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正>印度尼西亚国营建筑公司威查雅卡尔雅公司(WIKA)将与中国企业合作,共同争取雅加达-万隆高铁建设项目。日前,这家公司与其他3家印尼国企成立了合资公司。印尼国有企业部计划在2016年初开工建设。随着雅加达-万隆高铁将在明年初正式开工,中国高铁产业链上的供应商正加紧脚步同印尼当地企业展开合作,借以打入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媒科技》2014,(16):86-87
2011年8月,中国工商银行抓住当时国际金融市场有利时机,签署了收购阿根廷标准银行80%股份的协议,随后成立了工银阿根廷。工银阿根廷还积极参与人民币国际化业务,成功实现了阿根廷当地客户在该行的人民币购汇及对华出口企业的人民币跨境支付结算。 近年来,中国已成为拉美国家最主要的外资来源国之一。在传统的油田矿山收购、基础设施建设承包之外,中国对拉投资正逐步扩展到金融、科技、精细农业等较为高端领域,走向拉美的中资企业也呈现出各自鲜明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诸竹君  黄先海  王煌 《金融研究》2019,473(11):153-169
本文以高铁开通为背景研究了经济地理重构对工业企业创新水平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交通基础设施完善会通过竞争逃避效应、创新溢出(虹吸)效应和市场规模效应作用于企业创新活动,从企业和城市—行业层面变量影响当地企业创新水平。通过高铁开通的准自然实验检验表明:高铁开通城市的企业专利申请数量和质量均显著提升,这一正向影响存在空间维度的“U型”曲线关系,距离创新中心相对更远的企业受到正向影响更大。行业层面异质性检验表明,接近技术前沿和更具比较优势的行业获得更大正向效应。本文揭示了高铁建设影响地方经济发展和创新体系的一种微观机制。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以及高速铁路网的布局,高铁项目数量在短时间内增加了不少,越来越多的社会大众将关注的焦点转向高铁项目的内部控制中。基于此,本篇文章以高铁项目全面造价管理的概述为切入点,进一步分析基于全造价角度高铁项目内控建设重要性,进而对如何提高高铁项目内控建设效果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相关的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媒科技》2014,(16):83-85
中铝收购秘鲁一铜矿项目后,只派过去总裁等4人,其余员工全都是当地人。除了同类企业扎堆外,中企走进拉美的另一个问题是金融滞后于工业。 在中国不少民众眼里,拉美等于足球、桑巴舞、热带雨林,但在一些中国投资者眼里,拉美等于机会。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中国在大工程的建设上的投入越来越频繁,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引渤入疆等上1000亿元的工程层出不穷。虽然这些工程在成本效益等方面得到了论证并且具有可行性,但是在企业微观效果方面,微观主体的价值判断很少得到解读。所以,本文将以京沪高铁为例,从企业微观效果方面来考察我国大工程的建设。并针对我国大工程在企业微观效果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刘金兰 《中国税务》2011,(10):38-39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业务,有些企业在海外业务中赚得盆满钵满,有些却叫苦不迭。一般说来,单纯从事商品交易的小型企业,情况比较好,但对那些开拓海外市场的大中型企业,尤其是需要在当地从事售后服务、工程执行、投资建厂的中国企业,情况就复杂得多。  相似文献   

8.
随着"高铁时代"的来临,中国的铁路网更加完善,更加现代化的高铁枢纽建成也将对周边区域的用地功能和经济发展产生巨大影响。本文以青岛北站为例,结合相关资料和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对青岛北站建成对周边区域的用地功能变化和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进而分析了高铁枢纽周边区域用地功能的设置和经济发展方向,为其他城市高铁站周边区域的发展建设提供一定建议。  相似文献   

9.
王恺 《国际融资》2021,(3):54-56
过去20年来,中国和拉美诸国之间经过了一段双边贸易和投资快速增长的平稳发展期,中企承建的基建项目也在拉美地区遍地开花。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在拉美多国的签约落地,双方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该地区表现出了巨大的基建缺口和投资需求。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冲击深刻影响了拉美地区的经济格局,各国的疫后经济复苏政策也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基建市场空间。本文根据在拉美区域多年间的观察和市场开发经验,对该地区的基建市场进行了简要阐述,对中企在该地区的基建项目和投资情况进行了梳理和统计,同时也对后疫情时代在该地区的投资前景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判断。  相似文献   

10.
闫红强 《投资与合作》2011,(12):150-150
随着京津城际铁路投入运营,我国高速铁路时代的到来,跨越高速铁路的桥梁建设也得到了发展。与跨越一般铁路的桥梁相比较,跨高铁桥梁的跨度都比较大。从建筑的安全性出发,有必要对垮高铁桥梁的设计和施工进行研究。本文对跨高铁桥梁建筑的设计和施工研究进行了一些分析,望对令后的跨离铁桥梁建设提供一点帮助。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媒科技》2014,(2):75-75
2013年12月4日,第五届中国对外投资合作洽谈会中国投资拉美论坛在北京召开。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和规划协会会长张国宝、国家发改委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司司长孔令龙、国家开发银行国际合作局副局长田云海、巴西南大河州州长、阿根廷旅游部副国务秘书、山东科瑞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夏同民等来自中外政府界,企业界、金融界的嘉宾,共济一堂,大家就中国企业投资拉美纷纷发表独到见解。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中国在跨地区、跨年份的高铁建设为契机,通过运用2000年至2013年280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和双重差分方法,实证检验了高铁开通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并着重探讨了高铁开通的时滞效应、空间溢出效应和内生性问题。本文发现,高铁建设不仅带动了本地的经济增长,同时也促进了相邻城市的经济增长。平均而言,高铁开通城市的年均经济增长速度高于未开通城市2.7个百分点;高铁开通城市的相邻城市的年均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其它未开通城市2个百分点。本文的进一步分析表明,高铁建设促进了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并加速了城镇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曹薇 《中国外资》2023,(2):71-73
<正>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中国的航空港建设企业逐渐成为国际市场上承包海外机场建设和管理的重要力量。探讨如何提升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可以为中国的航空港建设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中国的航空港建设企业正在逐步承接越来越多的海外机场承包服务。这不仅是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标志,也是中国与世界各国加强合作、共同发展的重要体现。对外承包海外机场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复杂性和风险性较高的业务,需要企业具备全面的能力和资源。因此,如何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提高服务质量,加强风险管理,成为中国航空港建设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取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铁路建设从高铁开始,迈入精细化施工时代早在中国高铁战略确定之初,自主创新的高速铁路建设就被提上了日程。伴随跨越的车速而来的,是对铁路基础设施建设近乎苛刻的要求。高平顺、高稳定作为高速铁路建设的两大关键要求,贯穿于中国高铁建设始终。无砟轨道、路基零沉降、特大桥梁、隧道施工,一系列建设难题都在中国从未有过的精细化土木工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我国各城市的高铁开通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如何影响当地公司的上市行为.结果发现,一个城市开通高铁之后,当地公司上市申请数量显著增加,公司上市成功的概率显著提高.其作用机制是:高铁开通降低了监管者、中介机构和投资者获取公司信息的成本,使公司更容易获得风险投资参股、聘请到高质量的中介机构,进而增强了公司上市的动机,提高了公司上市的过会率.同时,本文还发现,高铁开通之后,监管者、中介机构以及投资者对上市申请公司的信息获取成本降低,不但使其能挑选出更优质的上市公司,还能降低公司上市的融资成本.本研究说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能改善当地公司在资本市场中的融资活动,优化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16.
蒋冬青 《会计师》2011,(2):100-101
<正>施工企业主要是从事基础设施和房屋建设、修缮等工作的企业,在国家高铁建设和城市化建设中,它得到了较为快速的发展,可以说未来的10年内仍然是是施工行业的发展期。但是,随着进入者的增加、行业壁垒的降低,施工行业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竞争。这种竞争一方面加剧了招投标工作的难度,同时也降低了行业的利润率。然而,施工企业和上游的投资方、施工单位等也面临着较为紧张的局面。特别是在应收款的管理上,施工企业形成了大量的应收款,在地产行业中,施工企业要垫付前几层的建设资金已经成为了行业惯例。以上的这些因素都对施工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卢国正 《中国金融》2007,(16):62-63
在世纪之交,由于拉美主要国家遭遇经济衰退,中国与拉美之间的贸易发展曾一度有所放慢。但近年来,随着拉美经济形势趋好以及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中拉贸易出现快速增长的势头。2004年,中拉双边贸易额达400亿  相似文献   

18.
京沪高铁开通的前夕,国人对高铁再次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尤其是京沪高铁的时速由380公里下调到300公里和250公里的动车混合运行,并适当下调票价的举措,更是让人们对高铁发展的前景感到困惑:中国高铁的速度下调了,那么高铁建设的步伐是否也应放缓呢?!高烧与冰冷反差强烈我国高铁建设的速度之快,令世界  相似文献   

19.
深度挖掘     
《中国传媒科技》2014,(16):59-63
拉美的矿业起始于殖民者对金、银等贵重金属的寻找。在殖民时代尽管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政府对拉美的矿产开采和矿产品贸易进行严格的控制,但拉美矿业还是得到一定的发展。尤其在智利、秘鲁、墨西哥和玻利维亚等地,矿业一直是其经济中重要的部门之一,有时其地位甚至在农业之上。19世纪初叶,随着大部分拉美国家的独立,拉美矿业的发展摆脱了外来的束缚;同时,由于新独立的拉美国家不仅奉行更为开放的贸易政策,而且重视矿业的发展,拉美矿业由此迅速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20.
中国在“十五”期间启动并实施了“走出去”战略,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主动参与各种形式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五年过去了,中国企业对海外投资和跨国经营成绩斐然,目前中国的对外投资、承包工程、劳务合作等对外经济合作业务已遍及全世界近200个国家和地区,基本形成了“亚洲为主,发展非洲,拓展欧美、拉美和南太”的多元化市场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