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卡迪亚告诉我,她很喜欢大连这座城市,她说出了很多很多的规划和设想,她想长期在大连工作,她想在大连买房子,她想系统地学习汉语,她想学习中国书法,她想学习摄影,她想教中国孩子跳芭蕾舞……她甚至有一个愿望:等她什么都安定好了以后就把她的妈妈接到大连来住。  相似文献   

2.
杨峰 《魅力中国》2010,(29):239-239
随着留学生汉语学习进程的推进,文化学习的重要性开始彰显,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但迄今为止汉语国际教学中对这一领域的认识和开发却颇为不足。故本文拟从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对留学生汉语教学的意义、中国传统文化教学方法选择上进行一些探讨,以期能给予汉语国际教学的发展些许助益。  相似文献   

3.
晓光 《中亚信息》2013,(Z1):16-19
哈萨克斯坦:"你好"成为流行语中哈合作发展迅速,其广度和深度不断延伸,这给哈萨克斯坦年轻人带来新的机遇。在学习汉语的哈萨克斯坦朋友眼中,汉语是通向未来美好生活的大门,是开启中国文化之旅的钥匙。哈萨克斯坦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内陆国,也是中国西北部最大的邻国。来到这里实地了解这个国家的中国人并不算多,但哈萨克斯坦人民对中国人民以及汉语的热情却是与日俱增。  相似文献   

4.
徐进 《中国西部》2013,(30):102-102
近些年来,一部分人对英语的疯狂炒作使人们对英语的崇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虔诚”状态,各种英语学习推介会上都能见到不少热衷于少儿英语教育的家长。在他们看来,英语似乎比母语更重要,小孩子学了英语似乎就可以有更美好的前程,而需要终身运用的母语则被他们冷落。这段时间,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在微博上连续呼吁取消小学英语课,解放孩子,救救汉语。笔者对此深有同感,我认为,取消小学英语虽然并不一定就能拯救汉语!但却是拯救汉语的必要条件,因为过早地开设英语课程会对儿童的汉语学习带来很大的冲击。  相似文献   

5.
《走向世界》2011,(1):84-84
到中国生活是学习汉语和体验中国文化的最理想的方法。然而,这对大多数美国人并不易实现。近来,圣地亚哥州立大学孔子学院为帝王谷分校的师生和当地社区人们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体验中国文化的机会。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在世界舞台上赢得无数掌声。这个古老而神秘的东方古国再次成为人们眼中的焦点,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想要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催化了“汉语热”的升温。海外“孔子学院”的设立,“汉语桥”的实施,汉语水平考试的推广,大大推动了汉语的国际传播。  相似文献   

7.
汉语国际推广要做到覆盖全世界,就必须有全方位、易被世界人民接受的途径。在世界历史上某些语言的输出是依靠强制力进行的,宣传以和为贵的中国汉语推广必然不会采用这种方法。只有发自内心的认同与学习汉语,汉语国际推广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不会被别有用心者指责为文化侵略或意识形态输出。在新形势下,汉语国际推广采用“走进来”与“走出去”的政策,形成了汉语国际推广战略。  相似文献   

8.
武琦 《中国经贸》2006,(5):95-95
五年前,笔者还在求学阶段时,一次,兴致勃勃地与一批刚刚来到中国学习汉语的外国留学生及其中国同学谈论起宗教,在场的中国学生或多或少都能对作为世界三大宗教的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作一番品评,而几位外国留学生却对中国的儒教、道教闻所未闻。中国学生面面相觑:这种常识几乎是中国的高中生就能对答如流的,为什么眼前这些来自欧美发达国家、并已经完成了高等教育的留学生会对此一无所知?  相似文献   

9.
高校英语教学中的“英汉矛盾”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院校英语教学实践中,英语和汉语始终是一对难以解决的矛盾。英语的教与学似乎永远存在“顾此失彼”之虞,而直接后果则是,英语冲击了汉语,英语淡化了学生的汉语概念,导致汉语水平降低。英语学习的终极目的是信息的传达与转换,抑或称之为“跨文化交流”,汉语水平的低下不仅影响了交流、交换的真实价值,还制约着英语学习质量的提高。因此,解决英语教学中的“英汉矛盾”侧重点之一是提升学习者的汉语水平。  相似文献   

10.
《走向世界》2012,(13):77
德国莱比锡孔子学院有一个"永葆青春汉语班",原来这个班的名称叫"老年汉语班",开班前报名学习的人很少。后来得知,德国老人不愿意称自己为"老年人",再说,什么年龄算老年?四五十岁的人算老年吗?于是巧妙地把"老年汉语班"改为"永葆青春汉语班",结果是,报名学习的人多起来了,班也开起来了。经过48学时的学习,他们已经学会了用汉语拼音进行日常生活的交流,如:问候、结识、介绍自己和别人、家庭情况、问路、购物、坐车等。教室里始终很热闹,既有学汉  相似文献   

11.
孙梅 《发展》2008,(7):74-74
“汉语热”正在世界范围内持续升温,据不完全统计,全球学习汉语的人数已超过三千万。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育在海内外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汉语是世界了解中华文化的“桥梁”,汉语的国际推广是一种客观必然。甘肃省汉语教学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作为国家汉语推广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汉语的国际推广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2.
王克萍 《魅力中国》2011,(18):217-217
在汉语学习中创造情境既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积极地学习,加深语言信息的摄取,做到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13.
从语言学习人数来看,国家汉办仅在2009年曾公开宣布全球超过4000万人在学习汉语。国内媒体宣称截至2010年底全球学习汉语的外国人已达到1亿。与之相比,2010年全球有20亿人在学英语。显然,英语仍然是全球强势语言,汉语远未成为当今世界的强势语言  相似文献   

14.
由于社会环境缺失、学习方式制约、心理因素影响、文化差异等因素,在汉语语言环境下对英语学习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克服这些负面影响的对策:一是营造英语学习氛围,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明确英汉语言及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15.
任贤丽 《魅力中国》2011,(8):233-233
由于汉语与日语源远流长的关系,使以汉语为母语的中国的日语学习者在学习中得到不少便利的同时也遇到不少问题。本文就其问题之一歧义句问题进行阐述。通过对学习过程中遇到过的歧义句问题总结归纳,并分类举例列出经常会出现的问题,分析其出现的原因,以求能引起广大中国日语学习者的注意与思考,在今后的目语学习中避免同样的问题出现。  相似文献   

16.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担负着传播汉语、弘扬中国文化的重任。“中国文化与传播”作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应逐步转变教育理念,重视本土文化教学,合理选用教材资源,完善课程设置,灵活利用教学方法,优化使用教学策略。通过双语教学让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达到用英语传播、弘扬中国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9月14日晚,老挝国立大学孔子学院举办了2012年中文歌曲比赛。中老双方院长、全体汉语教师及志愿者参加了此次活动。中方院长卫彦雄说,孔子学院十分注重汉语教学,并通过举办活动,加深大家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增加学习汉语的兴趣。报名参加唱歌比赛共有66人。参赛选手主要是老挝国立大学中文系和孔子学院的学生。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经济和国际地位的迅速增长与提升,世界范围内学习汉语的热情持续升温,汉语国际推广已成为全球语言交际系统中的一种普遍现象。近年来,中国以外学习汉语的人数增长很快,在亚洲国家,掌握汉语已经成为许多人推动事业发展的必要条件。据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粗略统计,目前,全世界约有一百多个国家的3000余所大学开设了汉语课程,中国以外学习汉语的外国人已超过4000万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当一国的民族语言被作为外语普遍学习的时候,就在相当程度上反映着该国国际地位的真正提升和国际影响力的深化。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红河学院越南留学生学习汉语的情感因素进行了调查,根据调查问卷分析探讨了这些情感因素对红河学院越南留学生学习汉语所产生的影响,并针对如何发挥这些情感因素的作用来指导越南留学生更好地学习汉语提出了一些对策,主要是激发学习动机,加强师生交流,减少不良情绪等.  相似文献   

20.
德国     
《西部大开发》2016,(4):97-98
无论是国务院新公布的“中国制造2025”计划,还是中国发展新兴产业,德国都将会是重要的学习对象。对地方政府招商引资而言,如何学习德国经验为我服务是当下颇为值得思考的话题。近十年来,德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猛,世人瞩目。主要经验是:德国政府一直坚持以科学务实的创新战略规划引领新兴产业发展,以高效协同的科技创新促进新兴产业发展,以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支撑新兴产业发展,以高效低息的金融服务保障新兴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