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集中到哪里?哲学。因此,科学发展观就是指导发展的哲学,它包含了对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途径和要求等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学会用科学发展观认识和改造世界,只有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探讨浸润其间的哲学意蕴,才能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全面把握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灵魂是科学发展观,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其意蕴不但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刻反映,更是对时代精神的集中反映: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充满着理论创新的睿智,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新的理论形态,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文章从如下三个方面探讨了科学发展观的人学价值: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以人为本的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弘扬了马克思主义人学关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彰显了把"现实的人"作为出发点的马克思主义人学理念。  相似文献   

3.
科学发展现是伦理的发展现,这是科学发展现不同于以往发展观的最本质所在.正是由于伦理的缺失导致了我们今天发展的危机,为人类带来不必要的灾难,因而只有从伦理层面思考和设计发展问题,才有可望彻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科学发展观包含了深刻的伦理意蕴,其中贯穿了伦理公正理念和原则,确立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价值观,蕴涵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最高道德理念.  相似文献   

4.
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必须全面理解和把握"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的总要求,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不断提高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能力,着力增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本领,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5.
科学发展观对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根本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玉玲 《北方经济》2008,(22):45-46
科学发展观不仅是指导国家发展的先进理念,也是企业健康成长的指南针。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企业如果没有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就会进入误区,甚至会走向"死胡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对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有了新的要求。科学发展观要求企业又好又快地发展;科学发展观要求企业把以人为本作为社会责任的核心;科学发展观要求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要求企业必须坚持统筹兼顾。  相似文献   

6.
查振祥 《特区经济》2007,225(10):18-19
<正>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党的十七大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深刻而全面地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于我们自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推进改革开放实践的经验总结,是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快发展的行动指南。作为基层发电企业,应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要求,紧密结合自身实际,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寻求企业发展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8.
《今日重庆》2012,(3):34
雷锋,一个平凡而伟大的士兵,以其短暂的一生谱写了无比壮丽的人生诗篇,树起了一座不朽的道德丰碑;雷锋精神,一座内涵丰富、意蕴深刻的精神宝库,以其与民族传统美德、社会进  相似文献   

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全面的、系统的、长期的、复杂的社会工程,也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全面推进农牧区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全面发展。笔者认为,林芝地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中必须正确处理好新农村建设全局的七大关系,理清发展思  相似文献   

10.
马俊 《西部论丛》2009,(12):64-64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新世纪新阶段新的经济社会发展理念。其内涵深刻,意义重大,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凋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最终目的是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会计工作只有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才能更好地促进其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1.
王永毅 《发展》2009,(5):12-13
一、安全发展理念的深刻内涵 安全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展开。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安全发展贯穿、体现和反映在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整个过程、每个环节及具体实践。胡锦涛同志关于“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安全生产“三个不能”、安全生产关系全局等论述,清晰地反映了科学发展观的思路和要求。  相似文献   

12.
加强和谐校园建设 促进和谐社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静 《改革与开放》2005,(12):45-46
<正> 学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和谐的校园就不会有和谐的社会。学校教育所具有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两大功能,充分表明学校承载着建设和谐社会的重任。一、构建和谐校园的必要性构建和谐校园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这一重大思想的本质和核心,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发展的基本特征和所  相似文献   

13.
李仕平 《改革与开放》2012,(18):115-116,46
人的全面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价值原则与社会理想,是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的本质。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结果,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人的全面发展为基础;科学发展观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核心价值观理念与价值追求的直接体现。要深入学习与贯彻科学的发展观,就要坚持人的全面发展。人全面发展的价值理念具有深刻与丰富的思想内涵,对目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人的全面发展价值理论可以在根本上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创新实践及健康发展进行价值观念的指导,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体系的提出及发展的理论依据。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有着内在深刻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4.
李少平 《特区经济》2009,(1):270-271
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加强经济伦理学的研究,在实现经济的合理性与伦理的正当性的统一过程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经济伦理为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提供了道德基础;经济伦理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道德支持;经济伦理推动统筹兼顾,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举国上下掀起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热潮。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刻变化的国际环境中推动我国发展的迫切需要,是落实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的迫切需要,是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6.
本文较深刻剖析了科学发展观是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的战略性选择,既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的科学理论,又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世界范围内关于发展理论的高度概况、提炼与发展;从核心、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等方面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探讨了在当前形势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17.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科学理论,胡锦涛同志精辟阐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他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观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相似文献   

18.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仅意味着超越原有经济增长模式,也意蕴着良善政治价值,彰显对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深切关怀。基于中国自身发展逻辑,无论是超越原有的经济增长模式还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意蕴的良善政治价值,都离不开政治体制改革及社会道德体系支撑。因此,把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逻辑内涵不应囿于经济系统,还应着眼于政治系统等更宽广的视域,从而找到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着力点,进而构建一个美好社会。  相似文献   

19.
树立科学发展观,重要的是要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赋予人的发展以核心(重心)地位;坚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进步为手段,与自然和谐为前提,赋予经济、社会、自然以支点地位。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是要把握"五个统筹"的实践要求,致力于从体制、机制、法制等制度根本上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20.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新时期的道德建设也应该遵循以人为本这一指导思想。以人为本是新时期道德建设的客观要求,是个体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我们所具有的深厚的历史文化为建设以人为本的道德规范体系提供了有益的养分,同时以人为本的道德建设也体现着时代的进步。这种价值观念体现了人的自我发展与社会发展、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