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以市域为基本研究单元,采用变异系数、泰尔指数、统计分析法和ESDA-GIS方法,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指标,分析了2000年以来我国东部地区市域经济发展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表明,2000年以来我国东部地区经济格局总体变化较小,发达地区多集中在沿海地带、各大经济区,东部靠近海岸一线发达西部远离沿海一带落后的基本格局没有改变;经济发展的整体差异减小,均衡性增强;各地域单元之间的空间关联性增强,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经济发展的高值集聚特征明显,但有弱化趋势。基于区位条件、历史基础、经济区的集聚扩散效应和区域发展政策对东部地区的经济空间格局的形成与演变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
以2005-2014年人均GDP为变量指标,运用极差、标准差(绝对差异)和极比、变异系数(相对差异)对青海省东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演变趋势进行分析。选取2014年各县的9项指标构建县域经济发展实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GIS方法分析各县经济空间差异。研究表明:近十年来,青海省东部地区各县的总体差异呈扩大的趋势,地区间的不平衡进一步加剧,虽然近几年差异开始进一步缩小,但与前几年相比,整体差异还是较大的;建立综合评价模型,根据各县的综合得分可以将其划分为较发达型、欠发达型、不发达型三种区域类型。互助土族自治县、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综合得分排在前两名,在七个县中经济综合实力较强,因此属于较发达型。湟中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综合得分次之,因此为欠发达型。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化隆回族自治县以及湟源县综合得分为负值,由此可知发展水平位于平均水平之下,因此属于不发达型。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国家间经济贸易联系与交往的日益紧密,各国或地区都不可避免地参与到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去.为了评价和比较各个地区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不同程度,文章在参考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衡量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全球化程度的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东部十个省市参与经济全球化程度进行了综合排名,为各地区参与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比较依据. 相似文献
4.
即将过去的 2000年,是承接 20世纪和 21世纪的转换之年,每千年才有这一年。在这极不平凡的一年里,经过我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克服重重困难,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特别是国家择机采取了多种刺激经济增长的招式,使国民经济这部“列车”继续保持了高速运行,为“九五”划上圆满的句号,一路高歌驶进 21世纪。今天,我们回眸一年来的经济亮点时,除了欣慰和喜悦外,更多的则是启迪与思考。 西部开发 全球聚焦“大西北”。西部大开发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英明决策,这一惊天动地的世纪伟业,给西部 12个省、市、自治区的经济社会跨越… 相似文献
5.
<正> 即将过去的2000年,是承接20世纪和21世纪的转换之年。一年来,我国人民克服困难,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为"九五"划上圆满的句号。回眸一年来的经济亮点,除了欣慰和喜悦外,更多的则是启迪与思考。西部开发全球聚焦"大西北"。西部大开发是党中央、国务院的英明决策,这一惊天动地的世纪伟业,给西部12个省、市、自治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同时也揭开了我国第二次经济振兴的帷幕。开发大西北吸引了全球的目光,世界500强中有70家已派员到西北考察。"西 相似文献
6.
7.
8.
9.
以甘肃省为例,采用泰尔指数和莫兰指数等方法对2008—2018年甘肃省县域经济的时空差异进行分析,并基于面板数据构建了空间杜宾模型,从生计资本的角度出发对造成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差异的驱动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甘肃省县域经济的差异呈现出波动缩小的趋势,河西地区内部差异和区域间差异是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从空间上看,甘肃省县域经济存在明显的二元结构,两极分化明显,“高-高”型的县域主要集中在河西地区以及兰州市周边,“低-低”型的县域主要为陇东南地区和高原边缘地区。空间杜宾模型估计结果显示,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总效应为负,可能是造成甘肃省县域经济差异的主要原因;自然资本、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总效应显著为正,其中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对县域经济具有协同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0.
1999年,我国国民经济的总体状况大致可以概括为4个方面:一是运行态势基本平稳。前3季度国内生产总值达5.68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4%。工业生产运行质量明显提高,企业效益出现好转势头,总体增长态势没有出现大起大落的状况。二是深层次矛盾继续显化。物价仍持续走低,生产能力过剩状况进一步显现,就业 相似文献
11.
使用DEA模型对我国东部11个省市创新资源配置效率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东部地区虽然有6个省市创新资源配置效率较高,但仍有5个省市效率不高,存在不同程度的创新投入冗余或产出不足。基于此提出各省市应该充分发挥资源和地理位置的优势,不断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效率的对策建议,使其能够在经济转型期间以创新驱动发展并带动中西部地区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在新的经济战略格局中,中部地区经济逐渐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以市域为研究单元,利用空间自相关性分析和空间计量经济分析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部地区的市域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空间正相关性,且空间集聚特征呈U型的演变趋势;区域投资水平是促进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河南和山西两省应根据自身特点合理优化经济结构通过各种产业协作促进经济发展;湖北省的地方财政支出政策有待改进和优化;湖南省需要合理优化市场规模和调整财政支出政策;江西省需要发展具有江西特色的经济产业和调整财政支出政策;安徽省应加强了财政收入对其区域经济的贡献作用。 相似文献
14.
15.
我国东部地区入境旅游发展的省际差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以我国东部地区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为研究的区域单元,以旅游外汇收入为测度区域入境旅游发展的基本依据,从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两个角度定量分析了1990--2006年我国东部地区内入境旅游发展的差异特征及其变化趋势,结果显示:绝对差异不断扩大,相对差异缓慢缩小;相对发展速度差异显著,呈现“马太效应”:区域差异格局未发生根本性变化。然后,文章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水平、地缘关系和宏观政策四方面对东部地区入境旅游发展差异形成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并提出加快落后省区入境旅游发展、保持发达省区竞争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17.
基于熵权-TOPSIS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12—2021年中国30个省份(因数据缺失,未包括西藏和港澳台地区)物流业与数字经济融合水平进行测度,利用Dagum基尼系数及莫兰指数对物流业与数字经济融合水平的时空分异情况进行分析,并通过Tobit模型探究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我国物流业与数字经济融合水平存在明显区域差异,融合水平最高的是广东和北京,融合水平最低的是宁夏和青海;融合水平总体基尼系数在波动中上升,东部、东北和西部地区是融合水平时空分异的重要来源;我国物流业与数字经济融合水平在空间上存在明显的正向空间集聚效应和空间依赖性;融合水平的正向影响因素有产业结构、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等。据此,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促进我国物流业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8.
以QuickBird遥感影像为数据源,运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结合方法提取城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数据,运用结构分异模型对呼和浩特市城市土地利用结构演变进行定量研究。揭示出呼和浩特土地利用结构特点及结构演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调整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利用城市用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差距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区域的经济均取得快速的增长,但区域间的经济差距也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这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众多的研究者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对我国的区域经济差距问题及其形成原因进行了大量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20.
日本开发银行于今年1月26日发表了“日本经济的长期展望“调查报告书。为了改变对外不平衡,被迫朝向内需主导型转变的日本经济,到2000年将会怎样呢? 由于日元升值的进一步加剧,导致输出增长率下降,产品进口增大,其结果,以服务业为主的第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