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暮鼓晨钟     
郑翼 《人力资源》2012,(9):94-95
习惯左右人生有这样一个寓言:一位富豪临终前将一大笔遗产赠送给自己的一位远房亲戚——一个常年靠乞讨为生的乞丐。在接受遗产后,这位乞丐亲戚身价立变,成了百万富翁。新闻记者随讯赶来采访这位幸运的乞丐,问他道:"在继承了遗产之后,你最想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大家都以为这位乞丐会说些如何享受富裕生活的话,但他的回答令周围的人大跌眼镜,他说:"我要买一只好一点的碗和一根结实的木棍,这样我以后出去讨饭时会方便一些。"原来,长期做乞丐  相似文献   

2.
禅宗有一则知名的公案:古代一个禅院里的老禅师,有一天晚上,他到院子里散步,发现墙角那边有一张椅子,他一看就知道有出家人越墙出去溜达了。这位老禅师便走过去,把椅子移开,自己就地蹲着。  相似文献   

3.
近来,我的一位朋友遇到了一件烦心事.这位朋友是一家民营企业的中层经理,他的老板是一个有着很强事业心的人.然而,近来老板显现出了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急于求成.每当业内有什么新项目或者新动向,老板一定会跟风试一把,甚至企业还尝试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近来,我的一位朋友遇到了一件烦心事。这位朋友是一家民营氽业的中层经理,他的老板是一个有着很强事业心的人。然而,近来老板显现出了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急于求成。每当业内有什么新项目或者新动向,老板一定会跟风试一把,甚至企业还尝试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吴桐祯 《秘书工作》2014,(10):72-73
正文章开始笔者先讲一个故事: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到教堂去,进去以后适逢一位传教士正在向人们诉说到非洲传教的艰难生活。当传教士说了五分钟之后,马克·吐温立刻决定捐助五十元钱。当传教士再讲了十分钟以后,他决定把捐款减少到二十五元。当传教士又讲了一个小时之后,他决定将捐款减少到五元。当传教士继续讲了一个小时之后,拿起钵子向听众哀求捐助时,马克·吐温不仅没捐助,反而从钵子里偷了两元钱。  相似文献   

6.
还原任志强     
《楼市》2012,(Z3):138-139
他是"红二代"他却在参军复员后在街边做过小贩他偶然加入地产公司他成了全民关注的"地产总理"他就是"80后的大众情人"任志强任志强,当今中国网络超级红人,人送外号"任大炮"。他的一言一行都会被  相似文献   

7.
新航路的开辟为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传教提供了方便。传教士来华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快速融入中国社会,这是他们能够在华顺利传教的基础,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汉语的学习。对于传教士来讲,汉语学习存在着很大困难。一方面,汉语在语音、语法等方面与英语存在着明显差异;另一方面,传教士最初缺乏能够听懂外语的汉语老师,只能采用自学等方式艰难地进行汉语学习。利玛窦是传教士汉语学习方面的典型代表,"记忆之宫"的方法在汉语学习方面的应用使得他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取得可喜的成就。然而,这一方法却始终未能得到当时中国士人的学习与实践。  相似文献   

8.
在以前撰写“与大师同行”的栏目稿件时,《当代经理人》都会通过或者面访、或者电话采访、或者Email采访,把我们采集到的中国企业遇到的问题与大师交流,聆听他们的教诲。对于西蒙,这位我们非常崇敬、但却已辞世的管理大师,我们只能通过整理他身前的精彩言论,来展示他的思想……  相似文献   

9.
突破的勇气     
最近去了一趟新加坡,想起很多年前遇到的一位新加坡官员说的话,他说新加坡就是一个大的公司。不论这位官员的比喻是否恰当,今天如果我们要评论新加坡这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等等各方面,题目可能就太复杂了,但如果把新加坡这几年的发展与一个公司的发展来比较一下,我想对大家应该是很有启发的。  相似文献   

10.
编读往来     
《楼市》2012,(6):9
连线1像猫的狗想问周雅洁:看了你拍的寰宇天下的视频,非常震惊。偷拍也能拍这么好?RE:周雅洁感谢你的支持:这就是我们当记者的,练就了一身好本事。2成长快乐想问:我去寰宇天下看房的时候,售楼人员爱理不理,态度很差。以后遇到这样的情况我该怎么办?RE:我们有位记者上周也遇到了这样的情况,于是她一直跟着这个售楼人员,一个劲地跟他唱反调。最后,那位售楼人员觉悟了:小姐,刚才是我不好,你能不跟着我了吗?接受了他的道歉以后,咱这位记者就很开心地带着这位售楼人员的几名客户去了另一个楼盘。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创业12年,文亨利说自己最大的成就是没有浪费每一天,“我每天都在兑现自己的承诺——天天快乐。” 每一个遇到文亨利的人.都会被他的活力感染。40岁的他仍然是个美国大男孩.在讲话时总是表情丰富,甚至手舞足蹈。从小到大,最能吸引文亨利的就是“好玩”的事情。  相似文献   

12.
《中国乡镇企业》2011,(12):74-77
李荣江,台州市国土资源局的一名普通干部,他另一个身份是玉环县干江镇蛘岭村农村工作指导员。就是这位指导员,在农村一线一干就是7年,成为浙江省首批且留任时间最长(连续6任)的农村工作指导员;就是这位指导员,离别生病的爱人、卧床的老父,跑到穷乡僻壤,无怨无悔地干起了一身泥巴满身汗的“村干部”;就是这位指导员,  相似文献   

13.
采访曹维新秘书长,缘起几个月前与河南省委办公厅几位同志的交谈.   那是去年8月底我去濮阳参加河南省党委系统第二十次秘书工作座谈会.一天晚饭后,冒着蒙蒙细雨,我与办公厅的同志散步聊天,不知怎么就聊到了曹秘书长.大家七嘴八舌,这个说:"曹秘书长口才可好,我们都喜欢听他讲话."那个说:"关键是他的思路新,讲的话也新!"他们溢于言表的钦佩和赞美,让我对这位素未谋面的秘书长产生了好感.新年前夕,记者专程来到郑州对他进行了专访.   ……  相似文献   

14.
在李松看来,"网上媒人" 是一个有着永恒需求的大 生意 40岁出头的李松自诩为知识分子 创业,这位哥伦比亚大学的金融学博士 做过4年助教,至今仍保留着开会、讲 话要在黑板上涂写的习惯。有着9年投 资银行工作经历的他,如今已是一位职 业的资本创业者。  相似文献   

15.
"昨晚与太太散步,一恶犬冲上来,我们吓了一跳,太太正要发火,我劝说‘算了,狗又没咬到你,况且主人已牵住了狗,主人也道歉了。这条道上狗太多,你怕,以后我们换条道散步吧’。"9月23日,在上海家化公告同意葛文耀辞去上海家化董事长职务之后,葛文耀在微博上分享了这么一个生活片段,很多人则认为其中别有深意。本刊记者6月,也就是家化与平安风波之后见过葛文耀,其时他身着休闲T恤,手捧热茶,言谈中丝毫没有焦虑迹象。但平静背后尽是暗涌,彼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企业家》2012,(24):22
近来,人们在热议1942年发生的中国饥荒。据当时一位在灾区调查的美国传教士说:"那场灾荒完全是人为的,如果当局愿意的话,他们随时都有能力对灾荒进行控制。"这位传教士当年从自己亲身经历中得出的结论,在半个多世纪后被印度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Amartya Sen)的理论证明了,这也是森在1998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重要原因之一。饥饿是因为没有获得足够的食品,之所以有些人没有获得足够的食品是因为"权利失败",丧  相似文献   

17.
足球寻欢     
吴婷  SHAWN 《中国企业家》2010,(12):28-31
6月6日,参加完北京的活动,路金波坐最早的航班回上海,从机场直奔球场,换上了阿根廷球队的球衣(15岁起就是铁杆阿根廷球迷)。这位万榕书业的老总,每周日都会和他的球队踢一场球。  相似文献   

18.
"一个管理者,望远镜和放大镜两面镜子,你会拿哪一面?我觉得作为一个企业的领袖,应该拿望远镜."如果说这位身高1.9米的总经理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他卓而不群的身高,那么沟通过程中让人印象最深的就是他高瞻远瞩的谈话风格--他就是天津港石油化工码头公司(简称TPPTC)的许景宏.  相似文献   

19.
最近收到一封企业主管的来信,提到一个现在许多国营企业都遇到的问题,就是如何把企业培训引向深入? 这位主管谈到,近4~5年来,企业中已形成比较成熟的培训制度和培训体系,广大干部员工也基本都养成了学习培训、提高自身的习惯,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也系统学了不少东西,可总觉得学的内容无法有效地转化为大家在日常企业经营中执行的能力.在学习时也能发表和联系自身工作,而真正实践起来却很难融会贯通,尤其是无法创造性地去应用学过的知识、理论和方法,更谈不上持之以恒地去达成绩效.于是,开始质疑学习培训的效果.这个问题,实际上是组织学习的发展遇到了瓶颈,要突破它不能简单地依靠外脑,惟有在外脑正确地帮助下,透过自身机制的创新才能摸索出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20.
易斯·菲尔南多·桑贝尔在频繁的世界商务旅行中,每到一地都会挤出时间转商场,他的目标就是直奔咖啡柜台,挑选几袋标有哥伦比亚字样的咖啡,带回哥伦比亚去做鉴定。因为他要保证向全世界消费者提供100%的哥伦比亚咖啡。这位哥伦比亚国家咖啡生产者协会知识产权总监目前还担任国际地理标志协会主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