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与教育不断融合造就了在线教育。但在线教育主要集中于K12领域,近期“双减”政策的出台使传统的中小学在线教育进入寒冬,但职业在线教育却迎来了全新发展空间,如以财经领域为主要业务的高顿教育。文章主要以高顿教育为主,基于PEST分析与SWOT分析其现状与营销环境,基于4P理论分析其营销策略,探究高顿如何在在线教育中有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马云与王健林关于电子商务的亿元对赌进一步加重了所有传统行业关于来自信息技术的冲击的讨论。互联网教育也迎来爆发期,2013年称为网络教育的元年,连俞敏洪也高呼:“不变革,只有死”。百度、阿里、网易、优酷、腾讯等传统互联网公司都已涉足在线教育领域,但一个教育产品并不在于有多创新,而在于其对这个行业能构成多大的颠覆性。然而在线教育想要“彻底颠覆”传统教育机构还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3.
9月末,梯子网和那好网大幅裁员和关停,这两家扎根于K12(基础教育阶段)领域的在线教育网站,都曾被投资者寄予极高的期待。这一事件拉响了在线教育泡沫初现的警报。K12领域面对的是教育的核心人群,而用户比重和渗透率却不及职业教育以及语言培训。可以说,K12领域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4.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MOOC(MassiveOpenOnlineCourse)、FlippedClass等在线教育模式以全新的面貌改变着教育的方式,国内在线教育的研究掀起了新高潮。文章分析了三种比较有代表性的在线教育模式,并对当前在线教育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思考,探讨了当前互联网环境下最前沿的在线教育发展趋势,给国内在线教育企业以启示。  相似文献   

5.
陈张书 《华商》2013,(11):12-13
今年以来,在线教育成为互联网金融之后的又一个投资热点,“在线教育争夺战”不仅在教育企业中展开,如新东方、学大、学而思、弘成、正保远程等,同时也在多个互联网巨头之间打响.阿里巴巴、腾讯、百度、360、新浪,都加入了这场竞争。  相似文献   

6.
彭琪欢 《光彩》2014,(8):36-37
正好未来把公司定义为"一个用科技与互联网推动教育进步的公司",目标是"实现传统教育与线上教育的融合"传统教育机构向在线转型的这个命题中,新东方和学而思是两个典型样本。它们都由怀揣教育理想的北大人(分别是留学英语和中小学全科培训领域的行业领头人)创立,先后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都拥有优质的教育产品和完善的管理体系。它们进入在线教育的时间都不算短,目前规模都不小,都处于转型初期。它们切入在线教育的方式也很相似,都是典型的B2C模式,课程内容由自己提供。虽然现阶段在线教育占两家企业总营收的比例不高——2013财年,新东方在线的营收仅占新东方总营收的5%,学而思网校的占比仅为3%,但它们的掌门人都曾表示,在线教育将是下个阶段的  相似文献   

7.
《创业家》2013,(8):16-17
沪江网获得B轮融资在本月顿受关注,这缘于在线教育是当下炙手可热的投资领域。另外,聚焦于“衣食住行玩”等强需求的项目.也依旧被资本热捧。  相似文献   

8.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在线教育已成为教育和互联网领域的热门产业。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逐年上升,预计2020年将达到4538亿元。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政策的出台,增加了学校、线下教育机构和在线教育平台的合作和融合,使得中小学在线教育迎来爆发契机。近日,艾媒咨询发布《2020年中国中小学在线教育行业运行监测报告》(下称报告).  相似文献   

9.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线下教育机构全部关闭,在线教育的需求飞速上涨。用户激增、资本看好,促使在线教育步入一个全新发展阶段。不过,随着在线教育模式的逐步落地,也引发了业界更多思考:在线教育到底能火多久,其能打好这场“翻身仗”吗?当前,疫情对在线教育行业形成一定的利好.  相似文献   

10.
闫淑荣  尚婧 《中国市场》2022,(19):64-66
近几年,技术的进步推动了“互联网+教育”新业态的出现,尤其在后疫情时代,在线教育行业迅猛发展,使得行业内部竞争加剧,企业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商品最适价格,从而实现定价目标,促进利润最大化。首先,文章通过SWOT分析,了解了K12在线教育行业的发展现状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其次,文章以学而思网校为例,分析了线上教育的价格影响因素和价格策略,了解了其存在的弊端;最后,从管理会计角度,基于定价决策理论提出了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1.
肖明超 《广告大观》2014,(2):110-110
去年,在线教育市场风起云涌,在线教育年增长率超过线下教育14倍。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断言,随着互联网等现代技术的发展,在线教育行业将迎来颠覆式的变革,未来3—5年就将实现线上40%、线下60%的格局。而就在2013年,前网易总裁李甬创办粉笔网、前世纪佳缘CEO龚海燕创办91外教网,网易有道即将杀人在线英语教育市场。无论是创业公司还是老牌互联网平台公司都盯上了在线教育市场,这说明在线教育已经逐步走出培育期。  相似文献   

12.
当前,在线教育的创新性、便利性,以及低成本等优势冲击着传统的教育模式,大量的风险资本被投入到在线教育当中,使其成为教育领域内一股不断壮大的力量。然而,在线教育商业模式的路径并不清晰,其与传统教育理念及人们惯常的学习规律存在着重重矛盾。如何解决在线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冲突,且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良性商业模式,是教育学界亟待解决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13.
市场的回顾当前,经济全球化与网络化已经成为一种潮流,信息、技术革命与互联网的发展正在促使工业资本经济向信息经济、知识经济转变。中国干“八五”和“九五”计划期间投资建设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得到了快速发展,并逐步实现了互联互通,各项服务和功能日臻完善Z此外,从1993年开始启动的中国信息化建设以及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也为中国计算机网络市场带来勃勃生机,使其在近年均有人幅度的增K。1998年中国网络产品市场的销售额为58亿元,是“八五”计划末(1995年)的三倍(表1),在1995年至1998年间的平均增长…  相似文献   

14.
张诗海 《商》2014,(12):144-145
“互联网金融”作为最近国内讨论最为热烈的词汇,有学者将其定义为不同于商业银行间接融资和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第三种融资方式,甚至认为互联网金融将颠覆传统的融资模式,虽然我并不认同这种观点,但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体系的影响却不容忽视。本文通过明确互联网金融的定义,并对其定义进行理解分析,以及对近几年来互联网金融迅猛发展的形式进行分类,从而来分析互联网金融给传统金融体系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和冲击。  相似文献   

15.
李牧禾 《中国商人》2023,(1):134-135
<正>“双减”政策关上了在线教育平台的门,但打开了智能教育硬件的窗,从辅导机构转向了家庭,这时,智能教育硬件“荣升”家庭教育的补位。在“后双减”时代,一家名为深圳市乐智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乐智教育”)站上了智能教育硬件的“风口”。这家成立10年,步入发展快车道的企业,目前已拥有5条智能化生产线,日产量高达8000余件,出口美国、英国、法国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16.
朱启 《电子商务》2016,(3):79-80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在线教育正成为教育创新与变革的前沿方向。本文基于在线教育发展概述,具体论述了在线教育商业模式的分类和比较,选取了三个典型商业模式案例作进一步认识,并指出了在线教育商业模式的几点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冯海超 《华商》2014,(8):32-33
八年三换主业,并持续保持增长势头,鹏博士在资本市场是一个颇有看点的公司。这些年间,鹏博士陆续剥离了教育软件、特钢冶炼及钢贸等传统业务,先后转战广电、矿业、安防、互联网数据中心(IDC)和传媒等领域,直到2008年,鹏博士成功竞购北京电信通,一举挺入电信领域。  相似文献   

18.
万家伟 《上海商业》2022,(9):174-176
基础教育阶段(简称K12)是创造力和创新思维培养的关键阶段,在中小学校推广创新教育课程,需要克服课程、师资和政策三个方面的困难。通过规划基于互联网思维的K12创新教育系统,形成商业生态平台建设的战略指导,解决制约K12创新教育推广的瓶颈。  相似文献   

19.
金鑫 《创业家》2013,(10):20-21
从新东方上市引来的VC热,到互联网教育引发的投资潮,教育培训行业的发展与资本的起伏历来密不可分。2006年新东方上市是教育行业的分水岭,给整个教育行业带来了很大变化。2006年之前的主角是互联网教育平台和IT培训,尤其是北大青鸟、达内和华育国际,它们刚好赶上了2000年IT培训发展高潮;2006年之后,资本纷纷投入K12领域,并且斩获不小。2010年至今,VC开始转向有特色的在线领域,因为这些领域的创业者有机会被大公司收购。  相似文献   

20.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在线教育市场持续升温,百度近日发布的教育搜索大数据显示,互联网成为疫情中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近30天,日均超3.5亿人次在百度搜索、浏览与教育相关的知识内容,教育类智能小程序用户时长环比上涨30%,在线教育热度飙升。但一个硬币总有两面,疫情带"火"的在线教育市场会持久吗,靠免费营销大战吸引来的用户真的会持续留存和转化吗,疫情结束后资本的热潮还会汹涌澎湃吗,盈利难题该如何破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