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1994年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以前,从外汇占款项下投入基础货币,大约占广义货币(M2)增长量的50%,汇改当年上升到87%,2003年外汇占款所形成的货币供应量首次超过全部广义货币供应量,2005年和2006年,大约是广义货币增长量的1.5倍和2.1倍,  相似文献   

2.
2012年11月份,央行外汇占款减少736亿元人民币,而银行代客结售汇却出现185亿美元顺差,比照10月份59亿美元的顺差,银行代客结售汇顺差环比增加1.3倍。这是咋回事?回忆11月份外汇市场天天封涨停的奇特市况,我们不得不怀疑是中央银行在抛售外汇,而商业银行变成了“被动”的买入者。  相似文献   

3.
在外汇储备高速增长的背景下,外汇占款逐渐成为我国基础货币发行的主渠道。基础货币被动投放迫使央行采取冲销性干预措施,于是,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表现为被动发行央行票据、被动正回购。外汇占款对基础货币发行的贡献度越来越高,外汇占款与基础货币之比已由1994年的0.25迅速增长到2006年的1.08,至2007年7月底又上升为1.29。在经济低迷时期,大量的外汇占款与积极的货币  相似文献   

4.
2012年11月份,央行外汇占款减少736亿元人民币,而银行代客结售汇却出现185亿美元顺差,比照10月份59亿美元的顺差,银行代客结售汇顺差环比增加1.3倍。这是咋回事?回忆11月份外汇市场天天封涨停的奇特市况,我们不得不怀疑是中央银行在抛售外汇,而商业银行变成了"被动"的买入者。是这样吗?没有公开的信息。但从计算看,确实有点像。如果我们认为银行结售汇顺差11月份与10月份没有  相似文献   

5.
中国外汇市场的微观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外汇市场微观结构理论出发来分析中国外汇市场微观结构的变迁和特征。2006年年初,中国在人民币外汇市场引入了做市商制度,做市商是市场的定价中心,中国外汇市场具备了市场的微观结构。做市商在人民币汇率形成和决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中国外汇市场以银行间市场为主,交易量相对较小,客户结构单一,这些都限制了汇率基本面信息的传递。  相似文献   

6.
吴文旭 《华东经济管理》2005,19(12):147-150
随着美元的不断贬值,人民币汇率又成为焦点,大量投机资金伺机进入境内。我国政府也在努力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出台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但效果并不理想。本文认为必须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即对目前的结售汇制度进行改革,以使汇率形成的市场化机制创立,解决外汇储备被动增加  相似文献   

7.
8月份的贸易数据显示,当月同比进口下降了2.4%。这说明,中国的内需乏力仍在持续;与此同时,当月同比出口增加了9.4%,这说明中国的外需在恢复。正是这一增一减,构成了498.3亿美元的贸易顺差,并继7月创出473亿美元的月度高点后,再创新高。  相似文献   

8.
正8月份的贸易数据显示,当月同比进口下降了2.4%。这说明,中国的内需乏力仍在持续;与此同时,当月同比出口增加了9.4%,这说明中国的外需在恢复。正是这一增一减,构成了498.3亿美元的贸易顺差,并继7月创出473亿美元的月度高点后,再创新高。按照现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如此巨额的贸易顺差,必然会导致人民币强烈的升值预期。事实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9.
张颖熙   《华东经济管理》2007,21(7):24-26,37
2001年以来,我国外汇储备加速增长,到2006年10月份突破1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巨额外汇储备造成了外汇占款激增,增加了基础货币投放,致使当前我国通货膨胀压力加大,进一步削弱了货币政策独立性和有效性.为此,文章提出利用适度扩张的财政政策,即通过政府发行长期债券的方式吸纳多余的外汇储备,扩大内需,调节经济内外平衡.  相似文献   

10.
钮文新 《发展》2014,(8):16-16
正拉高利率逼迫人民币升值,高利率和升值吸引过多热钱流入,进一步推高人民币汇率。这个一直困扰中国经济的恶性循环是不是已经寿终正寝了?好像是。今年2月份之后,央行开始引导货币市场利率下行,而这一动作的直接结果就是人民币升值预期受到压制。此时,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创下6.04峰值,而此后一路贬值。而3月中旬汇率扩波幅后,人民币贬值幅度继续扩  相似文献   

11.
今年第一季度,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升值3.4%,实际有效汇率升值3.5%,都明显快于人民币对美元双边汇率的升值幅度。同时,中国出口也经历了超预期的增长。这其中的缘由到底是什么?2012年第四季度以来,沉寂已久的人民币开始发?威。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民币汇率趋近于均衡水平,人民币长期强势的判断未变,但是由于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人民币近期的贬值很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阶段性贬值年内还可能再现。人民币阶段性贬值不是坏事。人民币有升有贬,出现双向预期,有利于外汇市场  相似文献   

13.
新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下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鹏宇 《北方经济》2006,(10):66-67
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单一盯住美元,而是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人民币汇率的弹性和灵活性大大增强。而后,通过增加外汇市场主体、引进做市商制度、提供远期和调期等规避汇率风险的工具等一系列措施,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不断完善,外汇市场对外汇资源的配置开始发挥一定的作用。人民币汇率实现了有升有降的小幅双向波动,总体上呈升值态势。总体看,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平稳实施,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和人民币汇率向合理、均衡水平过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2013上半年,我国“货币总量”表现为信贷的“一增”、流动性的“三落”——生产性信贷月增1万亿元,而蕴合“货币发行”增量的外汇占款、流通中现金和金融资本净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速回落。信贷稳增、发行回落,这说明我国货币总量结构发生深度调整,国家已经不想再用货币政策“放水”、“刺激”,我国经济的发展战略,正在孕育深刻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如何重新定位建立在升值预期基础上的人民币国际化路径?如何改革国际收支账户发生趋势性改变下的外汇管理制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近日完成与中国2012年第四条款磋商,并发布报告称人民币依然被中度低估,但也许IMF的这次评估结果依然难令人信服。汇改七周年以来人民币累计升值超28%,同时中国货币扩张了3倍以上,实际完成了一轮对外大幅升值、对内大幅贬值的过程,人民币汇率正接近均衡汇率水平。笔者认为,在IMF等国际机构统计体系中,人民币的购买力有可能被高估了。其实,人民币长期单边升值的预期正在出现逆转,并呈现出持续贬值的压  相似文献   

16.
我国历年严厉执行的现金投放计划属于计划经济性质的现金管理政策。这在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已造成了M0与M2、M0与GDP之间的非均衡增长。文章认为,当前我国公众消费仍以使用M0交易为主。基础货币管理政策和现金投放计划这种双轨的货币调控制度,容易引起消费量与信贷投资量之间的非均衡增长,从而形成消费需求与投资相比的缺口。因此,现金管理效应可能是造成我国流动性过剩的制度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从2005年7月起,中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汇率浮动制度,从此改变紧跟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从银行披露的年报来看,自2007年新的汇率机制形成以来,几大银行都蒙受了不小的损失.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汇改后人民币汇率升值凸显的样本期对人民币汇率与中美两国分行业产品双边贸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并据此探究和剖析了引起中美贸易失衡的主要根源。研究认为:人民币汇率并非引起中美贸易失衡的真正根源,中美两国贸易结构异质性引起的两国贸易互补性,经济发展阶段的差异性引起的购买力水平异质性和边际消费倾向差异性,以及产业结构差异性引起的中美两国经济主体的相异性才是引起中美贸易失衡的真正罪魁祸首,而且这些因素引起的失衡现象在短期内无法得到有效的逆转。与此同时,中美两国收入水平对中美贸易失衡也存在一定的影响效应。这意味着,要从根本上解决中美贸易失衡问题,中美双方应该共同致力于经济结构的转变,而并非过多地关注于人民币汇率。  相似文献   

19.
从2003年秋天起,笔者就发表了一系列文章,谈论关于人民币升值与通货膨胀的主题: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外国人对中国的物质和人力资源的需求大增,于是增加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中国要么让人民币的名义汇率自由浮动,要么引入通货膨胀,两者必有其一要发生;若抑制升值并引发通胀,加息和实施形形色色的物价管制,就都无济于事。世界上可供选择的货币制度只有三种,现在是明确货币政策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20.
王博雅 《发展》2011,(6):69-70
2005年7月21日开始,我国放弃了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的外汇体制,建立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美元兑人民币汇率调整为8.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