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农民股权生不增死不减——广东南海试验区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的新探索●阎辉南海近两年来,针对原以土地为中心的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试验方案及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结合中央关于延长土地承包期30年不变,生不增,死不减的政策精神,以及关于农村股份合作制的意见,进行...  相似文献   

3.
本文借助于2010年对贵州省农村三个行政村的全住户调查数据,通过计算土地的基尼系数(Gini)和广义熵指数(GE),旨在分析"生不增、死不减"农地模式中人均耕地的不平等状况、影响因素及其原因,以便为完善该农地模式提供经验证据。研究发现,村庄内人均耕地的不平等状况较为严重,土地的Gini系数高达0.52、GE指数0.30,即仅靠土地继承和农户自发的人口控制难以确保人均耕地的基本均等。土地不平等影响因素中,家庭规模越大、农户的人均耕地就越低;实施该农地模式后,通过婚嫁方式人口增加的家庭人均耕地明显偏低,即嫁入女子的土地权益难以保障;农户在村庄内的政治资本可以显著提高家庭的人均耕地面积。  相似文献   

4.
土地对于农民来说,既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又是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还是发展的重要资源。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是党在农村各项政策的基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现行农村土地承包制是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推行的,在这个制度下,农民获得了很大的生产自主经营权。然而,现行农村土地承包制面临不易克服的难题——农民对土地的承包期限极不稳定。土地权属不明晰。从农村土地承包管理理论和江苏省近年的实践探索来看。解决问题的出路是:按照温家宝总理近期“永远不变”的指示下决心把土地承包权永久地固定给广大农民。使农民的土地承包权成为一种包含使用权、转让权、继承权和抵押权的土地财产权。这是农村土地权利理性的复归!要做到这一步。现有的法律构架及农村土地管理体系。还有许多不适应之处。深化农地制度改革。创新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整体推进农村土承包管理法制化,明晰土地权属,切实赋予农民土地承包权更准确的内涵并有效维护农民合法的土地权益。正是我们必须认真破解的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5.
实行土地承包到户的家庭经营,是中国农村改革最本质、最重要的成果。它从根本上解决了合作化以来,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中长期解决不了的难题,特别是人民公社时期无法解决的按有效劳动进行分配的问题,从而调动了劳动者的积极性,成为农业生产的基本经营方式,成为...  相似文献   

6.
农村改革最本质、最重要的成果,就是实行土地家庭承包经营。经过20多年改革实践检验,它己成为我国农业生产的基本经营方式。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又强调要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制度长期稳定不变。目前人们对要不要继续坚持家庭承包经营,似乎己没有什么大的争论,但是对中央提出的长期稳定不变却有不同理解。包括要稳定什么?稳定的前提是什么?如何实现真正的稳定?这确是关系到家庭经营前途命运和未来农村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我们说,农村改革的成功,促进了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今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仍要靠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7.
金沙县土地制度建设的成就可以说是与湄潭县并驾齐驱的。“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方略可以说是湄潭与金沙两县共创的。 金沙县下一轮土地制度建设的任务,主要有两个:一是对前一段试验作出进一步规范;二是探索“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后续配套措施,使之具有政策长效性。 “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后续配套措施,我想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在“民工潮”涌动的情况下,如何保证耕地的有效使用,避免撂  相似文献   

8.
正确理解“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李富广“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政策是1962年9月中央《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公布后,在农村工作提出并实行的。但是应当指出的是、“增人不增地”是指生儿育女增加的人口不再分自留地,“减人不减地”是指婚嫁出的女...  相似文献   

9.
中国自70年代末期以来经济的快速增长主要归因于经济体制与政策的改革,而这场改革的发端在农村,农村改革的核心在农地制度。因此,正确地理解中国农地制度改革的成因、影响、问题和进一步改革的思路,是正确理解中国经济改革政策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农村股份合作制始于80年代末的股份合作制企业的推行,这一改革早已远远超出了狭义的经营管理方式的范畴,实质上成为我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度的又一次深刻变迁,它与现实生产力相结合.触发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一系列变化。因此,研究和解决农村集体企业股份合作制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对深化农村改革,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应当实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卢增澜据《报刊文摘》1994年12月19日综合媒体报道,曾因率先实行“土地大包干”而推动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安徽省于近日作出决定,全面推进土地承包制度改革:强化集体所有权,明确发包权,稳定承包权,放活使用权。同时在明...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的各项农村政策,结合实际,以推行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为突破口,以农村集体资产产权为纽带,不断深化农村经济管理体制改革,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和探索,为推进农村“三化”(即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建设进程,增加农民收入,稳定农村大局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主要做法(一)三种模式推进改革 我市推行的农村股份合作制,是以农村社区合作经济为基础,以集体资产产权为纽带,以加强集体资产管理和运营为内容,以资产保值增值和效益最大化为目的而建立起来的一…  相似文献   

13.
也谈“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边志勇传统的土地分配政策由于与计划生育要求不配套,相当程度上影响了计划生育的实施,“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办法无疑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一条可行之路。其次,“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对稳定承包权、放活使用权所起的作用不...  相似文献   

14.
“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有失偏颇编辑同志:贵刊今年第4期"大家谈"栏目发表的卢增澜《应当实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看法有失偏颇,对此,想谈点我的意见。的确,"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办法对稳定土地承包较为有利,但是这种形式的弊端也显而易见...  相似文献   

15.
“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并不偏颇湖北省钟祥市土地管理局朱月红贵刊今年第8期群言同志的《“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有失偏颇》的文章,认为实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会导致产生许多纠纷和矛盾,“在以种地为生的农村行不通”。笔者认为:此论断不妥。诚然,...  相似文献   

16.
“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是相对的山东即墨市政府办公室张可先实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有个时间限制,即必须是在承包期之内,可能是15年,也可能是30年一段时间内。因此,实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是个相对的概念。从长期看,农村人口的变动与土地的...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为破解农村金融服务难题,广西银监局结合广西农业和农村发展状况,督促相关银行业金融机构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积极探索低成本、可复制、易推广、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模式,取得了较好成效。  相似文献   

18.
“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是否偏颇?本刊今年第4期第41页发表了一篇卢增澜所写的《应当实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短文,提出为了与计划生育要求相配套和稳定承包地,让农民吃上"长效定心丸",应当在农村实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政策。文章刊出...  相似文献   

19.
"三变"改革是我国农村集体经济产权改革的一次重大制度创新,对于盘活农村土地、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制度变迁理论,通过比较分析法,对"三变"改革与发达地区的农地股份合作制的异同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三变"改革与经典农地股份合作制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不同的是,"三变"改革产生于城镇化水平不高、二三产业相对发达、劳动力大量外流的欠发达地区;其制度成因具有诱致性和强制性制度变迁相结合的特点;制度特点表现为在经典的农地股份合作制中加入了资产租赁的做法,而且政府深度参与并主导了产业发展;"三变"改革的制度绩效表现为推动了城乡生产要素良性互动与乡村治理结构优化。因此,"三变"改革是经典股农地份合作制的升级与再造,是农地股份合作制在贵州的新实践。  相似文献   

20.
如何理解“增人不增地与减人不减地?”1993年11月5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决定,"在原定的耕地承包到期之后,再延长30年不变"。"为避免承包耕地的频繁变动,防止耕地经营规模不断被细分,提倡在承包期内实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