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中国石油2008年度油田开发工作会议上确定,在2007年原油产量再创历史新高的基础上,中国石油2008年将围绕提高最终采收率继续积极转变开发方式,力争实现老油田稳产增产、新油田高效开发。2007年,中国石油油气田开发坚持“东部硬稳定,西部快发展”方针,积极转变开发方式,启动老油田二次开发工程,  相似文献   

2.
王连科 《化工管理》2014,(31):84-87
胜利油田由于开发时间较早,随着油田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老油田陆续进入开发中后期,注采矛盾突出,自然递减大,资源接替不足等矛盾日益突出,油田企业可持续发展压力凸显。油田企业必须不断提高成本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增储上产、提高开发效益,才能适应目前新形势的需要,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3.
进入开发中后期以后,随着油田井网不断损坏,水驱动用储量损失严重。水井分注率也随之下降到39%,层间矛盾进一步突出,分层动用差异大,含水上升加快,导致自然递减、综合递减进一步加大,产量难以稳产。文中在构造及相控储层研究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精细分类研究,为井网损坏老油田剩余油挖潜探索出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4.
鉴于港西开发区目前已经进入开发后期,砂体采出程度、含水及渗透率较高,常规二次开发在促进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的技术难度上越来越大。通过二次开发重构地下认识,重建井网结构,提出了二次开发应遵循的"二三结合"开发模式;并开展室内研究,进行了"二三结合"驱油体系及参数的优化等试验,确定了港西开发区复杂断块油藏"三高"油田"二三结合"最优驱油体系及工艺方案。2013年在港西二区与港西三区进行了"二三结合"先导试验,实施后港西二区提高采收率13.5%,港西三区日产油翻了4倍,预计方案提高采收率可达到17.7%。可见,依靠技术创新和开发方式的有效转换,能够有效提高老油田的采收率和经济效益,为老油田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新霍地区属于高压低渗油藏,自然能量开发过程中面临产量递减快,注水开发又面临着注水压力高,且油井见水快的矛盾,常规的二次采油技术已难以提高该块的储量动用程度,二氧化碳驱从增压、降黏等方面改善了原油的性质,有利于原油从地下析出,对提高新霍油田的采收率有积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二氧化碳的驱油机理以及通过二氧化碳驱在新霍地区的应用来论证二氧化碳在高压低渗油藏中的优势,为油田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石油工业面临的一个主要矛盾是东西部油田的协调发展问题,即东部油田产量递减速度较快,西部产量还没有形成相应的接替规模,造成我国原油供需矛盾紧张的局面一直难以得到有效缓解。因此,坚定地贯彻“稳定东部,加快西部,发展海域,开拓国际”的战略方针,加大东部老油田勘探开发力度,是当前资源战略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我国油田已总体上进入了高含水、高采出程度阶段,大量老油田进入了开发后期,产量已出现明显递减。国内油田主体已进入开发后期,平均综合含水84.1%,含水超过80%,占全国可采储量的68.7%,平均可采储量采出程度72.8%,其中可采储量采出程度大于60%的油田储量占82.4%。开发地震技术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老油田、老井产量下降、潜力递减、稳产难度大是自然法则,如何实现油井稳产、高产是各油田单位追求的最大目标。  相似文献   

9.
近30年中国经济持续快肥腻速的发展,对原油的需求也持续增长低渗透油气田在我喀国油气资源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时对低渗透油肥腻田的合理高效开喀发显得异常的重要.根据生产实践的总结,低渗透油田肥腻有着储层渗透率低,自然能量不充足,靠自然能量开采,弹性能量衰竭快,很快转变为效益低、周期长的溶解肥腻气驱开发阶段,油井产量递减快,开发水平低提高低渗透油田的开发水平,改善低渗透油田的开发肥腻效喀果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国内陆上各大油田原油生产主要采取的是注水驱油方式,老油田进入高含水、高采出阶段的综合含水率高于80%,原油产量呈递减趋势,开发难度越来越大,开采工艺要求越来越高,单井效益普遍很低,  相似文献   

11.
油田开发动态分析中,当油田产量进入递减阶段后,需要根据已有的生产数据,确定递减指数,判断递减类型,利用递减率分析油田的递减情况和开发变化规律,预测油田未来的发展趋势。通过甲型水驱曲线和丙型水驱曲线,计算油藏的可采储量采出程度;根据综合递减率定义,联立求解得到综合递减率与可采储量采出程度、含水率的关系式。根据建立的综合递减率与含水率公式,可以形成不同递减指数下综合递减率与含水率的理论变化图版;依据BH油藏实际的生产动态,利用建立的方法,确定了不同区块的递减规律。研究表明,基于水驱特征曲线建立的递减规律分析方法,能够更好地反映油藏整体的运行规律和生产趋势,可以更准确地分析和评价油田的递减情况。  相似文献   

12.
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我国石油的开采难度系数不断增大,给油田生产带来巨大的压力。不断研究和开发油田采油工程的新技术措施,将其应用于油田采油生产中,有效地控制油井产量的递减速度,保持油田长期的稳产,达到油田开发的经济效益指标。  相似文献   

13.
在油田开采工作中,提高采收率是其最终目的。目前老区块高含水油田开采工作已经进入到深度开采阶段,在对高含水油田开发的过程中,需要从其具体的分布入手,提高高含水油田的采收率。本文从老区块的实际情况出发,具体阐述了各种靠注水技术来提高采收率的方法,并且对高含水油田实际采油工作中的开发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重工业以及汽车工业等领域的用油量也在不断增大,陆上老油田以其充沛的储油量和高产量始终在油田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受开采程度的不断加深和多方面客观因素的影响,当下老油田的采收率与开发效果已大不如前,因此,提高老油田的采收率成为现阶段油田开发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老油田多项开采技术的研究,对如何提高老油田的采收率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5.
高含水老油田在中国的储量和产量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改善这些老油田的开发效果是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高含水老油田的改善开发效果的工作是亟需的和十分重要。胡庆油田近几年通过剩余油精细研究、储层构型研究、有效注水方式研究等,取得了一定成果,实现了高含水期开发效果的改善。  相似文献   

16.
以油田开发过程中油气井固定资产的特点及产量变化规律为依据,与财务会计制度和经济效益变化规律相结合,论述了含水上升和产量递减对折旧成本的影响,指出了油气田企业折旧方法的选择,使折旧的计提方法更符合油气田开发的经济运行规律。  相似文献   

17.
文章主要针对进入开发中后期的老油田面临油井含水上升、产量递减的问题,运用盈亏平衡分析原理,建立不同油井含水经济极限模型,井据此将油井分为A、B、C、D四类井。同时,运用单因素影响分析法,反算油井可承受的最低油价、最低开井时率及最高单井年操作成本,以便进行分类管理。  相似文献   

18.
我队现管理着坨142、坨7两大断块上107口油水井,保持着日产油量492.2吨,日注水量6571方。近年来,我们坚持发展为本、效益至上的原则,努力摸索老油田特高含水期的稳产措施,是我们不断创新的课题。生产实践告诉我们,如何提高开井时率,追求单井效益追大化是我们实现稳产的基础,因此我队针对所管油田实际,就如何有效的提高开井时率、控制自然递减,进行了有效地实践和管理创新,实施了“三化”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9.
在当前的形势下,我们要充分认识面临的三个十分艰巨的任务,进一步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一是我们面临的生产经营任务十分艰巨.国家对石油的需求,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而我们石油勘探开发的难度越来越大,这个反差就是摆在陆上石油行业153万职工面前的艰巨任务.老油田要减缓递减,实现稳产,难度越来越大.新油田的开发,大部分在高山峻岭、沙漠腹地、浅海海滩.过去最难干的地方,可能是最有希望的地  相似文献   

20.
长庆油田公司第四采油厂艾家湾作业区将企业管理理论与示范油田(井区)建设紧密结合、大胆实践。按照“精细化管理、专业化运作、科学化生产、规范化开发”的新思路,在不断分析、总结、提高的基础上,破解了一个个制约老油田稳产的技术“瓶颈”,探索出了一条符合绥靖油田开发特点,独具特色的新路子,逐步形成了一套系统的具有特色的基层精细化管理方法,进一步丰富了“采四发展模式”的内涵,实现了老油田综合效益稳步攀升和良性运行,并奠定了老油田精细化管理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