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武琪 《发展》2007,(2):73-74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并把建设新农村作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不仅在第二部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强调“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而且第三部分的第5条,又分别从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改革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五个方面专门讲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如此鲜明地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历史任务,对我们发展农村经济有什么重要意义?“新农村”“新”在哪里?当前建设新农村要解决哪些突出问题?它和建设和谐农村有什么联系?对此,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新农村建设纵横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日,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第三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要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三农问题再次被提到国家重要规划的日程上来,中央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是国家发展的大计,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新乡村建设已经像一轮红日喷薄而出。  相似文献   

3.
王斌 《老区建设》2007,(1):28-29
长期以来,缺乏有效的金融支持一直是制约农民增收的瓶颈."十一五"规划提出要从城乡统筹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等五个方面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4.
谭世杰 《发展》2007,(3):94-95
国民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重中之重,是顺应时代要求和全面提升综合国力的战略大转移,是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要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加大金融对"三农"的信贷支持力度,以信贷引导促进农村基础设施、村容村貌的改进和产业结构的大转移、大调整.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在新时期坚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体现。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新农村建设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阐述推进新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时,明确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6.
"留守老人"问题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沉重话题,是农村改革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难点.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相似文献   

7.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实行村民自治,在农村普遍推行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是党领导亿万农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创造。只有把村务公开和民主制度建设作为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抓紧抓实,才能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促进农村的改革发展稳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国家迅速启动了家电、汽车等商品下乡活动.加快构建农村新型流通体系的"万村千乡"工程建设经过成为发展现代农业,培育农村经济微观基础.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载体和平台.安徽作为全国唯一的农村商品流通改革和市场建设试点省,积极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在保障农村消费安全,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通过分析安徽农村消费市场现状,开拓农村市场的过程与存在问题,提出开展加快推进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扩大农村消费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提出了新的要求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概括地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是要建设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全面小康社会发展水准、城乡一体化发展趋势和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繁荣、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就是要通过推动产业新发展、建设新社区、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构建新体制,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其中最重要的是改造传统农业,即把传统农业改造建设成为具有持久市场竞争力和能持续致富农民的高效生态农业,把农业由产业化向企业化转变。中国农村的第一步改革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而使农村激发出了活力,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村的第二步改革是实行农村合作制,是在推行农业产业化过程中,保护农民的积极性。农村的第三步改革实行股份合作制,实现农业企业化,就是企业经营管理体制的再创新,它要求农业从生产要素的组合关系、优化配置上再突破,带来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再激发和农业生产效益的根本性提高,从而实现农业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10.
马倩 《理论观察》2011,(5):168-169
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基所在。是促进我国经济、政治、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农村文化建设的效果直接影响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2008年10月,党的十七大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把“农村文化进一步繁荣,农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落实”作为农村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在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下,如何更加有效地整合资源、推动改革、完善机制、创新方法整体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良性互动发展?定南县立足现有基础和优势,结合工作实际,对统筹城乡发展,新农村建设“五新一好”整镇推进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和探索。  相似文献   

1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在于发展经济,富裕农民。最近,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上强调,要坚持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向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广辟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途径,形成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这既抓住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关健环节,又体现了新农村建设的根本要求,为做好新形势下的农民增收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3.
晨风 《当代陕西》2007,(2):50-51
1月29日,新华社受权播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这是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第4份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一号文件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对新农村建设作出了新的安排部署.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并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概括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06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了全面的部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加速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重大战略构思,是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作为一个整体米推进的重大战略。  相似文献   

15.
《黑河学刊》2006,(3):I0001-I000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6.
中共中央政治局1月23日下午进行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他强调,必须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更加扎实地做好农业、农村、农民工作。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村级集体经济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阶段,研究探讨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上海郊区农村的村级集体经济发端于1962年农村人民公社恢复“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管理体制时期,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农村改革发展作出新的战略部署,对于在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十一五"的开局之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我国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吴青霞 《北方经济》2007,(23):33-35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要求,即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为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农村发展,致富广大农民,指明了方向.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作为农业大区,一定要抓住机遇,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