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外企业文化》2009,(5):78-80
核心问题:有什么办法可以约见到企业老总? 当事人档案:陈郴,生命人寿江苏分公司保险代理人,加入保险行业半年。拥有资源是成功营销的第一步。经过半年的积累,我收集了一些企业老总的联系方式,最近发现,虽然每天都会翻看这些联系方式,但是没有勇气去约见这些老总,我无法突破“害怕拒绝”的心理障碍,也担心约见的方式不对,会白白浪费这些资源。企业老总一般都很忙,什么时候才是约见他们的最佳时机呢?  相似文献   

2.
《英才》2009,(4):135-135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但是,或许人和鸟并不知道究竟财富是什么。有的人为了得到财富,去偷、去抢、去骗、去勒索,那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财富的本质。本书是对财富一次全方位的梳理。作者解释了为什么凭借几种衍生品,财富就可以在瞬间转移?为什么凭借某项政策,国与国之间的财富就能此消彼长?为什么昨天还在争相竞价的东西,今天就变得一文不值?  相似文献   

3.
房价飙升、百姓省吃俭用、千方百计靠借贷购买一套住房、住进后发现住宅小区里的物业纠纷不断、管理混乱、账目不清、环境恶化,甚至还发生殴打业主的暴力行为……二十多年住房改革以来,住宅小区就普遍存在这些矛盾和纠纷,为什么有关部门只单纯从维稳的角度去思考,而不能从发生这些矛盾纠纷的根源去解决问题?为什么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住宅小区就没有发生这么多的纠纷和矛盾呢?  相似文献   

4.
“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是对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特殊句式、词类活用等的综合考查。要求考生根据已掌握的文言知识,结合具体语境,用现代汉语准确表述指定的文言句子。文言文翻译中考生经常出现错误,主要在于对文言词义或句式的理解存在困难而导致酌。高考中曾有这样一个句子:“盍去诸?”(为什么不离开它呢?)由于当年众多考生不理解此处的“盍”(何不,为什么不),“诸”(“之乎”)的含义,更不理解“去”是当“离开”讲,将句子误译成“为什么抛弃它”,“为什么不去找它”等。于是,分数也就随着对古今词义的理解失误而付诸东流了。现就如何提高文言翻译能力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5.
枕戈 《审计月刊》2004,(11):53-53
为什么中国足球总踢不过韩国?为什么日本政府向韩国道歉而不向中国道歉?为什么韩国人不坐外国车而中国人热爱外国车?为什么小小的韩国能掀起“韩流”,淹没东亚特别是中国数亿家庭的电视频道?中韩两国的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6.
好书月读     
《中外企业文化》2010,(5):94-95
《把时间当作朋友》 为什么你总是说“没有时间了”,勤奋而又懒惰?最节省时间的方式是学习,为什么你砍柴而不肯磨刀?基于过程的记录,为什么迥异于基于结果的记录?一个人对时间的精确感知能力真的能训练得像特异功能?都是平凡人,为什么若干年后彼此已成天壤之别?时间这条船,为什么只送心智成熟的人去往梦想的彼岸?绝大多数的成功根本与智商没有任何关系,  相似文献   

7.
“千奇百怪”的企业文化。为什么我们的员工不能更积极些,为什么他们总是犯同样的错误,为什么他们不去考虑如何把工作做得更好?……  相似文献   

8.
王辉淼 《企业标准化》1997,(2):41-42,44
质量,呼唤“全面法制管理”湖北省红安县技术监督局王辉淼一为什么我国的质量形势一直不容乐观?为什么市场上假冒伪劣屡禁不止?为什么一批企业效益老上不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大潮中,这些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深思。笔者认为,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  相似文献   

9.
刘铮 《东方企业家》2011,(2):116-116
为什么啊,2012很快就来了,我还耍写这篇文章?我为什么不把房子卖了,周游世界呢?我要对编辑说“不”,把房贷像一块生牛肉一样甩到海里去!可是看到美国科学家做的一件事,我打消了这个念头。  相似文献   

10.
生活在北京的很多读者,会纳闷为什么很多区县不去开设更多的学校、医院?比如你生活在北京城区北侧的回龙观社区,你会纳闷为什么这里有那么多生活社区,但小学、初高中、医院设施却不够。  相似文献   

11.
吴世农 《中国企业家》2009,351(22):63-64
为什么他们非要捐股票? 企业家选择捐股,一是保护所有者的股权相对稳定——如果我现在突然问把股票卖掉,把钱拿去捐,社会、公众、股东怎么想?相对而言肯定是平稳地把股权直接转移到基金会来对各方影响小一些。第二,也可能股票价值现在还没有充分体现,当时10块卖掉,现在可能变成15块,为什么要这个时候套现?其实很多股东不愿意老总把股票捐出去,他愿意老总你本人持股最好。  相似文献   

12.
相信很多HR们(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在工作中都会有这样的烦恼:“我辛辛苦苦制订的管理方案,为什么大家就是不能理解和接受?”“为什么只有我从企业的整体利益去考虑问题,而部门经理只会尽力维护本部门的利益?”“为什么大家都觉得现状不合理,可就是不愿意接受变革,宁可安于现状?”……虽然许多HR在工作中已具备专业的工作态度,掌握了丰富的专业知识,但却往往忽视了顾客的需求,导致自己的产品没有市场,而这恰恰是决定其方案成败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3.
“老板说那句话是什么意思?”“我都照老板讲的去做为什么还是不够?”这些困扰,你一定都不陌生,所有关于老板的问题,就让老板为你一一解答。  相似文献   

14.
当制造商被“家乐福”类似的K/A渠道压榨的喘不过气来的时候.为什么不选择去做一个自由快乐的“淘品牌”?  相似文献   

15.
为什么在独创两家全球500强企业的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看来,经济萧条正是企业成长的机会?为什么稻盛直言美国式的利润投资说是谬论?为什么京瓷在50年里曾销售下降九成却不亏本?它又是如何度过多次经济萧条的打击而成为世界级企业?历经风雨的稻盛和夫,对于企业如何应付经济萧条,有哪些独到而被证明有效的锦囊对策?  相似文献   

16.
资生堂为什么会对一个刚刚落地的药妆新品牌寄予如此大的期望?而新生的DQ蒂珂又拿什么去与已在中国药妆市场扎根了12年的薇姿争锋?  相似文献   

17.
历史还未远去,但我们已开始忘记。我们忘记了老一辈人的谆谆教诲,忘记了血雨腥风苦尽甘来,忘记我们的本分和职责——至少,我们当中的不少人是这样,要不我们为什么花天酒地、飞扬跋扈,为什么自甘堕落、妄自菲薄,为什么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相似文献   

18.
“妈妈,为什么同学们不喜欢我?”有一天晚上,我跟先生去看电影,儿子突然给我打电话,问了这样一个问题,听起来有点难过。  相似文献   

19.
27岁的刘波,是山东省聊城人,曾经靠养殖积累了第一桶金。2007年底,刘波去参加一个朋友的婚礼。在温情的音乐声中,只见大屏幕上不断变换着新郎新娘的婚纱照片,颇有浪漫情调。刘波突然想到:现在的年轻人,谁不追求个性,谁不追求独特和新奇?哪一对恋人没有自己独特的恋爱经历和故事?而这些婚纱照都是静态的、呆板的,我为什么不能给这些新人拍摄爱情影片呢?  相似文献   

20.
买东西     
买东西人们把买日常生活用品,习惯上称为"买东西"。为什么只说"买东西",而不说"买南北"呢?原来这里有一段轶闻:一次来代著名理学家朱熹,碰到他的朋友盛温如提着竹篮上街,朱熹便问:"你上哪儿去?"盛温如回答道:"去买东西"。朱熹又问道:"你为什么不说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