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合作型农村社区治理模式借助既不同于市场、又不同于政府的制度安排,对农村现有的各种资源进行开发和调适.它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需要,能够充分发挥现乡村各种社会资源的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原有乡政村治模式的弊端,为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创造了条件,是农村基层治理模式的重大创新.  相似文献   

2.
参与式治理与社区社会资本的积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资本积累是一个过程,它是“嵌入于治理网络并能提升治理绩效的资源”获得持续动员的过程。因此,嵌入在治理网络结构之中的资源动员潜能和动员能力的再生产影响着社会资本的存量。通过参与式治理,可以获得基于相互认同的信任。并且,参与式治理为资源动员潜能的发掘以及资源动员能力的再生产提供了一个运作平台。  相似文献   

3.
4.
5.
6.
本文从数字化治理手段局部运用、“光网乡村”技术底盘构造、乡村数字治理网格化等三个方面详细阐述徐州乡村数字化治理取得的成效;并且,具体分析整体规划缺乏、技术差距较大、建设基础有待加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期为徐州市乃至其他地区的农村数字化治理提供有价值的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7.
王永松 《活力》2021,(19):96-97
乡村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乡村的治理工作也是国家治理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乡村治理的现代化发展关乎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战略的实现。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指出,必须坚持和加强党对乡村治理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把基层的基础建设作为固本之策,坚持把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建设作为...  相似文献   

8.
焦笑南 《河北企业》2011,(12):28-28
<正>20世纪80年代以来,公司治理问题成为国际性组织、各国政府和企业关注的热点问题,形成了一个全球性的公司治理改革运动。伴随着公司治理改革,一场公共行政改革席卷全球,其中包括全球性的大学改革和大学治理浪潮。对于什么是大学治理和管理,国内外学者有不同的论述。Kent大学在其大学治理规则中指出,大学治理和管理具有共同目标和不同的特征,大学治理和管理的共同目标是在  相似文献   

9.
随着返贫防范的推进,物流服务与黔东南脱贫乡村产业扶贫开发不适应、不匹配问题日益凸显,从需求侧、供给侧两方面分析物流服务需解决的问题。同时考虑产业扶贫物流服务需求的复杂性,挖掘物流的扶贫价值,构建“点-点”“点-链(线)”“点-网(面)”“链(线)-链(线)”“链(线)-网(面)”“网(面)-网(面)”等六种返贫防范物流治理模式,以期更好地创造适应多产业扶贫开发所需物流服务,促进返贫防范治理效能提升。  相似文献   

10.
刘慧文 《经济界》2023,(3):89-96
韧性治理是一种针对复杂、多变和不确定性的现代社会环境而提出的治理模式。将韧性理论引入民族地区乡村治理的价值不仅在于从现实的角度民族地区乡村治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诉求,更在于锚定了建构治理主体的价值基础、发挥制度优势的实践方向。以韧性理论视角强化“政治引领、法治保障、德治教化、自治强基、智治支撑”民族地区乡村治理,开展乡村韧性治理的系统性研究,有利于为民族地区乡村治理寻求与扰动冲击相耦合的适应性转型路径,为乡村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治理依据。  相似文献   

11.
梁伟萍 《活力》2023,(11):19-21+25
中国共产党是乡村治理的领导核心,党领导下的乡村治理体系直接影响乡村治理的效能。在国家面向农村发展提出乡村振兴新战略、新要求的同时,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引领导向尚未获得全面贯彻,部分地区的农村党组织有弱化、虚化与功能边缘化的倾向,建设内生能量驱动的乡村治理体系任重道远,探寻党建引领嵌入乡村治理从而推进乡村善治的做法时不我待。本文基于自下而上的乡村治理逻辑,通过研究党建引领下乡村治理制度体系功能调适的实践逻辑,提出乡村治理主体优化、乡村治理网络重构、乡村内生力量激活三大策略,旨在探索基层党建工作组织嵌入乡村治理工作的内生路径,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乡村社会场域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信息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极大促进政治体制改革的步伐.公共管理从电子政府模式(e-government)逐渐转向电子治理(e-governance)模式发展,现在又在朝着网络治理(network governance)模式迈进.三种模式的演变不仅仅是公共部门改革的内容,更体现公共管理理念的升级和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政府对农村各类治理行为的良好初衷并不一定达成农村善治的美好结果。之所以如此,不外乎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政府力量过于强势而对农村实行管制式治理,挤压了农民参与村庄治理的空间,政府包办型村庄治理塑造了村民的依附性人格,但是,政府又没有精力把农村所有事情都管好,因此造成了村庄治理的失序;二是政府力量很少介入农村治理实践,导致农村治理的"空洞化"。而以上两方面的原因,又可归结为农民参与村庄治理的缺位。让农  相似文献   

14.
以信任、规范和参与网络为特征的社会资本,为我们研究乡村治理的问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发掘传统社会资本在构建良好乡村中的积极作用,并构建新型社会资本,为乡村的良好治理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5.
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遗产与城市中的个体文物相比,单体文物价值不突出、同质且分散,但因历史文化环境的综合呈现,而独具价值。以传统村落为基点,以山—水—林—田—村—镇—城的关联为视角,分析乡村遗产的内涵。揭示乡村遗产的三个突出特征,即联系城乡人地的区域关联性、跨越千年文明的时空层积性,以及整体大于个体的群体丰富性。提出乡村遗产具有的反映农耕文明连贯持续性的社会关系、城乡关系、人地关系价值体系,以推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一体遗产保护理论方法和话语体系,增强文化自信,促进乡村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最关键的小事”,乡村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最基础的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中指出,审计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在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和实现乡村善治的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分析乡村治理现代化对国家审计的需求入手,结合乡村治理现代化的体系特征,构建促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国家审计监督体系。针对乡村治理涉及的公共权力、公共政策、公共资金、公共项目,探索审计业务类型协同的实施路径,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张玉婷 《活力》2022,(23):139-141
近年来,我国正大力推行乡村振兴,如何有效地治理乡村成为关键。乡村治理已然成为当前最热门的话题,在乡村治理时会面临很多的困境,且治理的任务也十分繁重。这就要求在治理的过程中首先要明确治理的目标,依据具体的目标,来提出相应的实现途径,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提升乡村治理的成效,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贡献。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乡村治理的现状,进而提出了在治理中需要解决的三个问题,最后就治理的目标和实现途径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以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8.
张斯杨 《企业经济》2006,(9):163-165
长期以来,农民沉重的税费负担给乡村治理带来了较多难题。因此,国家从2000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展开了农村税费改革。这场重大变革为乡村治理的完善提供了良好契机。但在改革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如乡村财力下降等问题,由此给乡村治理又提出了新课题。面对这一问题,我们力图寻找出相应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9.
当前,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对就业、劳动关系、社会保险等工作带来深刻影响,劳动人事争议(以下简称争议)案件呈现出总量居高不下与处理难度不断加大并存的态势。而随着我国劳动争议案件的数量不断增多,通过案外调节、协商解决劳动人事争议的数量却没有显著变化。这说明,当下我国处理劳动争议的方式还是以案内的诉讼和仲裁为主,案外调节、民主协商的处理方式尚未成为主流,我国当下对劳动争议的处理还处于法院和仲裁委员会扮演主要角色的制度安排之下,多元纠纷解决机制无论从参与主体还是处理手段方面均不够理想。由此,本文选取最可能案例,通过分析A区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创新,讨论“何以多元”的机制问题。现实层面,这种探索有利于降低司法成本、均衡地体现争议各方的利益。理论层面,多元纠纷解决机制中的“多元”主体发挥作用的分析对于补充了当前我国劳动关系治理理论的空白。本文提出以参与式治理理论作为解释性假说,试图以参与视角来完善劳动争议多元处理机制的理论架构,证明劳动争议主体的多元参与对于多元的纠纷解决方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新的历史时期,"三农"问题依然艰巨,如何探索出符合我国实际又能适应时代要求的乡村治理模式就成了一个现实的课题.协同学为这一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与方法.本文在分析建国以来我国乡村治理模式的嬗变与演化的基础上,探讨了以乡镇政府和农民组织为主体的乡村治理模式,为"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能的理论与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