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评价低渗透性储层需要依照特性来设定适宜的评价标准。模拟低渗透储层的物理实验,依照核磁共振、渗流及恒速压汞的实验原理。评价指标涵盖了流体百分数、喉道半径、驱动因子及压力梯度。划分了低渗透储层指标的界限。在此基础上,综合评价依照了新的评判指标,可被用作评判低渗透储层,为后续开发提供了价值参考。  相似文献   

2.
针对页岩气储层测井解释评价问题,首先对页岩气储层的基本特征和解释评价的要点分别进行介绍,然后从矿物含量计算、地化参数计算、物性参数评价、页岩含气量计算以及岩石参数计算五方面入手,对测井解释评价方法进行深入研究,为页岩气的开采奠定基础。研究表明:储层测井解释主要可以分为五个方面,分别是岩石性质识别、储层物性参数计算、储层地化参数计算、储层含气量计算以及对地层中的岩石性质参数进行计算评价,在进行实际的测井解释评价时,每个方面都需要选择最合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前,低渗透油田储量在我国探明未动用的地质储量中占有较大的比例。由于低渗透油田开发效果和经济效益较差,储层伤害严重,导致低渗透油田开发非常困难。如何减少储层损害,并对储层进行有效的保护,进而提高低渗透油田的开发效益,对我国石油工业的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对低渗透油藏储层伤害机理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低渗透油藏储层有效保护技术,以期为国内同类型油藏的高效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我国低渗透储层受沉积和成岩过程的影响,造成储层中存在渗透率、孔隙度差和油藏类型单一等特征以及我国在低渗透储层测井工作中存在的许多困难.进而提出包括阵列感应成像测井、微电阻扫描成像测并、核磁共振测井技术在内的低渗透储层测井新技术.  相似文献   

5.
奈曼凹陷九佛堂组下段为火山喷出岩近物源快速堆积后,形成的凝灰质砂岩储层。受其中凝灰质的影响,储层的孔隙结构异常复杂,单井曲线中存在高阻水层、低阻油层的现象,即低对比度油层的问题。为了提高这类储层的解释精度,改善开发效果,建立了储层分类评价的方法。利用建立的方法分别对不同类型的储层建立电性标准,降低了孔隙结构对油层判别的影响,实现了储层的精细分类。分类结果为油井的优化射孔提供了依据,经试油投产的证实区块产油量得到了提高,油水层识别难的问题得到了较好解决。  相似文献   

6.
水平井技术是目前高效开发低渗透油藏的重要手段,但是低渗透油藏水平井钻井过程中存在着固相颗粒侵入、液相侵入、外来流体不配伍等原因造成的储层伤害。通过对低渗透油藏储层伤害的机理入手,分析了适合冀东油田低渗透油藏的水平井钻进新技术、钻井液完井液新技术,提出了低渗透油藏水平井钻井的相应配套技术和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砂体描述技术在辽河坳陷古近系隐蔽型岩性油藏评价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根据预探新发现的目标,快速并合理的确定评价井位的部署和岩心资料的录取,在钻井过程中加强跟踪,提高钻井成功率;对含油砂体进行定量描述,为储量上报工作提供砂体展布模型,在此基础上准确确定含油面积。通过在多个预探新发现目标应用砂体描述技术进行评价部署及跟踪分析认为,该技术在岩性油藏的精细刻画和油藏评价中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低渗透储层是目前新区产能建设和油田上产的主体,而其中包含着大量砂岩储层。长期的勘探开发实践表明,低渗透砂岩储层中剩余油分布与孔隙结构密切相关,并且在宏观范围基础上,油藏的产能开发效果往往取决于孔隙结构,因此,对孔隙结构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对经济有效地开发好低渗透砂岩油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石油的地质勘探中需要应对各种复杂的环境问题,尤其在沙漠、丛林或者极地这些恶劣的环境中,石油勘探的难度会大大增加,对于勘探技术的要求也会提高。只有对储层评价和地质勘探技术进行具体的分析,同时掌握油田的概况,才能保证地质勘探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有代表性的岩性油气中的低渗透储层的研究,总结出沉积作用是低渗透储层的基本形成条件,对后期的低渗透储层的特性也是具有决定性的,除此之外,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对低渗透储层的形成也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形成优质储层主要受层面和酸溶液的腐蚀作用等因素的影响。从一般条件下来讲,优质储层在有机酸的作用下会出现很多的孔隙,酸溶液会通过孔隙溶解其中的颗粒物,从而形成优质储层。文章主要阐述了低渗透储层的成因及优质储层的发育机理。  相似文献   

11.
雷江 《化工管理》2013,(16):102
由于低渗透凝析气藏的储层孔喉细小,渗透性很差,导致黏土含量高,非均质性严重,所以容易因各种各样的入井工作液侵入储层导致水敏、水锁等一系列的损害,并且经常发生其特有的反凝析损害和一些非正常的现象发生。结合吐哈油田巴喀低渗透凝析气藏,系统解析了低渗透凝析气藏的储层损害的特征及现象。实验表明,水锁是其储层的主要因素之一,渗透率的损害机率为65.23%~91.01%。在该区钻井液的基础上,可以选择优良的有效降低油/水界面的张力及表面的活性剂,再一个是运用成膜技术和理想填充"协同增效"的保护储层方法,研究出保护储层低损害钻井液;通过对配伍性、动态污染等实验对该钻井液的保护储层特性进行点评。实验结果表明,其钻井液具有突出的流变性及配伍性,可以使储层岩心的渗透几率,恢复值从63.2%增加到84.7%,这种方法可以有效的保护储层。  相似文献   

12.
针对X油田八面台区块低渗透油藏存在的水驱采收率低、注水开发效果差等问题,通过开展国内外空气驱调研,进行了各种室内实验与建模,,并且明确乐空气驱油机理,为低渗透油藏转变开发方式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辽河油田经过多年开发,多数油区地层压力逐年呈降低趋势,易发生并漏、井塌及卡钻等事故,完井固井阶段常出现水泥浆低返,储层伤害等问题、利用气体钻井技术,能够克服上述问题并且最大限度地提高潜山油气藏机械钻速,保护油气藏.降低钻井成本对辽河油田适于采用气体钻井的潜山储层进行了深入分析,为提高辽河油田潜山油藏勘探开发效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伏龙泉气田在2012年-2013年期间一方面加大含气区域的评价以及扩边发现力度,另一方面加强主体构造外甩含气圈闭的预探工作,在登娄库与营城组均发现工业气流,2014年继续应用勘探评价一体化工作模式,按照“内部挖潜、深浅兼顾”的整体思路,围绕伏14、伏18、伏26以及伏235等重点区块部署开发井,通过动静态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确定储层流体识别图版,对并落实登娄库与营城组储量分布状况。  相似文献   

15.
石油测井解释是准确发现油气藏,确定油气藏信息的重要方法。裂缝性储层非均质性较为严重,如何提高裂缝性储层的测井质量和精度是目前研究的重点。文章通过调研分析,研究了裂缝性储层测井解释特征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郑兴 《化工管理》2016,(7):203-204
王23-27区块属于典型的低渗透油藏,开发难度大,含水上升快,目前已进入高含水期。针对影响油田开发生产的不利因素,充分利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在高含水期实施了大修扶躺、压裂引效、封堵换层、卡漏注水等措施,现场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油田增产、稳产发挥了较大作用。实现了低渗透油藏高含水期的增储稳产,有效控制了含水上升率,增加了可采储量,改善了油田开发效果。对其它同类低渗油藏高含水期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石油和天然气是最重要的矿物燃料,早在19世纪中期,石油就开始取代鲸油用于电灯照明,1859年,第一口专门的油井成功开掘,后来,汽车的发展使石油成为汽油来源。迄今为止,石油和其他产品自此开始用作取暖、陆地、空中和海洋运输,以及发电的燃料,并用于石油化学制品和润滑剂的来源。石油资源大多是通过钻井开采,再运用管道或者油轮运输到精炼厂,被加工成燃料和石化制品。科学开采石油,必须做好石油地质勘探工作,全面改善储层评价方法。本文将分层浅谈基于石油地质勘探及其储层评价方法,并提出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18.
彰武稠油油藏特殊性与生产运行模式多样化导致彰武油田生产运行成本高昂,2014年彰武采油厂现金操作成本高达2612元/吨(61美元/桶),同时面对国际原油价格的断崖式下跌,彰武油田面临着高成本、低油价的双重压力。在低油价下为了实现以产量为中心转变为以效益为中心,科学开展降本减亏综合治理工作,本文在对彰武油田采油工艺及生产工艺特点深度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以油井生产动态数据与各生产运行成本为基础的单井经济效益计算模型,开发了一套适用于彰武油藏的油井经济效益动态评价系统,实现了各单井在产量与原油价格双重变化条件下的经济效益动态分析,为彰武油田科学开展降本减亏综合治理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9.
石油资源作为社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勘查、开采对我国社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油气田储层敏感性实验评价的开展,能够有效的对油气田储层状况进行分析,同时降低开采风险,提高开采效率,在此,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做如下论述.  相似文献   

20.
当前,作为低渗油田使用最多的一种石油开采方法,注水驱动开发主要指的是在油田开采层的开发过程中,结合开采层孔隙结构的物性、粘土矿物含量、润湿性等地质特征的动态变化,明确对流体储层渗流特征的影响因素,并促进了驱油率、采收率的逐步改变。本文借助于取芯、测井、检验等一系列资料,就C6油藏开采层水驱作用下电性、岩性、物性、含水性、含油性等一系列指标的改变进行分析,并探索了其变化规律,对油藏在开发的下一阶段进一步合理注水开发技术政策,提高最终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