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都市农业、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模式探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发展北京都市农业、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融合产业,无论经济价值还是美学价值或是生态价值都意义重大;都市农业、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具有互为一体、互相提升、互相渗透的结构优势;依据北京市自然资源、农业资源和文化资源,可以开发多区域、多景区、多类型的都市农业、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融合产业;政府应积极创造条件,支持和开发都市农业、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融合产业。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生活在喧嚣都市的人们越来越向往恬静的田园风光,农业生态旅游业作为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式与旅游活动项目应运而生,并且越来越受到相关学者与政府的重视.文章以吉林省农业生态旅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指出其发展存在生态环境破坏、 基础设施落后、 管理水平较低、 产业链条较短等问题;综合考虑吉林省地形地貌特征、 气候特征、民俗风情等因素,考虑不同区域农业经济、 社会、 生态及文化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对其进行地理空间分区,大致分为东部长白山农业生态旅游功能区、 中部松辽平原农业生态旅游功能区、 西部松嫩平原农业生态旅游功能区,同时探究了各功能区的差异性特征;针对各功能区不同特征提出"政府调控-市场调节"相互配合、"农业-旅游业"相互耦合、"经济-社会-生态"相互协调、"以点带面"互联互动、"省内-省外"互学互助等发展建议,以期为当地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借鉴,为促进吉林省农业生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贵州是生态旅游大省,大力发展农业生态旅游有助于加快扶贫速度和保障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方法]通过比较分析法与实地调查法分析贵州省农业生态旅游的地理优势,结合极值比率、密度系数及变异系数分析其区域特征。[结果]贵州省的高速公路发展迅速,且263%的农业生态旅游景点分布在距离高速公路的1~3km处,同时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特有的喀斯特地形特征及丰富的水资源等融合少数民族文化或红色文化资源组成特有的贵州农业生态旅游。贵州省不同区域农业生态旅游的极值比率在340~750之间波动,黔西北地区的农业生态旅游差异最明显。密度指数在250~530之间波动,黔东北地区的旅游人数在贵州省最多。变异系数在100~160之间波动,黔东南的农业生态旅游收入在贵州省最高。[结论]贵州省农业生态旅游在地理位置上有显著的优势,且在区域间存在差异,今后应注意各区域的协调发展,并基于当地旅游优势发展适宜的农业生态旅游模式,以实现经济、社会、旅游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生活在喧嚣都市的人们越来越向往恬静的田园风光,农业生态旅游业作为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式与旅游活动项目应运而生,并且越来越受到相关学者与政府的重视。文章以吉林省农业生态旅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指出其发展存在生态环境破坏、基础设施落后、管理水平较低、产业链条较短等问题;综合考虑吉林省地形地貌特征、气候特征、民俗风情等因素,考虑不同区域农业经济、社会、生态及文化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对其进行地理空间分区,大致分为东部长白山农业生态旅游功能区、中部松辽平原农业生态旅游功能区、西部松嫩平原农业生态旅游功能区,同时探究了各功能区的差异性特征;针对各功能区不同特征提出"政府调控-市场调节"相互配合、"农业-旅游业"相互耦合、"经济-社会-生态"相互协调、"以点带面"互联互动、"省内-省外"互学互助等发展建议,以期为当地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借鉴,为促进吉林省农业生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生态旅游农业是一种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为基础,以开发田园旅游资源为重点,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生活于一体的高层次农业。近年来,黑龙江省长水河农场依托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及城镇发展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十二五"期  相似文献   

6.
[目的]农业生态旅游资源是一种具有农业特色的生态旅游资源,为了优化现有国家标准对这一新型旅游资源评价的科学性与准确性,需要建立新的农业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体系,才能做好农业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经营工作。[方法]文章以太行山大峡谷景区为例首先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评价指标;其次,通过专家打分法计算得出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并建立评价模型;再次,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得出各评价指标的评分,并计算太行山大峡谷景区的农业生态旅游资源总体评价得分;最后对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资源自身的美感度、独特性、环境的适宜性和生态环境的稳定性是农业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所在;组合度、聚合度、区域内的经济条件及历史文化价值则是农业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劣势所在。[结论]资源的美感度和独特性是开发农业生态旅游资源的重要指标;生态环境的稳定性是开发农业生态旅游资源的基础保证;完善配套设施,加强与旅游的融合是开发农业生态旅游资源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农业生态旅游是近年来日渐兴起的旅游项目,农业生态旅游对于提高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作用.可持续的农业生态旅游发展应具备如下特点,文化的持续发展、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我国目前农业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面临着两个方面的阻碍,其一是农业生态旅游产品失真,其二是农业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为此,要适度开发,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开发高质量的旅游特色产品;优化旅游产业要素结构,推动旅游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8.
西塘古镇素有"生活着的千年古镇"之名,其旅游产业的发展存在众多优势的同时也面临严峻内外部挑战。对影响西塘古镇发展的各因素进行SWOT定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采用AHP定量模型分析限制和促进古镇旅游业发展因素,按照AHP分析结果,从域内景点布局升级优化、区位优势挖潜、过度商业开发控制以及文化与产业融合等角度提出了对应的改进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金山区围绕农业旅游发展规划,大力开展农业旅游集聚区建设,集中打造枫泾古镇文化农业休闲区、吕巷农耕文化农业休闲区、廊下郊野公园现代农业休闲区、山阳金山嘴渔村滨海文化农业休闲区。推进农业"接二连三",举办草莓节、田野百花节、西甜瓜节、施泉葡萄节、蟠桃节等一系列农业节庆活动,实现"季季有节庆,月月有活动"。  相似文献   

10.
基于路径依赖的河南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与旅游业产业融合,是二者相互渗透、交叉,不断融合逐步成为一种新型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产业融合是一个产业创新的过程,休闲农业与旅游业产业融合能够促进农业与旅游业的产业结构优化、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生产力,是地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休闲农业与旅游业产业融合的过程中,路径的选择尤为关键。文章从路径依赖理论出发,对路径依赖的运行机制与产业融合与路径依赖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河南农业旅游业融合过程中存在的路径闭锁效应,并从发展生态旅游、建立常态应对机制及开发特色产品的角度出发,以此实现产业融合的路径解锁。该文提出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旅游;成立企业或区域联盟组织,制定常态化的应对机制;开发特色农业休闲产品,引领消费行为等对策建议,以期加快河南休闲农业的融合过程,促进河南经济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俞易芬 《山西农经》2022,(12):120-122
农林生态旅游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农村人民群众收入增长的一种重要方式。近年来,我国依靠景区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积极推进旅游、农业和文化等产业融合,整合旅游资源,打造农林生态旅游的品牌,推进“农林生态旅游与农民增收一体化建设”,在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促进了农村经济加速发展,提高了农民收入。根据芜湖市湾沚区的实际情况,就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如何进一步发展农林生态旅游问题进行探讨,以期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农业生态旅游是在近几年才得以发展的一个旅游项目,随着农业生态旅游的逐步发展,无论是在提升农民收入,还是建设新农村方面都发挥了关键的作用。我国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是建立在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的,并要实现文化、经济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农业生态旅游以及农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进行分析,并深入的探析了我国农业生态旅游存在的现状,从而总结出农业生态旅游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3.
<正>"保底收益+按股分红"强化利益联结;"田间市场+电商企业+城市终端配送"搭建融合平台;"农业+文化+旅游"拓展农业功能……江西丰城创新举措促进农业全产业链融合,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江西省丰城市始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极转变农业发展思路,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不断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4.
乡村振兴战略与田园综合体的发展理念高度契合,为我国农业农村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基于重庆市巴南区打造彩色森林田园综合体的建设实践,提出"CAT"商业模式、"1+3"融合推广模式,通过生态田园与彩色森林景观联动,带动丰盛古镇彩色森林周边数百农户增收致富,为农旅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农场经济管理》2012,(6):60-61
<正>八五七农场以"抓城"为载体,实施"一二三四五"发展战略:建设一个绿色生态大通道,打通融合产业大通道、经济大动脉、生态大景观的深水经济航线,带动沿线管理区快速崛起;有机连接北大荒文化产业和湿地生态旅游产业,提升农场文化软实力;壮大苗圃花卉基地、奶牛良种繁育和优质奶源基地、粮食仓储加工出口基地,促进生产总值持续攀升;完善幼儿教育园区、公共卫生园区、新型工业园区、大农业观光示范园区,促进产业链条延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农业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苏省农业生态旅游发展在我国处于领先地位,以江苏省为例进行农业生态旅游资源分布与开发的研究有着实际性的借鉴价值。文章对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农业生态旅游示范点的分布数量进行统计,进一步对农业生态旅游示范点的分布密度进行计算,结果表明:江苏省农业生态旅游资源存在着明显的地区性差异,苏南地区的农业生态旅游资源要远超苏中、苏北地区,特别是苏北地区的农业生态旅游景点的开发目前处于明显落后阶段,而旅游资源开发状况良好的苏南地区仍然存在旅游服务质量不高的状况。为均衡江苏省各地区的农业生态旅游发展,全面提高江苏省农业生态旅游资源的质量,提出大力开发苏北地区主要星级景点,提升苏南地区农业生态旅游服务质量、合理地对农业生态旅游的路政进行布局、利用新媒体打造与游客互动的平台等对策,旨在为江苏省乡村生态旅游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广西灵川县通过走农旅结合的路子,举办了"神奇灵川"系列乡村旅游活动,打响文化品牌,扩大旅游的影响力,全县休闲农业发展迅猛,先后建成古镇提香、海洋天桃和橘红甘棠江等12个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将农业生产、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河下古镇的区位条件,指出河下古镇具有漕运古镇、盐运古镇、军事古镇、文化古镇、中医古镇、美食古镇、园林古镇、神话古镇等八大文化资源特色。以河下古镇为例,提出运河古镇文化特色传承与文化景观控制引导策略。  相似文献   

19.
农业生态旅游具有"农业生产、环境保护、发展旅游"三者合一的特殊性质。虽然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增长点之一。本文是在我国和黑龙江垦区大力开发农业生态旅游的背景下,针对海林农场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的相关条件及特点,合理分析农场的现状、优势、制约因素及发展瓶颈等,提出相应对策,以期对农场的农业生态旅游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三者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20.
首先从产业文化、产业规模及产业内容三个角度阐释了农业生态旅游中生态产业链建设的影响因素,分析了生态产业链构成,剖析了生态产业链建设关键,最后结合江苏省的农业生态旅游特点,提出了江苏省农业生态旅游中生态产业链建设对策,希望促进其生态产业链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