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企业动态能力的形成具有开放性特征,其生命周期呈现多阶段性。文章介绍了能力的生命周期,分析企业动态能力形成的基础、逻辑与路径。研究发现,企业动态能力在每个阶段可能沿着6个不同的方向演化,其转换成本导致的“锁定”程度取决于用户学习、技术变革的速度,以及竞争环境中的发酵量等因素;企业活动与实施主体构成企业动态能力形成的微观基础,管理者的感知、偏好、能力和错误会显著影响他们所走的道路及结果。文章提出了企业动态能力的形成逻辑与形成路径,完善和健全学习机制、创新机制以及转换与嵌入机制,能够促进企业动态能力的形成与快速更新迭代。  相似文献   

2.
动态能力是企业在动态复杂的环境下实现管理灵活性和规范性统一的关键能力,是取得新的竞争优势的新来源。外部环境、企业家学习、组织学习、组织知识、企业战略五个方面构成了企业动态能力提升作用机制模型,并形成五个系统性的假设命题。腾讯公司通过平台开放等具体路径提升企业动态能力,来保持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提出动态能力的特征,并对企业动态能力促进持续竞争优势形成的关键组成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发现战略与资源的动态组合、技术和知识资本变革创新机制、企业家才能及组织结构的动态变迁是形成竞争优势的必要因素,为研究动态能力与竞争优势的关系提供新的认知,以期为动态能力理论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邓俊荣  周娇 《价值工程》2012,31(30):137-138
构建企业动态能力,形成持久竞争优势是迎合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要求。文章立足于演化理论,构建了企业动态能力演化模型,提出了学习、创新、匹配和融合的共同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5.
动态能力与创新之间的关系是企业能力理论研究的"黑箱"。本文从理论层面对企业动态能力与创新的互动关系进行探析,分析了企业动态能力与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之间以及动态能力子能力与创新模式之间的相互关联,并从"破与立"的视角,指出破除企业的核心刚性与组织惰性、构建学习型组织与创新型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动态能力与创新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企业动态能力本质属性与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内涵与外延两个角度对企业动态能力的概念进行探析,并基于其动态性和能力性两个基本特征,提炼出4项本质属性:知识性、学习性、资源性和阶段性。然后以其本质属性为基点,分别从4个角度对影响企业动态能力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和归纳。研究发现知识获取、管理层认知、组织柔性以及其他因素对提升企业动态能力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动态能力是当今企业核心竞争力重要表现,人力资源策略作为企业最基本的内部管理措施,对企业动态能力产生着重要影响。通过对国内企业动态能力结构维度特点的分析,在人力资源策略对企业动态能力的作用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国内企业动态能力提升的4种途径,从人力资源策略这一微观角度,为国内企业提升自身动态能力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王斌 《企业经济》2006,(12):29-30
本文以不确定性竞争环境下企业动态关系网模式的建立为出发点,探讨了企业动态关系网形成的理论基础:交易费用理论、嵌入理论和能力分工理论。依据上述理论,提出了动态关系网运行的三个维度,即结构维度、契约维度和技术维度,构建了动态关系网运行维度的互动关系模型,揭示了信息流对关系网络动态复杂性的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战略联盟背景下,研究了联盟控制方式对联盟成员企业的组织能力以及联盟合作绩效的影响作用,形成了三个主效应假设,并构建了概念模型。理论研究结论指出,契约控制与企业组织能力之间为倒U型关系;关系控制与企业动态能力之间为正相关关系,而与企业运作能力之间为负相关关系;企业动态能力与联盟合作绩效之间为正相关关系,而运作能力与联盟合作绩效为倒U型关系。研究结论弥补了现有联盟控制方式研究的不足,对企业开展联盟合作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在线支付系统等数字技术的出现,数字化正在深刻影响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基于动态能力理论,探讨企业动态能力、员工创新行为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机制。使用多元回归方法,对11个省市23家数字化转型制造企业的207位企业员工调查数据实证分析表明:企业动态能力显著影响数字化转型目标;员工创新行为在企业动态能力与数字化转型目标之间起中介作用;组织激励和组织目标一致性调节企业动态能力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同时还调节员工创新行为与数字化转型目标的关系。因此,数字化转型企业要积极构建动态能力,激励员工创新活动和培养大数据人才,加强绩效管理引导员工行为与数字化转型目标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11.
现今企业所处的环境越来越多变复杂,关于企业动态能力的研究也越来越丰富。但是,现有的动态能力研究没有深入考察组织学习是否影响及如何影响动态能力的形成与提升。文章试图对组织学习与动态能力二者之间的关系及其内在机理进行剖析,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构建二者相互关系的基本模型。  相似文献   

12.
现今企业所处的环境越来越多变复杂,关于企业动态能力的研究也越来越丰富。但是,现有的动态能力研究没有深入考察组织学习是否影响及如何影响动态能力的形成与提升。文章试图对组织学习与动态能力二者之间的关系及其内在机理进行剖析,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构建二者相互关系的基本模型。  相似文献   

13.
创业期企业动态能力构建及其对绩效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卫东  胡长深 《价值工程》2008,27(4):118-121
首先对创业期企业动态能力进行研究,定义了新创企业动态能力的概念;初步概括了创业期企业一般能力内容,给出了一般能力变革和动态能力发展的时机;提出创业型企业动态能力分析框架,详细分析了动态能力的建构对经营绩效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14.
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企业动态能力演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卫东 《价值工程》2008,27(6):122-125
分析了不同生命周期下企业动态能力构成维度,指出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对企业动态能力维度要求不同。探讨了在企业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企业动态能力演变方向。  相似文献   

15.
企业成长是形成动态能力以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在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决定企业成长的动态能力会呈现出演变的特征.本文在回顾企业成长阶段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动态能力的七个构成要素:技术能力、辨识和把握机会能力、组织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学习与创新能力、战略能力、变革能力,并提出了动态能力随着企业成长阶段演变的模型,最后,以特变电工为典型案例,分析了企业成长阶段与动态能力演变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在不确定性日益增加的大环境下,企业赢得未来的关键是在变化的环境里形成反弹恢复和反超改进的能力。然而,学界对此关注不足。因此,基于华为化险为夷的管理实践,系统总结了组织韧性在危机情境下的形塑机制,以及文化加持对组织韧性形成的重要作用。研究发现:(1)组织韧性是指在危机情境下的一种抗压反弹恢复和逆势反超成长的能力,其形成得益于三大因素的循环演进:刺激与唤醒、招架与归位、革新与超越。(2)文化加持主要通过交锋、融合、迭代促进组织韧性的形成,彰显的是文化变革背景下核心组织要素的重构过程。(3)压力情境下的组织能力转型升级显示出一种文智跃迁的逻辑,即坦然面对危机,再造组织管理模式,推动组织能力由低阶到高阶实现螺旋式跃迁。研究结论既是对组织韧性相关文献研究不足的有益补充,又是对文化加持下组织能力升级路径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7.
以湖北省和河南省245家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了企业负责人特征对企业动态营销能力的影响,并探索了环境动态性对企业负责人特征与企业动态营销能力关系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显示:企业负责人的学历、国际化经历、一般行政和营销工作职能背景对提升企业动态营销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研究发现环境动态性对企业负责人的任期、年龄和企业动态营销能力之间的关系均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根据实证研究结论,为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动态营销能力,本文提出企业在选拔和培养企业负责人时应重点考虑其学历、国际化经历、一般行政和营销工作职能背景等特征,并提出在不同的动态环境下对其任期和年龄的考虑应差别对待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李原  罗英 《企业导报》2012,(19):244-245
在全球化时代,企业动态联盟有利于企业应对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本文通过回顾企业动态联盟研究的理论渊源以及演进过程,对这一领域的研究焦点与研究现状进行了一些梳理。详细阐述企业动态联盟的概念内涵、动态联盟的形成过程及影响因素并对企业动态联盟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张磊 《管理观察》2017,(25):98-99
企业研究的各种理论丰富了对经济发展其他方面问题的认识。动态企业理论为理解产业政策的微观基础问题提供了重要视角。产业政策研究的微观基础问题之所以重要,原因在于,微观基础问题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我国产业政策的收益途径的针对性。动态企业理论给出的启示是,企业在经营中只有不断提升组织能力进而转化为核心竞争力才可能获得实质性成长。一方面,这种组织能力的获得应该是市场机制的优胜劣汰的结果;另一方面,产业政策应该是有助于促进企业动态能力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企业动态能力理论为分析处在动态复杂变化环境中企业如何赢得竞争优势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视角。通过文献梳理总结出企业动态能力识别体系,进而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如何识别与企业当前发展状况及未来跨期需要相适应的企业动态能力表现形式,从而使企业集中优质资源构建培育与环境相匹配的动态能力,最后对将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