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主要根据新疆油田公司稀油井的实际生产特点,建立抽油井回压与泵效关系的理论计算模型。模型主要考虑了井口回压变化对冲程损失及漏失量的影响,进而对抽油泵泵效的影响。在敏感性分析中主要分析了气液比、泵挂深度、动液面深度、抽油泵间隙以及含水率对泵效的影响。通过研究确定了井口回压对泵效关系影响比较显著的几类工况,为相关生产措施的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七方面分析了坪桥作业区的频繁检泵原因,并结合2014年1-5月份的检泵情况进行了实例分析,为该区以后的修井工作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抽油机井加深泵挂是提高抽油泵泵效的一项工艺措施。本文介绍了普通抽油杆加深泵挂和连续抽油杆加深泵挂两种工艺的现场试验情况,对今后选择合理的抽油机井加深泵挂工艺,减少抽油杆断脱引起的油井故障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新井下泵及检泵施工作业是确保油田产能的关键,要做好检泵施工与问题排除,以提升产量与效益。本文分析了新井下泵及检泵施工内容与原因,探讨了施工问题与对策,希望能为检泵作业顺利进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检泵维修的日常工序管理及影响检泵维修质量的客观因素及关键部件工况环境的分折,寻找出提高检泵作业质量的有效途径。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全方位的提高检泵维修质量水准。  相似文献   

6.
结合潜油电泵检泵资料。分析影响潜油电泵栓泵周期的因素主要为油井自身环境、潜油电泵机组质量以及技术服务人员在现场施工和管理,运用查找影响潜油电泵检泵周期的要因和非要因的质量管理方法,制定对技术服务人员专业素质培训、辅助技能获取以及责任心激励和教育的相应措施,从而提高潜油电泵的检泵周期。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低渗储层主力油层潜力释放难、单井举升能耗高的难题,依据低渗透砂岩油藏的油井产能方程和井筒储集效应,计算出单井的合理流压范围,确定了单井合理动液面值;分析了机采井沉没度与泵效、成本的关系,计算出合理沉没度值。在二者的基础上,优化给出了合理的泵挂深度值。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泵挂调整后,平均单井产量提高了18.2%,平均单井举升能耗降低了10%,进一步释放了主力油层潜力,降低了单井能耗。研究的计算方法可为低渗储层泵挂调整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8.
如何在日常的油井生产过程中,提升油井的综合管理水平,同时对生产管理成本可以起到一定的节约作用,最终使得检泵作用达到良好的工作效果。  相似文献   

9.
抽油机井运转过程中,受泵径、冲程、冲次、扭矩、沉没度、载荷等参数综合因素,严重影响着抽油机井的检泵率.如何降“两率”?怎样将其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我们针对影响油井作业检泵率、返工率的主要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系统探究,总结和摸索出一套以增油创效为目标的降低抽油机井“两率”的治理模式,使抽油机井“两率”得到有效控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针对油井检泵周期短、生产时率低的问题,从管杆泵等设备、油层物性和原油物性、技术配套、作业施工和采油管理等5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剖析和查找原因,在此基础上建立了5个方面的延长油井检泵周期的质量保证体系,在实施过程中加大了体系的控制和考核力度,取得显著效果。与2006年相比,减少断脱45井次,油井平均延长检泵周期63d,全年减少栓泵183井次,提高生产时率增产原油1293t,获效益1689万元。  相似文献   

11.
针对低产低渗透油田地层能量低、供液能力差、单井产量低等导致油井检泵周期短的问题,改进日常洗井方法,优化扶正器位置和数量,下冲砂管柱清理管柱泥砂,实施间歇采油系列技术.试验证明:该系列技术在延长低产低渗透油田检泵周期上成熟、可靠,推广应用后,检泵周期持续攀升.  相似文献   

12.
随着油田的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定向井斜井比列增多,老区块油井生产动态日趋复杂,这给延长油井检泵周期带来了巨大的困难,本文通过对某油田重点区块油井检泵原因进行分析,针对性的制定了井筒防偏磨、防蜡、防垢配套方案,对提升油井井筒管理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于2C井杆管偏磨严重,检泵周期仅为126天,远小于其所在区块的平均检泵周期。因此,解决偏磨问题成为了保证该井正常生产运行的重中之重。本文从偏磨机理的角度分析了于2C井偏磨的原因,并通过对内衬油管技术应用后得到的效果分析,阐明了该技术所达到的延长检泵周期、提高生产时率、节能降耗、延长清蜡周期等作用。  相似文献   

14.
现代社会的发展,各个行业的兴起及逐渐的扩大生产,社会各界对于能源的需求量不断提升。石油作为现代能源行业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具有巨大的影响力,也是现代生产的基本能源之一。石油行业在良好的社会形势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许多油田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经过长时间的开发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油井的性能、采收等均会有所下降,出现故障等问题,需要进行检泵作业,其直接关系油井的采油能力及生产状态等,管理人员需要予以高度的重视。本文简单的分析了影响检泵质量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几点优化检泵作业质量的措施,为油田的管理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5.
在机械采油工艺中,抽油机采油方式占主导地位。目前中国石化河南油田采油一厂共有采油井1 270口,其中抽油机井总数占全厂油井总数的99%以上,而抽油井检泵周期(单井检泵周期是油井最近2次检泵作业之间的实际生产天数)是反映抽油机井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检泵周期的长短不但与完成全厂原油生产任务密切相关,而且直接影响生产成本的控制。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研究功图法计算动液面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更高精度计算动液面的方法。该方法首先把地面示功图进行数学处理得到能真实反映泵工作状况的泵功图,再确定阀开、闭点的位置得到上下载荷值,由井筒多相流方法计算沉没压力和泵排出口压力,根据井下泵的载荷及压力构成分析计算出动液面。  相似文献   

17.
为了进一步提高抽油机井作业管理水平,实现油井作业分析-预判功能,归纳了油井检泵作业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单井综合风险系数的确定方法。通过与平均风险系数的比对,划分了高风险区、中风险区、低风险区以及合理区,实现了油井检泵作业的预见性,为延长检泵周期措施的对应实施提供依据,提高油井作业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8.
实施管杆分类管理 确保下井管杆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更好地发挥管杆的使用价值,确保质量,延长检泵周期,中原油田采油一厂积极探索管杆管理的新思路,新办法。在借鉴国内油田先进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管杆分年限、分类、分级使用管理的新办法。该管理办法是管杆管理的新模式,是有效解决管杆管理问题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近年来油水井在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水井分注管柱失效、采油井检泵周期缩短,卡封压裂管柱窜现象,通过对100多口井的示功图分析和现场跟踪资料对比,发现一个共性的问题就是油管丝扣磁化和粘扣,粘扣率达9.4%,有些油管螺纹全部粘坏、有些油管螺纹剩余末端3扣、有些油管螺纹剩余6扣(见图1)。由于出现螺纹粘扣的问题造成管柱漏失,导致了油水井频繁作用,既增加了作业成本,又影响了油水井的生产,还加重了作业工作的劳动强度,严重地制约了油田的开发,为此,很有必要对油管螺纹粘扣问题进行质量分析。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塔河油田系统效率测试的基础上,详细研究了各种类型抽油机井系统效率与泵效的关系,分析了塔河油田存在的“高泵效、低系统效率”原因,给出了由泵效估算系统效率的方法,以及泵效指标管理的分类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