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走进商场,家电产品琳琅满目,海尔冰箱、冰柜、空调、彩电、洗衣机等尤为抢眼。这不仅在于活泼可爱的海尔兄弟让人感到亲近,还在于其“帅王子、小王子、小超人、小状元、小小神童”等昵称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海尔这种用一个成功品牌作为主品牌,来涵盖企业所生产制造的系列产品,同时又给不同产品起一个生动活泼、富有魅力的名字作为副口牌,以主品牌展示系列产品社会影响力,而以副品牌凸现各个产品不同个性形象的营销策略,就是被越来越我的国际名企业视为现代经营妙招的副品牌战略。海尔是1984年在引进德国利波海尔电冰箱生产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生产冰开始的,到2000年海尔产品已包括冰箱、冰柜、空调、洗衣机、彩电、电脑和手机等58个大门类9200多个品种,成为拥有白色家电、黑色家电和米色家电的中国家电第一品牌。在冰箱上,海尔相继推出了“海尔--小王子”、“海尔--双海子”、“海尔--大王子”、“海尔--帅王子”、“海尔--多王子等”;在空调上,海尔先后推出了“海尔--小超人”变频空调、“海尔--小状元”健康空调、“海尔--小英才”窗机等;洗衣机上,海尔推出了“海尔--眼童”、“海尔--小神童”、“海尔--即时洗”等。海尔还推出了“海尔--探路”彩电、“海尔--小海象”热水器”、“海尔--小公主”暖风机、“海尔--探路”暖被机、“海尔--水晶公主”空气清新机、“海尔--小梦露”美容加湿器等。16年来,海尔的销售收入以年均82%的速度持续、稳定增长,2000年销售突破400亿元人民币,跻身家电10强。这一切的取得,与副品牌战略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2.
海尔企业集团是中国最大的综合家电企业,它是一家以生产家用电器为主,集科研、生产、贸易、金融为一体的综合性特大型企业。公司成立之初企业有员工800人,年销售收入为348万元,企业经营亏损147万元,到2001年海尔企业集团全球销售额达到602亿元,年平均增长率为78%,集团企业已拥有职工3万人,由当初只能生产一种型号(BCD-212)的冰箱,到目前海尔企业集团拥有包括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米色家电在内的86种门类,13000多个规格品种的产品群。海尔品牌价值评估为436亿元,海尔企业集团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家电行业的第一品牌。海尔集团在全球冰箱品牌市场,占有率跃居世界第一。  相似文献   

3.
名牌,并不意味着一劳永逸,终生享受。作为商品,名牌也有个适应市场需求与变化的问题。以生产海尔冰箱而名闻中外的青岛海尔集团公司,通过改进工艺,成功地生产出我国第一代无氟绿色冰箱,保持了“海尔”在行业中的龙头地位。不仅如此,“海尔”还向空调洗衣机、医药等领域挺进、渗透,形成了“海尔”一牌多品的经营格局。多角化经营和行业领先策略大大增强了企业市场应变能力和竞争力,树立了海尔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崇高、美好的品牌形象。名牌要发展,就要有积极创新、超越自我的开拓精神,否则,自恃名气大,墨守陈旧,不求进取,注定走向末路。法国有一曾经称雄世界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巴斯克名牌拖鞋,销售鼎盛时期一年达1亿多双,利润十分可观。自七十年代后,巴斯克拖鞋便从市场上销声匿迹了。原来,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  相似文献   

4.
传统家电是指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对于中国这个全球家电制造中心来说,四大产品并不具有相同的意味。海尔冰箱、洗衣机全球第一,格力空调全球第一,唯独彩电中国企业是缺位的——全球彩电的第一是三星。  相似文献   

5.
企业多元化经营可供选择的品牌策略主要有三种,即品牌延伸策略、多品牌策略和副品牌策略。如“长虹”借助长虹彩电的品牌优势推出长虹VCD,长虹空调,就是典型的品牌延伸。但是,许多学者认为品牌延伸不当会落入“品牌延伸陷阱”。宝洁公司是实施多品牌策略较为成功的企业,它拥有100多个品牌,如海飞丝、飘柔、潘婷、沙宣、舒肤佳等,每个品牌都各具特色,在消费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海尔在推出新产品时,采用的是副品牌策略,如“海尔———神童”洗衣机、“海尔———帅王子”冰箱、“海尔———小松鼠”电熨斗等。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并不…  相似文献   

6.
海尔的生意经里有一个重要的条文,就是决不对市场说“不”。凡是市场需要的,凡是顾客要求的,公司都要千方百计的去满足。一次,一位顾客买回一台海尔产的“小小王子”冰箱,由于房子面积小,冰箱的右开门用起来总是不大方便。事过不久,顾客与妻子一起逛商店,与海尔的信息员聊起了自己买海尔冰箱这件事,顺便说了一句“要是能生产出左开门的冰箱就好了”。言者无心,听者有意。海尔信息员立即向公司反映了这位顾客遇到的麻烦和要求。为此,公司领导特别批示给冰箱二厂:要打破只生产右开门冰箱的常规,以最快的速度按用户要求生产出左开…  相似文献   

7.
海尔生产冰箱、空调、洗衣机等家电,是世界上同行业中的佼佼。其产品已进入全世界165个国家,年销售额超过1万亿日元(大约750亿人民币).是现在世界上最有名的中国企业,也是源自中国的名牌。  相似文献   

8.
黄炜 《现代企业》2022,(6):154-155
<正>海尔总裁张瑞敏发现,企业的规模越大,渠道越长,则企业与用户的距离越远。为克服上述弊病和摆脱家电企业普遍面临的低利润困境,张瑞敏在海尔推行了一场自我颠覆式的变革,实现“互联网+”模式的家电制造,建设资源共享、平台化的新型公司,实现“企业平台化、员工创客化、用户个性化”。一个大型公司能如此激进地改革是非常不容易的。人们把海尔大胆的自我革命描述为:1985年砸冰箱,2005年“砸”组织。  相似文献   

9.
海尔集团(以下简称“海尔”)是以生产家用电器为主的国家特大型企业 ,产品涉及冰箱、冷柜、空调、热水器、整体卫浴、彩电、电脑、通讯电话、洗衣机以及各种小家电 ,共42类 ,8640种。海尔从1984年开始创业 ,当时是一个资不抵债、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经过15年的拼搏 ,海尔产品目前已出口至87个国家和地区 ,是中国企业打自己品牌出口最多的企业 ,销售收入年平均增长速度为82.8 %。1999年4月30日 ,海尔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建立了在北美的第一个家用电器 (冰箱 )生产基地 ,其他产品也将陆续实现当地化。海尔正在向世…  相似文献   

10.
砸出的理念     
海尔公司有一个重要的经营理念,就是“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可谁能想到,这个理念是用大锤砸出来的呢?改革开放之初,我国企业普遍实行的质量标准还是一等品、二等品、三等品、等外品,甚至还有处理品。这就是说,只要生产出来的产品还能用就要为它找到出路。当然,员工们的质量意识也无从谈起。在这种氛围中成长起来的海尔公司也深受其害。1985年,创业不久的海尔公司就从400台库存冰箱中检测出76台有缺陷的产品,按以往的标准这些冰箱最次的也可以卖上个“等外品”的价钱。总经理张瑞敏为了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专门为这76件产品开…  相似文献   

11.
生产海尔冰箱的青岛海尔集团,以“创海尔最佳荣誉,挑战国际名牌”为起点,从国内走向世界。不久前,海尔集团在印尼雅加达正式成立了海尔莎保罗有限公司,实现了跨国经营,向企业国际化迈开一大步。海尔已具备了与国际接轨的质保  相似文献   

12.
海尔冰箱是海尔集团的核心产品部门.海尔冰箱在质量、设计、节能、销售等领域多次获得国际、国内大奖,如:2005年9月,海尔冰箱荣获由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第一个“中国世界名牌产品”称号;2008年3月.海尔冰箱荣获2008全球红点家电设计大奖,这是中国冰箱业首次夺取该项大奖;2008年6月,  相似文献   

13.
品牌延伸是利用消费者对现有成功品牌的信赖和忠诚,以现有品牌名称推广新产品,即从一个产品延伸到另一个产品,或从一个产业延伸到另一个产业。品牌延伸作为一种重要的营销策略,已被许多企业所采用。美国在过去的十年里,成功的品牌中有2/3属于延伸品牌,而不是新上市品牌。在我国,青岛的海尔、香港的金利来,是国内品牌延伸较为成功的范例。海尔由冰箱向整个家电领域延伸,包括空调、彩电、手机、电脑、洗衣机等,成为“中国家电大王”,并跃居全球百个著名品牌之列。而金利来由领带向衬衫、西服、皮具、服饰等领域延伸,直到整个“男人的世界”。由此可见,品牌延伸确有其值得称道的一面,但即便如此,盲目应用也会产生失误。  相似文献   

14.
陈涛 《现代企业》2002,(7):16-16
提到中国企业开发海外市场,就不能不提海尔.从1995年首次向美国出口冰箱到今天美国的"海尔路",应归功于其成功的一系列海外市场的开发战略,如"先易后难"的战略,"三位一体"的经营模式,以及海尔所特有的营销方式及售后服务.海尔打入国际市场的策略是成功的,但这样的企业在中国是凤毛麟角.海尔的成功是建立在对自身实力的正确评估,并针对海外消费群体的需求特点制定适当的市场开发策略.这并不是说任何企业在开发海外市场时都可以照搬海尔的模式,企业应因地制宜、寻求适合自己的战略.  相似文献   

15.
代锋 《现代企业》2002,(9):16-17
近年我国许多知名企业因多元化经营与横向规模扩张上的失误纷纷落马.而海尔却通过多元化经营创造了连续14年平均增长速度82.8%的奇迹,成为我国多元化经营成功的典范.长虹在多年坚持专业化发展,彩电稳居行业第一后大规模展开相关多元化经营.可见多元化经营战略的选择是我国企业能否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企业简介 海尔空调是目前中国技术水平高、规格品种多、生产规模大的专业化空调生产基地,拥有青岛、合肥、武汉、大连等六大空调生产基地,年生产能力1200万套,在2003年“中国市场主导品牌质量跟踪调查”活动中,海尔空调一举囊括“市场占有率”、“品牌知名度”、“质量美誉度”、“服务满意度”五项第一。2004年海尔空调以低能耗、低噪音获得“世界最高节能标准”的认可:并获中国节能协会授予的“节能明星”称号。2005年,海尔空调再次显示在健康节能方面的技术优势,率先推出了全球首台直流高效变频双新风空调,引领了中国变频空调换代步伐的加快。  相似文献   

17.
群山 《公司》2000,(11)
一个时期以来,以“价格战”为中心的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不少企业在竞争中渐失优势。然而,精明的企业经营者采用“营销组合”新的市场经营策略,形成了竞争的比较优势,值得我们的企业借鉴和运用。 在以家用电器为重点的市场产品价格竞争中,海尔电器产品一直未加入之中,却在市场上销售极佳。研究海尔公司的经营秘密,其中主要一条就是海尔实行“营销组合”策略,不断形成新的比较优势。海尔公司不仅坚持提升名牌 和质量,不断创新产品,还推 出了“定制销售”新方式,按 照消费者个性化需求设计生 产出左开门冰箱、带温控显 示冰箱等产…  相似文献   

18.
科龙集团背景资料:科龙集团1984年创建,9万元起家,乡镇企业出身。当时,“科龙”只能算是一名“最轻量级选手”。弹指14年,科龙集团“高峡出年湖”,不仅成为我国生产制冷家电产品企业中的“大哥大”,而且还跃入国际冰箱生产商“重量级选手”的行列。科龙集团目前主要生产“容声”系列冰箱、“科龙”系列空调和“三洋科龙”系列冷柜,下届冰箱公司、空调公司、配件公司、投资拓展公司、三洋科龙冷柜公司、四川成都科龙冰箱有限公司、辽宁营口科龙冰箱有限公司、日本科龙株式会社(日本科龙研究所)和香港科龙发展有限公司。科龙集团现…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家电制造业发展迅速,许多国产家用电器,如彩电、冰箱、空调、洗衣机等已达到甚至领先于国际先进水平,各家电制造企业为了进一步满足消费者不断增长的需求,在技术创新方面做了很多努力。纷纷推出冠以新概念的家电,如“环保”彩电、“数字”彩电、“健康”冰箱等,以满足消费者追求新颖、舒适、安全、健康的消费心理和需求。企业在推出这些“新概念”家电的同时,对“新概念”的解释尚不十分明确,有的给人以“模糊”的感觉,容易使消费者产生疑惑。 疑惑之一:“环保”彩电 企业认为低辐射属于环保,企业努力降低彩电辐射量…  相似文献   

20.
1海尔集团的基本情况海尔集团的前身是一个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1984年张瑞敏受命担任厂长并开始引进德国技术生产电冰箱。15年来,海尔集团在张瑞敏提出的创海尔世界名牌的思想指导下,以平均每年增长81.6%的惊人速度,迅速成长为集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米色家电生产销售为一身的跨国经营的大型企业。目前集团有职工2万多人,电冰箱、冷柜、空调、洗衣机等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全国首位,海尔品牌现已成为中国家电第一品牌。1999年海尔集团实现营业额268亿元,利税13亿元,创汇1.38亿元,产品出口120多个国家和地区。1998年英国金融时报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