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后评估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后评估,有利于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基于此,文章通过对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后评估具体内涵的界定,依据简洁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原则以及三大评估标准,构建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后评估指标体系,选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为案例进行实地调研,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立法质量、实施过程和实施绩效良好。验证了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后评估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后评估方法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2.
贫困是一种综合的社会现象,贫困度量是识别反贫困对象、确定反贫困目标和评价反贫困效果的基础。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从评析和比较国内外有代表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入手,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构建了一套适合中国农村新阶段区域性反贫困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云南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2003年,云南78个重点扶持贫困县整体仍处于贫困状态,贫困农民的经济能力和生活质量处于提高中的低水平,反贫困的任务依然是持久和艰巨的。  相似文献   

3.
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以成都理工大学为例,该校图书馆利用其重点学科——地学类的馆藏特色文献资源和信息处理专业人才优势,在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同时,开展国土资源文献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满足社会发展所需的各种国土资源文献信息,为全社会的发展创立一个重要的国土资源文献信息支持平台,同时提出为国土资源建设和行业科技进步与发展提供各种形式的服务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创新型城市建设已经成为全国各地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共识。本文主要以石河子市为例,选取了知识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等6个一级指标和24个二级指标,通过与天津、上海、西安、宁波四个城市借助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对比分析,从中发现,石河子在创新环境、宜居环境等方面具有相对优势,在核心技术研发能力、科技成果转化率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并对石河子市以后发展提出相应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5.
对灾害经济学减灾效益的内涵可进行拓展,即地质灾害的减灾投入不但可以产生升值作用,也可以产生出新的价值。根据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减灾经济效益评估的需要将其划分为最通用的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文章以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为例,论述了地质灾害减灾效益评估的具体内容和地质灾害的物质财富可能损失模型的概率确定问题,并提出了评估水库淤积可能损失的简化评估模型。  相似文献   

6.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对高速公路建设可能遇到的地质灾害或诱发新的地质灾害进行预测或评估,提出防治措施,为项目的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文章以青兰高速公路邯郸至涉县段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为例,介绍了岩溶塌陷,采空塌陷及伴生的地裂缝,膨胀土胀缩,泥石流,崩塌,黄土湿陷等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目的、依据、范围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自2003年实施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中森林资源资产评估问题成为关键,引起专家学者、政策制定者等各个方面的关注,且逐渐成为研究的重点和焦点。但是国内针对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起步较晚,研究的不全面,缺乏一定的实践性。在此基础上,本文以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时期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问题为出发点,以西南地区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先阐述本文研究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并分析目前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可行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新型农民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研究——以湖北省CW村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榕 《农村经济》2008,(1):118-122
培育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和基础.而要培育新型农民,就得建立起新型农民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根据党和政府的文件及相关资料,构建了新型农民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在运用该体系对湖北省CW村的农民素质进行评估和对评估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加快新型农民培训的几点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国土资源管理决策存在着定量分析手段缺乏、缺少系统性、关联性和标准化的问题。将政策分析理论与计算机技术引入国土资源管理领域,有机整合基础数据、分析模型和指标体系诸分析元素,建立国土资源管理决策模拟剧场系统,实现交互式决策智能分析系统构建,形成国土资源管理决策过程的标准化平台系统,可以有效解决传统决策方法的不足,降低决策成本。国土资源管理决策模拟剧场通过采取问题识别、问题概念化、模型数学化、比较与评价、反馈与执行等5个程式化步骤,具有较强的普适性,可广泛适用于国土资源管理决策与科研项目研究。  相似文献   

10.
风暴潮灾害经济损失评估分析——以山东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暴潮灾害已成为目前致灾最严重的海洋灾害,合理评估风暴潮灾害经济损失是灾害管理的重要方面,对于防灾减灾及规划建设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考虑到灾害系统的复杂性,间接经济损失往往难以统计,本文运用投入产出方法,采用山东省沿海受灾城市2003—2007的统计数据,对风暴潮灾害造成的间接损失进行科学评估,在此基础上测算了历年受灾城市的总损失,并制定出山东省风暴潮灾害综合损失分布的区划图。评估结果按综合损失程度排序依次是:威海、烟台、青岛、潍坊、东营、滨州、日照。  相似文献   

11.
国土资源档案管理是国家档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土资源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土资源档案管理作为土地、矿产这类重要生产要素的信息载体和测绘等重要内容,直接影响到国土资源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加强管理非常必  相似文献   

12.
<正>广东省高度重视发展乡镇基本公共服务事业,突出民生重点,在加大对乡镇基本公共服务领域投入力度的同时,在公共财政制度建设方面也进行了积极探索。当前,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关键的转型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需要通过建立以基本公共服务为重要导向的政府绩效考评体系,强化对公共部门的约束引导,提高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水平。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构建了城镇化与全面小康社会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以2003年广东省21个地级市为例,对其城镇化与全面小康社会水平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城镇化与全面小康社会水平之间具有高度相关性,这一结论进一步支持了我党所提出的把加快城镇化进程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的号召.  相似文献   

14.
简要介绍了《辽宁省农业资源综合管理与保护条例》的主要内容和产生过程,论述了其应有的法律地位、法律效力、执法主体以及在实施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应用PSR框架模型,制定了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理论框架,据此建立了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黑龙江省为例建立了一套黑龙江省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6.
从城市土地持续利用概念出发,对城市土地利用系统进行定量的科学评价。主要从土地生产性、生产稳定性、资源环境保护性、经济可行性和社会可接受性五个方面建立了城市土地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数学方法对其进行了初步研究。以重庆市为例,对该市从2000年到2004年土地持续利用情况进行了纵向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表明,重庆市土地持续利用水平在加速提高。针对评价结果,文章对重庆市城市土地持续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促进城市土地持续利用的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构建基于乡村韧性视角的宅基地退出政策绩效评估理论框架和指标体系,并以四川省广汉市三水镇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方法:专家咨询法、DSP识别方法、层次分析法和综合评价法。研究结果:(1)基于韧性理论,构建了目标导向下的包含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基础设施效益和乡村治理效益5个维度28项评估指标的宅基地退出绩效评估指标体系;(2)实证研究了四川省广汉市三水镇宅基地退出绩效,发现其宅基地退出整体绩效适中,生态效益和基础设施效益维度的绩效较高,乡村治理效益维度的绩效较低。研究结论:基于乡村韧性视角构建的宅基地退出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可用于国家对宅基地退出试点绩效的评估,该指标体系的相关数据取值需在考虑不同区域特点的基础上加以调整。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阐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立法的制度导向意义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立法面临的几个基本认识问题,并解读了《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的制度导向。本文认为.无论如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立法都应促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更加具有面向市场的、社员主导的、有竞争力的制度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2007年我国实施的首部《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以下简称《合作社法》)在促进农村合作社的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合作社法》是首次制定,国情的不同决定了不能完全照搬其他地区与国家的合作社法,因而不可避免地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尤其是在合作社治理机构方面,存在监督机构不健全、治理机构运行机制不完善等问题,鉴于治理机构是合作社的中枢,迫切需要修改《合作社法》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农地承包法具有稳定,秩序和效率的内在品质,但它所依据的社会生活条件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制度安排的缺陷与农地抛荒行为显然有着一定的相关性。传统法律文化包含着农地产权私有化的价值观念,社会要求农地承包法尊重农民身份及原始取得所有权的历史。因此,本文认为,未来重构的农地承包法要以农民生存利益为本位,制定农地承包法的双重所有权制度,落实农业可持续发展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