会;今后百年,社会将改变汽车》,就已经改变了这种说法。长期以来,中国汽车工业盼望长大,渴望成为支柱产业,呼吁各行各业的支持。然而汽车工业也一直面临“暴力”、污染、耗能、忽视消费者权益等等指责。那么是坚持汽车改变社会还是接受社会改变汽车?这是汽车工业面临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9.
温家宝总理在全国人大十届三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必须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当前,建筑质量安全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不论是民用住宅建筑还是公共建筑、商业建筑或工业建筑,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建筑质量隐患。去年以来,一些地方和行业发生了多起重大特大安全事故,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安全生产涉及的方面很多,其中,建筑质量安全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它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根据中消协的统计显示:1998年以来,关于建筑质量的投诉在历年的投诉总量中一直保持在50%或者更高的比例,…  相似文献   

20.
在经济日益发展的当今社会,乘车已经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出行方式,汽车自然成为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而涂漆面占据汽车表面的九成以上,汽车涂装质量直接影响着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汽车涂装质量的影响因素,然后论述汽车涂装控制策略,希望能够给有关工作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