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在“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发展战略的指引下,发展“科技北京”这一城市品牌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从城市品牌成长机理和培育路径两个方面分析了“科技北京”品牌建设.在城市品牌成长机理方面,政府、企业和行业协会在“科技北京”品牌建设中均具有独特的作用,是“科技北京”品牌成长的关键因素.“科技北京”品牌建设应基于政府、企业和行业协会三个培育路径,同时强调指出“科技北京”品牌建设应综合运用这三个培育路径.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科技软实力是建设"人文北京,绿色北京"的本质规定;科技软实力与硬实力互动,才能构筑起北京世界城市建设的动力系统。世界城市建设要与"人文北京、绿色北京"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以"软实力"的提升带动世界城市建设,努力打造与北京城市定位相适宜、与北京科技资源存量相一致的北京科技软实力"升级版"。  相似文献   

3.
《数据》2011,(10):64-71
序言 《北京市“十_-551”时期统计发展规划》是北京市政府统计系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服务首都科学发展和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目标的中长期规划;是未来五年全市统计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是全市政府统计履行职责、制订年度工作计划、促进全市统计发展的重要依据;是全市统计工作者必须为之奋斗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周琼 《数据》2012,(6):58-61
2008年10月,北京提出"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发展战略,并于2009~2010年间相继发布科技、人文、绿色北京行动计划。其中,《"人文北京"行动计划(2010-2012年)》于2010年2月发布,明确了人文北京建设的阶段性目标和实践路径。北京市统计部门以行动计划为指导,围绕"人文北京"建设的核心要求,研究建立了人文北京行动计划实施进程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同时结合世界城市建设目标,通过与国外主要城市的比较,分析了"人文北京"行动计划实施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任盼盼 《数据》2012,(5):58-61
2008年10月,北京提出"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发展战略,并于2009~2010年间相继发布科技、人文、绿色北京行动计划。其中,《科技北京行动计划(2009~2012年)》于2009年3月发布,明确了科技北京建设的阶段性目标和实践路径。北京市统计部门以行动计划为指导,围绕"科技北京"建设的核心要求,研究建立了科技北京行动计划实施进程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同时结合世界城市建设目标,通过与国外主要城市和发达国家的比较,分析了"科技北京"行动计划实施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为宣传和展示科技促进北京新农村建设的成果,开展农村科技成果交流、推介与咨询,推进“人文北京、科技北京和绿色北京”建设,北京市科委和北京市农委于2009年1月7日-11日,在北京展览馆共同举办“2009科技促进北京新农村建设展览会”。  相似文献   

7.
刘秀如 《数据》2010,(8):18-19
目前.北京正在新的起点上全面推进”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建设,朝着世界城市的新目标迈进.“去房地产化”(去除对房地产的过度依赖)可谓正当其时。今年“国11条”出台后,相关部委已然行动.出台了许多新措施,彰显了民生地产的理念和加大房地产宏观调控的决心。  相似文献   

8.
潘璠 《数据》2009,(5):1-1
上个月底,中共北京市委召开了十届六次全会。会议通过的“全体会议决议”号召,以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在“决议”和刘淇书记的报告中,也都提出要落实“科技北京”行动计划。这不仅突出了本次会议的主题,而且体现出在当前形势下,加快推进“科技北京”建设对北京经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不断延伸的高铁,带给我们缩短时空的惊喜。拔地而起的车站,刷新我们感悟科技与智能的认知。百年来,丰台站见证了中国铁路的沧桑巨变。从昔日北京城外的小站舍,到今日集人文情怀、绿色温馨和智能便捷为一身的亚洲最大铁路枢纽站,丰台站是中国铁路历史性飞跃的完美诠释。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大背景下,2022年6月20日,百年老站——北京丰台站以亚洲最大铁路枢纽客站的全新面貌迎接八方来客,首都北京又增添了一处城市新地标。  相似文献   

10.
《上海物流》2006,(4):4
新近出台的《上海建设交通“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就本市建设交通和城市管理主要任务作出了具体规划和部署:  相似文献   

11.
绿色北京是北京市总结绿色奥运经验,拓展未来城市环境发展的重大战略措施。阐述了绿色北京的内涵、行动目标、保障措施,揭示出绿色北京是北京建设国际大都市、宜居城市的更高标准和宏大愿景,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具体行动。在生态城市成为世界城市发展又一追求目标的背景下,从文明城市建设的角度阐述了生态文明在文明城市建设中的突出地位,认为绿色北京不仅将推进首都文明城市的建设,也将丰富文明城市创建的理论和实践。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建设“生态城市”、“花园城市”、“山水城市”、“绿色城市”的口号响彻中华大地.从小城市如江西宜春到大城市如上海,全国有100余城市将其作为奋斗目标和发展模式。但从这几年的实践来看,各地却刮起一股“人造生态”建设风潮。许多工程只考虑好不好看.有没有气势,没有充分考虑人与自然的和谐和“以人为本”的理念,成了典型的“政绩工程”和“面子工程”。比如,一些城市通过“筑坝拦河”、“挖地造湖”,圈引流经之水打造城市“水景”,不让或少让“肥水流到外人田”。据统计,在严重缺水的黄河流域就有16个大中城市完成或计划了“人造水景”。各地对此的投资金额少则数亿元,多则数十亿元。  相似文献   

13.
北京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北京具备较完备的政治、经济、文化功能及科技、智力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后奥运时期,北京提出了"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发展战略,世界影响力显著提高,北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世界城市已受到高度关注。对世界城市的形成与发展进行了分析,在借鉴发达国家世界城市发展规律和经验的基础上,探讨性地阐述了北京建设有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发展模式、发展规律和发展要点。  相似文献   

14.
首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北京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首都发展新方向。遵循市场导向、高成长性、产业关联等原则,综合考虑全球产业发展趋势以及北京资源特点、城市功能定位和当前经济发展所处险段等因素,初步提出将互联网信息服务、研发设计、软件外包、数字新媒体、咨询服务、清洁技术等产业作为首都经济新增长点。未来,北京要通过加强政府扶持与引导,积极推动科技创新,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等一系列措施,加快首都经济新增长点培育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南通城市交通碳排放现状,识别了未来南通城市交通节能减排的主要交通方式和控制措施;结合南通实际,分析了城市快速发展和疫情期间及后疫情时代南通城市交通碳减排面临的挑战,以及“双碳”目标下南通城市交通碳减排面临的机遇;总结了国外城市交通的碳中和实施路径,从空间结构、绿色出行、智慧交通、交通能源和交通碳交易等方面,提出“双碳”目标下南通低碳城市交通转型路径。  相似文献   

16.
《企业研究报告》2006,(1):29-30
“十一五”期间,北京科技发展要瞄准创新型城市建设目标,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科技发展规律,贯彻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和北京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大力实施以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为核心的首都创新战略: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建设国家知识创新高地和技术创新源泉两个支点,集中力量重点实施促进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引擎行动”、  相似文献   

17.
“科技北京、绿色北京、人文北京”并不仅仅是北京奥运一句鼓动人心的口号,也是北京市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单之卉 《数据》2010,(4):10-11
经历了五年来最长的冬天,时下的北京尽管春分已过,仍是“春意看花难,西风留旧寒。”不过,这个城市对绿色的呼唤早已唱得响亮。从”绿色奥运”承诺到“绿色北京”战略,不难发现,近年来北京寻求城市发展定位与生态环境改善紧密结合的轨迹。如何实现节能减排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统筹兼顾”?面对这一世界级难题,  相似文献   

19.
公路建设行业是经济发展的“先锋者”,想致富先修路已经成为共识,长期以来公路建设行业者们也在不断追寻高新科技,助推智慧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步伐,特别是推进“智慧工地”建设,这是建设绿色品质工程的有力保障。文章主要对建设“智慧工地”创新化管理应用与发展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0.
在超千万人口的都市圈中,东京在生活体验上一直广受赞誉,是全球各大宜居城市排行榜的“常客”。东京都市圈在发展过程中面对内城拥挤加剧、生活成本增高、生态环境变差等问题,从居住、休闲、生态等方面构建美好生活圈。东京都市圈以生活圈建设缓解城市问题的主要做法包括建设职住平衡和适应老龄化的“宜居生活圈”、构筑便捷舒适的“休闲生活圈”、打造高效流通的“新鲜生活圈”、塑造生态美丽的“绿色生活圈”。借鉴东京的经验,中国都市圈建设应立足高质量发展,建设“非自立”新城、实施“交通+”策略、培育都市圈外围品质生活节点、以集约方式增强经济和人口承载力为重点推进生活圈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