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现已成为以加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世界制造业中心,但骄人的业绩掩饰不住"中国制造"制而不智、大而不强的尴尬.以昆山为代表的"长三角制造"和以东莞为代表的"珠三角制造",正遭遇不同的压力和挑战.因此,研究"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型、升级尤为重要.中国制造要成为标准规则的技术制造,成为世界智造中心之一,成为制造强国,需要政府、企业及社会各方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2.
通过比较分析现代企业两个重要功能,即加工与制造、设计与想象之间的区别,研究中国加工、中国制造、中国设计和中国想象的发展历程及其对企业发展的重大意义,提出中国政府与企业应努力把目前的中国加工和制造水平提升到中国设计和想象水平,这样中国企业才能在世界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获得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3.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品牌建设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是制造大国但不是制造强国,面临诸多尴尬。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凸显三大软肋。以企业为主体,本文提出了品牌建设的三个路径依赖。  相似文献   

4.
钟林超 《华商》2012,(8):14-15
曾几何时,“made in china”让国人骄傲,可现在,中国制造却让外国人眼红,使中国人迷失。“中国制造”究竟怎么了?“中国制造”泡沫化了!  相似文献   

5.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品牌建设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小红 《商场现代化》2006,(7Z):113-113
中国是制造大国但不是制造强国,面临诸多尴尬。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凸显三大软肋。以企业为主体,本文提出了品牌建设的三个路弪依赖。  相似文献   

6.
鞍钢宪法     
中国经济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归结为“中国制造”的崛起。然而,眼下的“中国制造”正陷于尴尬的境地:一方面中国制造的产品已经成为全球无数个家庭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另一方面,中国制造却一直徘徊在价值链底层,始终难以撕下廉价与低质的标签。  相似文献   

7.
今年6月,日本最大的财经媒体“日经BP社”发表长篇连载报道《战胜“中国制造”——日本企业的五张王牌》,至今,业内关于“中国制造”、“日本制造”和“美国制造”的话题众议纷纭。随着越来越多带着“中国制造”标签的商品打入海外市场,“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蜚声四起,一系列针对中国制造的进口障碍也纷至沓来,特别是发达国家的技术壁垒和发展中国家的反倾销,如同两把利剑悬于头顶。  相似文献   

8.
"中国模式"越来越被追捧,中国靠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低环境成本为全世界制造低价产品,全世界已经离不开中国制造。但中国模式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大国寡品。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走的是一条以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为依托的制造模式。中国的劳动力为中国经济的增长贡献率达26.8%,低廉的劳动力支撑了一个制造大国,使中国成为了为全世界做代工的世界工厂。这种发展模式促进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按可比价格计  相似文献   

9.
中国制造任重道远 《中国品牌》:欢迎三位做客《中国品牌》议事厅参与“中国制造”话题的讨论。中国制造成为了眼下一大热门话题。可以说,“中国制造”是国家品牌战略的体现。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助推中国制造走出国门,走向世界。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政府在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呢?  相似文献   

10.
绝大部分的线上企业可以说是消费产品和服务企业,非常有趣的是很多企业原来是中国制造,现在从中国制造变成了中国消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