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京津冀都市圈发展的重大问题,不仅关系到京津冀区域自身的长远发展,还关系到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大局。为此,本文立足于京津冀区域的实际,着眼于未来发展的要求,选取京津冀区域主要城市作为研究对象,试图较为全面地分析近几年来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的进程和特征,并提出未来北京开展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企业技术开发》2016,(14):94-95
域经济一体化研究对整个区域乃至北方经济发展必将产生巨大的深远:影响。无论是从适应国家经济重心战略调整的需要来看,还是从解决区域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问题考虑,都要求京津冀地区必须加快区域经济发展进程,担当起中国经济增长第三极的重任。在调整产业结构方面,应充分利用京津两市科技人才众多,科技创新能力较强、金融支持基础雄厚的特点,积极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面向产业链条下游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整个京津冀应该积极利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要注重运用现代先进技术与实用技术,改造京津冀地区能源、钢铁、建材、有色冶金、化工、电力等传统产业,减少能源和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3.
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构想与前景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茂华 《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0(3):15-20
本文在分析国内外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经验的基础上,明确了京、津、冀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的功能定位,并提出了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构想和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分析了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键问题,然后阐述了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需要面对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6.
中国区域产业整合与分工的政策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钟昌标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20(6):59-63
本文在分析各省市区产业分工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区域经济整合与分工的政策。 相似文献
7.
8.
9.
10.
11.
河北省在京津走廊的经济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要实现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必须在京津走廊经济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空间布局的优化。本文概括了河北省产业集群和产业结构调整和空间布局的状况;总结了河北省产业布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河北省产业集群和产业结构布局优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13.
本文研究发现,产品内分工能够提高一国最终产品的竞争力,这为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提供了新的途径;产品内分工还可改变国际贸易收支核算的性质,这对贸易政策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东亚地区,与传统的普通贸易自由化相比,程度更深的经济一体化能够提升产品内分工的福利效应。 相似文献
14.
马银平 《当代经理人(中旬刊)》2006,(8)
产业在区域之间的转移对于区域协调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以产业转移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思路主要是产业政策的区域化和区域政策的产业化、推进区域间的梯度转移和横向联合。 相似文献
15.
16.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驱动机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今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日益成为市场经济的重要内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政府协调为区域经济合作提供制度保障,但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还必须以区域之间形成紧密的经济关系为基础。本文主要从市场视角分析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机理,为政府更好地发挥作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18.
当前,京津冀都市圈的发展受到国家发展战略、产业结构升级、区域格局变化和区域发展动力转变等因素影响,呈现出国有资本拉动、空间双核推动和区域合作泛化的特点。区域城市定位、市场化程度、产业梯度和企业规模等问题制约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需要从重构城市与产业分工、加强港口整合、推动人才交流合作、增强科技辐射带动力等方面,推动该区... 相似文献
19.
20.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础是产业间的关联性及合作机制。以产业间的投入产出关系为基础形成的关联性,一般呈现产业内部行业之间、高端产业之间、高端工业与服务业之间关联性较强的特征,与长三角相比较,京津冀两市一省的断崖式的产业层次布局是阻碍区域一体化的重要原因:基础工业和服务业畸轻畸重,高端产业发展不均衡,基础产业和高端产业间合作机制不完善,以及行政等级制度、行政性分割都是主要障碍。对策是以产业升级为动力,推进基础产业和服务业的关联性和合作,形成高端拉动和一体化的互动共进机制,加强京津冀的市场化建设和产权多元化发展,增强北京等核心区域的扩展效应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