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采用公允价值计价模式使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产生了损益。公允价值是一种估计价格,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应用公允价值计量时,必须以交换具有商业性质和公允价值可靠计量为前提。  相似文献   

2.
财政部于2006年颁布的新会计准则之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采用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两种确认计量原则,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易,更能反映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非货币性资产交易行为的经济实质。本文从非货币性资产采用公允价值应满足的条件入手,分析了公允价值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易运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3.
公允价值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秀枝 《会计之友》2007,(10S):62-63
本文主要探讨公允价值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中的应用,区分不涉及补价、涉及支付补价和涉及收到补价三种情况,分别对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傅智端 《财会月刊》2006,(12):35-36
笔者通过对新旧准则中关于非货币性资产会计处理的分析和举例进行说明,提出几点个人看法,即新准则突出了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公允价值计量属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会计处理进行了较深入的理论分析,并且在等价交换假设下进行多层、多角度的推导,对有关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及相关涉税问题进行案例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6.
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七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明确规定了非货币性交易会计处理的原则和方法,使得提供的会计信息更加具有可靠性和相关性。但是,仍然存在几个问题,影响了报表使用者的决策有用性,本文对此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换入资产成本的计量以及对换出资产损益的确定需要运用不同的计量基础和判断标准。本文主要探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相关会计核算问题。  相似文献   

8.
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若以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为基础计量,不是虚增就是虚减换入资产的成本。笔者认为,只有以换入资产公允价值为基础,才能客观准确地计量换入资产的成本。  相似文献   

9.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春晓 《财会通讯》2008,(11):51-53
财政部先后三次颁布及修订了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会计准则。本文结合国内研究现状,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皋身演变和对该准则研究方法(即规范研究方法和实证研究方法)等文献,进行了较为全面地描述和评论。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等价交换假设的基础上探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公允价值的会计计量问题,进而探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等价交换假设的基础上探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公允价值的会计计量问题,进而探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2.
闫秀娟 《会计之友》2008,(26):97-98
本文主要阐述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中的应用,并区分不涉及补价、涉及支付补价和涉及收到补价三种情况,分别对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钱菊 《财会通讯》2007,(6):63-63
《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指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指交易双方通过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有时也涉及少量货币性  相似文献   

14.
盈余管理是财务会计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上市公司有可能利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进行盈余管理。本文对我国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研究进行了梳理,总结了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的比较、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中的公允价值及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与盈余管理关系,对现有研究关键问题进行较系统阐述,提出了对准则进行实证检验和设计内部控制制度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笔者通过对新旧准则中关于非货币性资产会计处理的分析和举例进行说明,提出几点个人看法,即新准则突出了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公允价值计量属性。  相似文献   

16.
2006年,"商业实质"概念被引入了新《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公允价值概念重新提及,此番修订反映了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经济实质,保证其资产、盈利状况的真实性。然而,新准则依然需要进一步完善。本文首先论述了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新准则的主要内容与特色,其次针对新旧准则会计处理差异进行了对比,再次分析了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新准则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完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梁瑞红 《财会通讯》2006,(12):59-60
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资产入账价值计量模式不同 《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下简称“新准则”)规定,非货币性资产的入账价值可采用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计量,非货币性资产交易资产入账价值以公允价值计量为基础,其判断标准是该交易符合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即以公允价值计量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该交易具有商业实质;二是换入或换出资产至少两者之一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按新准则规定,商业实质的判断需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之一:一是换入资产的未来现金流最在风险、时间和金额方面与换出资产显著不同;二是换入资产与换出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不同,且其差额与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相比是重大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旧会计准则称为“非货币性交易”)新旧会计准则的差异进行比较,结合例题来揭示会计准则的变化及其影响,并指出《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简称“新会计准则”)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旧会计准则称为"非货币性交易")新旧会计准则的差异进行比较,结合例题来揭示会计准则的变化及其影响,并指出《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简称"新会计准则")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是其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重要条件之一。在确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否具有商业实质时,企业应当重点考虑由于发生了该项资产交换,企业预期未来现金流量发生变动的程度,通过比较换出资产和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