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MBA教育要向前发展,所面临的首先是观念的制约。谈到观念,首先应该解决的是:如何认识MBA教育?我们看到,有的学校及其商学院把MBA教育视为创收项目、摇钱树,这些显然都不是对MBA教育正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2006年1月底,英国《金融时报》发布了2006年全球MBA百强排名。在今年的榜单中,沃顿第一,哈佛第二。中国有两所商学院入选,分别是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排第21位)和香港科技大学(排第47位)。这也是中国仅有的参加《金融时报》全球MBA排名的两所商学院。看来内地众商学院不乏自知之明,压根儿就不去参与角逐。这也难怪,瞅瞅评选的指标——加权薪资、薪资增长、FT研究排名,这些足以让中国内地商学院望而生畏。但是,当人家锣鼓阵阵敲起来的时候,我们还是有必要去反思一下:与沃顿与哈佛相比,内地MBA教育的缺陷究竟在哪里?培养模式外强中干谈到中…  相似文献   

3.
中国MBA行业特色教育的分析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行业细分要求的日益加大,企业对MBA人才提出了行业化要求。本文简述了欧美一流商学院与国内知名商学院MBA教育的发展状况,调查了一批企业对MBA毕业生行业能力的要求以及MBA学员的要求,提出并论证了强化行业特色是我国MBA教育发展的有战略意义的举措。  相似文献   

4.
17年前,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以下简称中欧)创办伊始,国内对MBA和EMBA还很陌生,全国仅有9所院校开设相关课程,学生不过千人。如今,国内商学院教育早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在今年《金融时报》刚刚公布的201 1年MBA课程全球排名中,中欧的MBA课程排名第1 7,成为中国大陆唯一一所进入前20名的商学院,也成为最具代表性的本土商学院。人们都说商学院是培养企业家、创业天才的摇篮,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商学院?商学院又能否为创业者搭起迅速上位的阶梯呢?  相似文献   

5.
《当代经理人》你与亨利·明茨伯格先生有过面对面的交流,他给你留下的第一印象是怎么样的? 肖知兴:明茨伯格到INSEAD给MBA做一个晚间讲座。那时他的《管理者而非MBA》尚未出版,但他反思MBA的教育方法已经有很多年了。在座的都是MBA,所以,明茨伯格那些批评MBA的话相当于是“当着秃子的面,非要说亮”,MBA也不示弱,双方唇枪舌剑,煞是好看。当时的印象是明茨伯格批评问题很尖锐、很严厉,非常不留情面。  相似文献   

6.
你的项目是不是有新的商业模式、运营模式? 我们经常听风险投资人开口必谈“商业模式”,商业模式真的那么重要吗?当然。如果你不创新,在产品、渠道方面仍然因循守旧,那你凭什么后来居上、超越对手呢?同样是做服装,PPG利用直销模式、产品目录、网站直销、电话订购等方式,实现了无店铺销售,并配以卓越的供应链管理,获得资本市场的认可。如果你还是单纯地采用批发、直营、加盟模式,想超越一些大型商业集团,那实在是太难了。  相似文献   

7.
尹生 《中国企业家》2006,(11):26-26
他们是冲着系统的MBA(EMBA)教育而来的吗?别逗了。最重要的是“圈子”! 如果我们对于MBA(或者EMBA)教育认识,还停留在MBA(或者EMBA)教育是为学员提供系统的管理知识的教授的话, 我们真的落伍了!最新的调查显示,大多数MBA学员选择参加管理培训的直接动因,是为了进入这个“富人俱乐部”的圈子,从而获取所有参加MBA学习的同窗这一张巨大的社会关系网。而进入国内任何一所商学院的招生网站,为学员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搭建一个“富人俱乐部”俨然已经成为这些商学院招生的噱头。  相似文献   

8.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会计学科是国内最具特色的会计学科之一。会计学系依托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是国内最早(1983年)引进西方工商管理教育体系的管理学院,也是首家(1988年)获得美国同类大学MBA资格承认的中国商学院,国际商学院以  相似文献   

9.
陈致中 《东方企业家》2005,(12):134-135
商学院在二十世纪末经历了最辉煌的时期,然而,当前全球的商学院正面临着申请人数锐减和MBA道德质疑的双重危机。而中国的商学院又该如何在学习欧美理论的同时,掌握本地特色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欧美国家商学院排行榜琳琅满目,给想读MBA的学员许多参照依据,惟独中国的MBA教育缺乏一个评价体系。为此,中国MBA指导委员会正酝酿制定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1.
国内外MBA教育发展的实践表明,以服务质量提升为基础的品牌化发展是我国MBA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MBA教育主要通过从多渠道沟通、凸显课程特色、多种形式的师资开发和培养、职业发展帮助和参与MBA认证等各个方面,对学生接受教育服务过程的每个接触瞬间进行卓越的创新,取得良好的效果,比较成功地塑造自己MBA教育品牌。本文还建议各个高校应通过准确定位、提升品牌形象、品牌差异化等方式经营品牌,各自走出一条MBA教育发展特色之路。  相似文献   

12.
程华:您如何看待中国MBA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问题? 高闯:国际化与本土化这两个范畴比较抽象,应该用相应的指标去说明。我觉得有两个指标比较合适。一个是质量,另一个是特色。前者强调通用性,用于国际比较;后者强调适用性和个性化。没有质量,中国的MBA就无法融入世界MBA教育的大潮;没有特色,你就无法发挥自己的优势,形成核心竞争力。可见,质量是个国际化概念,特色则是本土化或个性化概念。中国的MBA教育要在世界舞台上立足,必须将国际化与本土化有机融合。程华:关系商学院教育质量的关键要素是什么? 高闯:关键是教师,教师队伍建设决定…  相似文献   

13.
MBA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类商业性质的职业训练.提供最优质的服务,让商学院真正成为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职业素质的良好平台,是MBA教育发展的终极目标.我国MBA教育改革是一种内生式改革,即以自主招生为导向,以抢夺生源、寻求发展为驱动,不懈追求教育服务质量改善和品牌创新.MBA教育是整体性的项目,其品牌构建的根基在于MBA教育流程中教职员工与学员相互服务接触点上,是否能为学员带来充分的服务感受,使MBA教育物超所值.本文认为MBA教育品牌建设及其竞争力提升,关键是要扎实做好接触点上的服务创新,给学员带来真真切切的价值增值,还要做好MBA教育品牌形式特色,定位准确、差异化和形象设计,扩大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唐凯林 《英才》2003,(8):60-61
得益于体制抑或命运的安排,中国人民大学的工商管理学科就好像一直酿有好酒的作坊,当 MBA 这个"新瓶"一传来,归置归置一装进去,再回头一看已跑在国内同行的前头。不论是内外资源整合,还是软硬件的搭配,人大商学院都有安步当车的底气,与企业方面长期以来的关系积累,更非其他商学院短时间内赶超。凭借"人文立校,社科渊薮"的理念,用更重人文的思想来打造中国 MBA 版并非不可能发生。  相似文献   

15.
早期被神化,后期被异化,MBA毕业生和企业之间,似乎一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有人说鹏A毕业生眼高手低,也有人说是企业不懂得怎样使用。孰是孰非?在MBA学员们看来,MBA教育到底能给人带来什么?又存在哪些问题?  相似文献   

16.
我国MBA教育经历了国际化、标准化的发展过程,已进入竞争激烈的白热化发展阶段。创新塑造MBA教育品牌,有利于MBA院校的脱颖而出。本文结合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MBA教育品牌建设实践,探讨其在品牌定位、品牌提升及品牌推广等方面的策略经验和实施效果,提出设立精确品牌定位、提高品牌核心竞争力等品牌建设建议,希望能为其他MBA院校在创新品牌策略方面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7.
职业发展是MBA攻读学位的最重要的诉求,然MBA学生入学前的从业背景、教育背景、个性特质和职业目标等均有较大差异。针对MBA个性化的职业发展需求,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通过开展"职业发展顾问零距离"咨询专项,并在此过程中为个性化MBA职业发展咨询提供了系列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8.
长江商学院是由李嘉诚(海外)基金会捐助的非盈利性教育机构,是中国政府批准的第一家与海外机构合作,以提供MBA、EMBA和博士课程为主的独立商学院。长江商学院本着“中西贯通“的宗旨致力于中国和西方的管理研究,并倡导严谨的学风以努力使自己成为以中国为主的新兴市场管  相似文献   

19.
《中外管理》2011,(2):44-45
连线1商学院必须是开放的陆雄文: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院长 过去部分商学院在MBA培养中看重的是对学生技能和知识的培养,而如何将知识应用于实践是脱节的,仍然把MBA视为工具人才,造成MBA缺乏创新精神、开拓精神和企业家的变革精神及远见。  相似文献   

20.
刚刚走过20年的中国本土MBA教育与中国MBA毕业生,从没停止过找寻自己的真正归位。同时众多商学院也在弱冠之际纷纷做出创新,尝试破解未来何去何从的战略难题。恰好与中国MBA教育同龄的《中外管理》杂志,作为同路人和见证者,愿意在此一同思考,一同叩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