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所谓金融混业经营,是相对于金融分业经营而言的。既可以从事商业银行业务,同时,又可以从事投资银行业务,就是混业经营。20世纪60年代以来,德国经济从二战后的一片废墟中迅速崛起,一举成为欧洲最大、世界第三的经济强国,被经济学家誉为"经济奇迹"。德国经济取得的成就与其独树一帜的金融制度密切相关。德国是实行金融混业经营最为典型的国家,其金融体系的特征是全能银行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全能银行不受金融业务分工的限  相似文献   

2.
我国金融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岩  李立学 《理论观察》2003,(1):119-120
加入世贸以后,只有适时进行金融创新,才能尽快提高我国金融业竞争实力。目前我国金融创新应首先着眼于金融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应顺应潮流逐步向混业经营发展,同时,金融监管应注重政策的协调性、监管机构的有效性与彼此之间的合作性。必须以市场机制进行国有金融企业的股份制改造,逐渐实现规模化经营。并确保银行实施健全和有效的公司治理制度。金融创新必须依托科技创新才能在更高的平台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相似文献   

3.
中国金融业走向混业经营的过渡模式选择与制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应对来自全球的金融竞争和提高我国金融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我国的金融业最终必然走向混业经营,但这种过渡必须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因此,组建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金融控股集团公司,应是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最佳过渡模式。而支撑该模式的良性运行无疑需要有效的制度安排。为此,本文设计了以法人治理结构为基础,以业务创新体系为动力,以风险监管系统为保障的三维制度架构。  相似文献   

4.
周丽华 《新疆财经》2007,(2):54-56,24
加入WTO后,我国金融业面临着国外金融混业经营的强烈冲击和严峻挑战。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稳步推进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的精神指导下,探讨在金融业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体系下我国混业经营模式的选择已迫在眉睫。金融控股公司具有全能银行模式和分业模式的特点,可以兼顾效率和安全,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一种金融混业模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20世纪西方主要发达国家银行经营制度的变迁,最终目的是为了适应金融经济自身发展的需要,在效率与安全之间寻求最佳的均衡.我国金融机构的经营制度变迁中,混业经营是金融业改革与发展的目标方向,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完善金融监管机制;其次要改革金融机构产权制度;再次要规范现有的金融控股公司.  相似文献   

6.
马荣华  曾子瞻 《特区经济》2004,(11):186-187
目前,尽管我国金融分业经营制度有利于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安全,却使得我国金融企业目前存在着规模偏小、资金实力不足、资本充足率较低、不良资产比率较高、业务品种单一、盈利能力较弱等问题,使其在加入WTO后将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基于这种背景,如何选择和把握我国金融业改  相似文献   

7.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和经济全球化、金融自由化的形势下,我国金融业"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模式逐渐显示出其不适应于现代经济的弊端。入世后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已成不可阻挡之势,即使现有条件不尽成熟,我们也没有退路和等待的时间,必须要尽快改善和创造自身条件,通过组建金融控股公司的形式实现我国金融业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的过渡。  相似文献   

8.
我国自1993年以来实行的金融分业经营制度对规范金融秩序、防范金融风险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面对全球金融混业经营潮流和加入WTO的挑战,若继续坚持分业经营制度,则与世界性的金融改革和发展潮流是相背的。因此,我国的金融业应顺应国际潮 发展趋势,逐步取消分业经营的限制,实行混业经营制度。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金融体系经历了从分业到混业的过程。本文首先从入世后我国金融业面临的巨大挑战和近几年来金融业之间的业务渗透现象两方面分析了我国金融实行混业经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接着通过分析发达国家混业经营模式的改革,认为我国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通过建立金融控股公司实现混业经营。最后结合我国国情,提出点促进我国金融混业经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技产业》2004,(3):36-36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在近日召开的首届“中国保险业创新与发展论坛”上说,金融混业经营是世界金融发展的一个大趋势,我国金融改革将来也必然要走向这个目标,金融混业经营是我国金融改革的最终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在互联网金融背景和混业经营趋势下,我国"一行三会"分业监管制度弊端尽显,仅仅通过"加强监管",很难有效防止金融风险的发生。文章通过文献研究法,回顾中国金融监管制度的发展历程及其现状,分析其与现代混业经营趋势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认为:分业监管难以适应当前业态发展,统一监管已成趋势。"一行三会"的监管格局势必要改革,改革最终的方向是在"三会"的基础上建立中国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形成一个统一监管、分工明确、协调合作的现代化金融监管结构。  相似文献   

12.
世界各国银行经营体制简要可以分为分业制和混业制两种。1999年11月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的通过,可以说标志着西方发达国家已基本走入了混业经营时代。而在我国,特别是在即将加入 WTO 之际,金融业仍采取分业制,则不能不引起我们对分业制是否仍然合乎现实发展产生思索。实际上,金融混业经营是大势所趋,我国银行经营制度的改革已迫在眉睫。金融混业经营是大势所趋目前国际上金融业分业经营的国家已经为数不多,而混业经营制度日益呈现出其强劲的生命力。混业经营一般可以分为两种模式:综合银行制,这种制度允许设置内部业务部门全面经营证券、银行、保险业务,例如德国、  相似文献   

13.
我国证券市场技术分析理论有效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回顾了美国金融混业经营制度的演变历程,阐述了中国金融分业经营制度的形成过程,分析了中国当前实行金融分业经营的必要性,提出了中国金融经营制度的对策取向。  相似文献   

14.
金融监管体制是一国金融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球混业经营的趋势以及金融危机的发生对各国的金融监管体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文章总结德国在金融监管体制方面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我国现有金融监管体制中存在的缺陷,探求提高金融监管效率和水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美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对中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11月4日美国参从两院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废除了1933年制定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彻底结束了银行、证券、保险分业经营与分业监管的局面,开辟了世界金融业混业经营的新局面。在美国银行突破分业经营制度的过程中实施了众多的金融创新,始终贯穿其中的是银行金融机构的创新。银行由原有的单一银行制不断走向集团化,出现金融集团化的趋势,这一趋势推动着美国金融制度由分业走向混业。美国金融控股公司在推动美国金融制度的演进中有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30年代前,美国的金融制度基本上是不受管制的,自由竞争是当时盛行的观点。政府为了维持一个健全的、高效率的银行制度,只实行最低限度的管理以维持竞争秩序。当时,美国商业银行存贷款业务与投资银行业务(证券业务)是相互渗透的。大多数商业银行直接或通过其附属机构从事证券投资业务。投资银行在承销股票和债券包销业务的同时,也开办某些商业银行的业务就是一种混业经营制度。  相似文献   

17.
陈柳钦 《中国经贸》2008,(17):67-69
所谓金融混业经营.是相对于金融分业经营而言的。既可以从事商业银行业务,同时,又可以从事投资银行业务,就是混业经营,20世纪60年代以来,德国经济从二战后的一片废墟中迅速崛起,一举成为欧洲最大、世界第三的经济强国.被经济学家誉为”经济奇迹”。德国经济取得的成就与其独树一帜的金融制度密切相关。德国是实行金融混业经营最为典型的国家,其金融体系的特征是全能银行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8.
中国金融控股公司改革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入世使受政府高度保护的金融业再也无法把改革置之身外,金融控股公司也随之成为人们阐注的热点。金融控股公司在近期内具有提高中国金融业竞争能力的优势。但是当前中国金融控股公司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它可能带来的各种风险。如何减少这些风险,并促进中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是本文进行详细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金融危机下的中国式“综合金融”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0年以来,混业经营逐渐成为世界金融业发展趋势,越来越多国家放弃金融分业经营制度,实行混业经营。我国金融业在1993年以前,曾进行过混业经营试点,由于当时混业经营条件不成熟,导致金融秩序混乱。2000年以来国内陆续放开混业经营限制,金融企业开始通过金融控股或拓展业务范围来实现混业经营。银行、证券和保险业都在进行相互联合或渗透,以获得协同效应。但在美国次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愈演愈烈的形势下,对于中国的金融业推行混业经营提出很大的挑战。本文以平安保险综合金融战略为样本,指出我国当前应当采取审慎推进金融业混业经营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李建 《特区经济》2005,(2):175-176
混业经营形成动因的理论分析 混业经营是金融市场机制与金融制度安排有机结合的产物,对效率的追求是混业经营的内在动因。其中,混业经营的源动力来自于内在制度的创新,相应的外在制度创新是对内在制度创新效果的强化与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