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福建实际出发,不断深化体制改革,大力实施人才战略,全面加强闽台合作,坚持依靠科技创新,才能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珠三角经济区对各种建设用地的需求不断增加,而集约利用建设用地成为缓解土地供需矛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从土地经济效益、土地社会效益、土地可持续利用趋势三个方面构建了珠三角经济区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和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对珠三角经济区建设用地集约度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珠三角经济区建设用地面积持续增长,但空间分布不均,建设用地主要集中在广州、佛山、惠州等地。建设用地集约度呈现稳步提高的状态,从2000年的0.3914上升到2008年的0.9777,增幅达0.5863。  相似文献   

3.
2004年始,福建省先后选派3批驻村干部到重点贫困村任职,担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或其他职务,每批任期三年。前两轮投入驻点村帮扶资金60多亿元,全面加强了驻点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全面加快了驻点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全面加速了海峡西岸经济区新农村建设的步伐。2011年,第三批省派驻村干部肩负省委、省政府的重托,分赴220个经济和工作基础"双薄弱村"履新,一年来成效初显。以这些"特别村官"为纽带,昔日的贫困村正一步步迈向富裕和谐的新轨道。  相似文献   

4.
福州是地处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省会城市。2004年福建省委提出海西经济建设规划以来,福州市粮食部门坚持改革开放、先行先试,在做大做强粮食批发市场、率先放开粮食购销、实行市场化经营、维护粮食市场稳定、服务海西经济建设方面,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招商引资不仅是一个地区打开外向型经济的金钥匙,也是增强黑龙江垦区区域经济后续力和竞争力的唯一选择,更是前进农场打造"绿色米都核心经济  相似文献   

6.
《浙江林业》2008,(3):22-22
日前,国家林业局出台了《关于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林业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大力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林业建设,共同推动海峡西岸林业又好又快发展,主要在9个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一是支持海峡西岸林业综合改革与发展实验区建设。二是支持海峡两岸(三明)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建设。三是支持海峡西岸林产品加工、贸易示范区建设。四是支持海峡西岸湄洲岛等林业生态文明示范基地建设。  相似文献   

7.
从本期开始,从权威媒体上选摘国家经济政策相关消息,便于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8.
漳州作为台湾同胞的重要祖籍地,对台农业合作源远流长。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漳州如何先行一步,主动融入两岸大农业的格局,不仅要从实际出发,发挥好‘五缘”优势,更要学习借鉴经济特区的做法,先行先试,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农业合作之路,为两岸农业合作交流提供新思路新经验,为打造海峡两岸经济增长极作贡献。  相似文献   

9.
<正>2009年,省农业厅为贯彻《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提出了116的农牧业产业化工作目标,即认定扶持100家龙头企业;通过两年的发展,这100家龙头企业的  相似文献   

10.
农村社区建设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我国农村现实分析,目前农村社区建设主要存在着“四个不适应”:一是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与农村社区建设不相适应;二是村庄规划布局与农村社区建设不相适应;三是资金、土地、人才等要素与农村社区建设不相适应;四是农民主动参与意识与农村社区建设不相适应。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必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围绕新农村建设,着力发展农村各项社会经济事业。从农村实际来看,加快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基本思路应是:树立“三个理念”,坚持“四个原则”,突出“五个重点”,建立“六个机制”。  相似文献   

11.
一、大胆解放思想 ,重新审势和认识农业的发展。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产业。当前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阶段 ,其基本特征表现为 :一是农产品供给从长期短缺变成了供求平衡 ,丰年有余 ;二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不仅受到资源约束 ,也受到市场的约束 ,且影响越来越大。因此 ,在新的形势下 ,大胆解放思想 ,大力发展农业尤其重要。必须重新认识和审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问题 ,制定发展农业的新思路、新战略、新举措。一是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培育壮大龙头企业 ,发展中介组织 ,建立农产品批发市场 ,发挥其示范辐射带动作用 ,推进农村经…  相似文献   

12.
今年以来,那坡县紧紧抓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机遇,大力实施兴边富民工程发展沿边经济,实现文化、旅游、边贸三套马车并驾齐驱,积极主动融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中越两廊一圈经济区建设,促进了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批准实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后,2010年1月31日,江西省委省政府在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动员大会上向全省发出了举全省之力,全面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努力掀起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新  相似文献   

14.
2011年9月28日,国务院下发《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这标志着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原经济区建设既是对国家加快中原崛起战略的细化和落实,是对东部乃至国际要素流动和产业有序转移的响应,也是国家培育中部地区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5.
农民不仅是我国新农村建设成果的享有者,更应是新农村建设主要承担者和建设者,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的主体作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关键.实践证明:如果没有农民的主动参与和积极支持,仅凭政府政策扶持和基层组织的行政推动,新农村建设很难按预期计划顺利推进.各地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6.
经国务院批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和《黄河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以下简称:一蓝一黄经济区)上升为国国家战略.建设"一蓝一"黄经济区对于实施国家海洋战略、建设海洋强国,以及打造全国新的经济增长极、构建以环渤海与黄角为中心的战略经济圈,拉动辐射整个黄河流域、渤海沿岸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社会经济快速崛起,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农发行作为农业政策性银行,应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大力支持"一蓝一黄"经济区建设为,区域和社会经济稳健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7.
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近年来,山东省博兴县庞家镇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以完善和提升乡村治理能力为切入点,创新精准服务机制,确立了“党建核心引领、建设服务型乡镇、力促乡村振兴”的工作思路,构建起了“主动发现、精准研判、精细落实、效果反馈、实践再提升”的精准服务机制和“党建为抓手,商标为手段,联合社为平台,组织农民主动参与新时代乡村建设”的乡村振兴机制,走出了一条机制活、生态美、百姓富、镇域强的庞家路径。  相似文献   

18.
2011年1月,发展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青岛凭借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扮演着先行者的角色,顺利完成了从"拥湾发展"向"蓝色经济"的发展。青岛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农信社)作为青岛本地法人机构,一直以来立足岛城、服务城乡,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随着改革创新的不断推进,发展方式的不断改变,现在青岛农信社正以全新的面貌、崭新的姿态、创新的服务,焕然一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为青岛蓝色经济发展摇旗呐喊,扬帆助力。  相似文献   

19.
在认真分析总结陕西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陕西省委、省政府在几年前就明确提出了实行项目带动战略,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在全省上下形成了以项目为载体为抓手,推动政务工作改革,服务项目发展的良好氛围。重大项目有序推进,招商引资如火如荼,固定资产投资完成连创新高,全省经济增长连续几年保持两位数,项目带动战略取得了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20.
《南方农村》2012,28(3):56-56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王德培向记者分析了目前民营资本的几种状态。一、不对称博弈。据某地产基金对内蒙、陕西、山西、温州等地民资的调研,备受宏观调控"关照"的房地产依然在民资配置中占比近80%。二、闯关东、走西口。更多的民资还是选择了知难而退,转战三四线城市,或吸纳商业用地,或投资建设工业园,此举因与当地招商引资政策一拍即合,备受欢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