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财务报表是反映母公司和其全部子公司形成的企业集团整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财务报表。由此不难看出,在现行会计准则框架下,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由原来的母公司视角转向企业集团视角。从利益相关者理论出发,实体理论下合并财务报表的使用者不仅仅是母公司股东,还应包括少数股东,而很多交易和事项站在母公司个别报表角度和合并报表角度看存在差异,因此  相似文献   

2.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资产在期末时按照可收回金额(可变现净值)计量,企业应按期计提资产减值准备。那么企业集团编制合并报表时,集团内部资产交易有低销事项时,所涉及的资产减值准备该如何处理?笔对这一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3.
一、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理论基础 《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以目前国际上通行的主体理论为基础对合并报表的编制做出了较全面的规范。主体观是把母公司对各子公司的少数股权视为集团这一主体的股东权益,反映在合并资产负债表的股东权益部分。相应地,集团的合并收益也包含子公司少数股权分享的那部分收益。主体理论依据的会计恒等式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强调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而不是拥有与被拥有的关系,因此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目的是向合并主体所有股东反映其所控制的资源,而不仅仅是为了满足母公司的信息需求。主体理论主张采用“完全合并法”,商誉按子公司全部公允价值计算列示。另外,  相似文献   

4.
杨婷 《天津财会》2007,(2):12-15
合并会计报表作为反映企业集团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正式会计报表,是企业集团的利益相关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由于对合并会计报表的服务对象、母子公司之间的关系所持的观点不同,会计理论界对于合并范围、少数股东权益、合并商誉等问题存在着不同的观点,进而形成了合并会计报表的三种理论即:母公司理论、经济实体理论和所有权理论。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以下简称“合并财务报表准则”),与1995年颁布的《企业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相比,所依据的合并理论已由侧重母公司理论转为侧重于经济实体理论:对于我国合并会计报表这一理论的选择与定位,应结合有关合并会计报表理论及我国的会计环境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5.
6.
2006年我国制定和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告》,该准则以国际上目前通行的实体理论为基础,以控制为确定合并范围的依据,对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作出了比较全面的规范。对我国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一些不完善之处。在此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对合并报表的合并范围谈两点看法。  相似文献   

7.
《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以下简称合并报表准则)在合并财务报表构成及提供、合并范围、合并程序等方面发生了较大变化,其执行将对企业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第四章第十七条规定,无形资产的摊销一般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其他会计准则另有规定的除外。本文主要针对内部发生的无形资产交易专门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或者其他资产的合并会计报表编制中的抵销处理问题进行探讨,以使合并报表更能真实客观地反映企业集团整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为企业集团会计报表的相关使用者提供该企业集团相关的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这样更有利于这些报表相关使用者作出正确的经济决策。  相似文献   

9.
按照非货币性交易准则的要求,对于该准则施行日前发生的非货币性交易,其会计处理方法与该准则规定的方法是不同的,应予追溯调整。但应如何采用《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规定的方法进行调整,却是许多会计人员感到困难的事情。笔者试以我市某企业2000年发生的二笔资产置换业务为例,谈些看法。(一)业务1:A企业为了盘活存量资产,决定于2000年1月2日以一处闲置厂房和土地使用权置换B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交换日,A企业的厂房账面原值为4000000元,已提折旧500000元,公允价38…  相似文献   

10.
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企业,在需要对合并中涉及的资产、负债等的公允价值进行调整时,会计处理比较复杂。本文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分别介绍在吸收合并和控股合并的情况下,购买日后按规定应对购买日原确认的资产、负债等的公允价值进行调整的会计处理,包括账务的调整、个别财务报表的调整和控股合并时合并财务报表的调整。  相似文献   

11.
12.
13.
黄平 《四川会计》2002,(3):46-48
集团内部固定资产交易后,在购入方计提减值准备的情况下,集团报表应如何抵销内部交易?又如何处理减值准备?这确实是贯彻新会计制度中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现对这一问题谈几点拙见。一、关于集团固定资产的减值准备的确定《企业会计制度》实施后,对固定资产确认减值损失,不只是具有法人资格的个别企业的事,作为经济意义上的企业集团也不例外。那么,集团报表中如何恰当集地反映集团意义上的减值准备(金额)呢?情况一:在集团内部成员间没有发生固定资产交易的情况下,集团内各企业确认的减值准备之和也就是集团报表中应反映的“集…  相似文献   

14.
程果 《财会月刊》2013,(10):42-43
目前,集团化已成为企业发展的趋势,而集团内企业的多样化,导致不同企业间所得税税率可能存在差异。在编制合并报表时,此差异又导致内部交易中未实现损益产生的递延所得税在确认时面临不同税率的选择。本文将通过案例深入分析不同税率的主体在内部交易中未实现内部损益产生的递延所得税怎样确定。  相似文献   

15.
16.
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以下简称CAS33)规定,母公司必须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无豁免条款。但在实际操作中,某些企业集团因不愿意编制合并财务报表而迟迟不执行CAS33,这不仅引起了人们对合并报表编制目的与作用的重新思考,也引起了人们对豁免编制合并报表编制主体的进一步关注。一、我国合并报表编制主体的规范及现状合并报表的编制主体一般在合并报表准则中都有明确的规范,一直以来并无争议,根据国际会计惯例,合并报表的编制主体是企业集团中的母公司,我国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17.
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将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定义为“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且该控制并非暂时性的,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目前,我国的企业合并大多是同一控制下的合并。按《企业会计制度》第158条的规定,“企业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应当将合营企业合并在内,并按照比例合并法予以合并”;而新会计准则规定同一控制下的合并,“合并财务报表应当以母公司和其子公司的财务报表为基础,根据其他有关资料,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按照权益法调整后,由母公司编制”。显然,这对我国大量的…  相似文献   

18.
《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解释(征求意见稿)》规定:母公司应当统一子公司所采用的会计政策:如果母公司已执行新准则.但子公司按规定尚未执行新准则。母公司在合并财务报表时,应当按照新准则的规定调整子公司的财务报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合并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中内部固定资产交易的抵销处理是合并财务报表工作底稿中抵销分录编制的难点,本文拟通过企业集团内部企业将自身生产的产品销售给企业集团内的其他企业作为  相似文献   

20.
按照新《企业会计准则》,母公司报表和合并报表的编制都发生了较大变化,主要体现为,在母公司报表中,母公司对子公司投资的会计处理由权益法转为成本法,而合并报表的编制则由母公司理论转为实体理论。这主要是因为,通过权益法所提供的损益信息类似于通过合并得到的信息,这些信息已经反映在经济主体的合并财务报表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