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晓 《中外管理》2011,(9):18-18
高铁因为追尾事件而被迫降速,中国经济难道也一定要付出惨痛的代价才肯降速吗? 8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适当降低新建高速铁路运营初期的速度。设计最高时速350公里的高铁,按时速300公里开行;设计最高时速250公里的高铁,按时速200公里开行;时速200公里的线路按时速160公里开行。减速令让"习惯了按快捷键往前跑的中国人"深受震撼!高铁因为追尾事件而被迫降速,中国经济难道也一定要付出惨痛的代价才肯降速吗?  相似文献   

2.
林威 《物流时代》2009,(9):60-61
2008年8月1日,京津城际高速铁路(下简称“高铁”)的正式通车运营,揭开了中国高铁建设的序幕。目前,京沪高铁、成绵乐高铁等多项工程正在建设当中,一个规模庞大的“四纵四横”的国家高铁网即将织就。预计到2020年,中国200公里及以上时速的高速铁路建设里程将超过1.8万公里,且将占世界高速铁路总里程的一半以上。随着高铁网络在全国的广泛布局,国内物流行业即将迎来新一轮盘整。高速铁路的上轨,无疑给铁路运输加重了竞争砝码,由此将对国内物流货源市场细分、  相似文献   

3.
《物流技术》2012,(24):87
随着哈大高铁的正式开通运营,我国电气化铁路总里程已突破4.8万公里,其中我国高速铁路已达8600余公里,稳居世界首位。我国的电气化铁路1958年从零起步,1961年8月建成我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成铁路宝凤段。伴随着54年发展历程,中国中铁电气化局  相似文献   

4.
数字     
《数据》2010,(7):4-4
350 近日,沪宁城际高速铁路正式投入运营,运营里程301公里,列车最高时速350公里。它是目前我国乃至世界上标准最高、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快的一条城际高速铁路。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电气化铁路运营里程已突破10万公里,高铁运营里程已超4万公里,双双稳居世界第一。中国高铁已经成为亮丽的“国家名片”从时速50公里的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凤线,到时速350公里第一条智能化高铁的京张高铁,从“单杠立杆”到“智能立杆”,从自制“土架子”到自制模块化恒张力架线车,61年的时间跨度,见证了中国铁路电气化事业从创建、发展到领跑世界的非凡历程。  相似文献   

6.
今年年底前,上海至昆明高速铁路贵阳至昆明段将建成通车,标志着中国“四纵四横”客运专线主骨架之一的沪昆高铁全线贯通。沪昆高铁,途经上海、杭州、南昌、长沙、贵阳、昆明6座省会城市及直辖市,线路全长2266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是中国东西向线路里程最长、经过省份最多的高速铁路。上海铁路局披露,上海至昆明高速铁路贵阳至昆明段开通初期,安排开行高铁7对,其中新增开2对、延伸运行区段5对。长三角地区至昆明有了直达高铁,将由原来的三日达提速到当日达。  相似文献   

7.
信息动态     
1.中国高铁里程跃居全球第一 2010年1月7日,铁道部首次对外发布消息:我国高速铁路运营总里程位居世界第一。今年以来,我国高铁一再刷新世界纪录:京沪高铁全线贯通,是世界上一次建成线路里程最长、标准最高的高铁;国产“和谐号”新一代高速动车组最高运行时速达486.1公里,  相似文献   

8.
作为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长距离干线高速铁路,郑西高铁不仅是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第一条时速350km的高速铁路,还是世界上首条修建在大面积湿陷性黄土地区的高速铁路。文章通过分析国内高铁开通对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结合高速铁路对促进当地区域经济发展的经验,对高速铁路与区域规划的关系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贾怀东 《新远见》2011,(3):78-81
新年伊始,在中国首都北京召开的第七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传来消息,自2011年开始.一条从中国出发,经老挝、泰国、马来西亚,最终到达新加坡的高铁线路开始建设。这不仅是中国高铁企业的一个重要增长点.而且意味着,酝酿多年的泛亚铁路的东南亚走廊部分已经定型,并再一次证明,中国作为当今世界高铁发展最快、运营里程最长、运营时速最高、在建规模最大、拥有系统技术最全的国家当之无愧。  相似文献   

10.
《国企管理》2023,(10):14-15
<正>10月2日,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在印尼首都雅加达哈利姆高铁站宣布:中国印尼合建的雅万高铁正式启用!佐科表示,雅万高铁是印尼和东南亚第一条高速铁路,时速可达每小时350公里,是印尼运输业进一步现代化的标志。  相似文献   

11.
米向军 《价值工程》2021,40(18):121-122
近年来,我国的高速铁路事业发展迅猛,高速铁路路网日渐完善,给人们的出行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但高速铁路工程项目的线路跨度大,常常需跨越一些地形比较复杂的地区,在这种跨越工程中,往往就涉及了桥梁建设,对此类项目而言,因为高铁路基与桥梁路基的刚度差异,使得过渡段常常伴随着各种质量问题.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了高速铁路路基与桥梁过渡段的施工技术,对高铁桥梁过渡段施工有着一定的技术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天津明年将启动建设全长155公里的蓟港市域快速铁路工程,工程建成后,天津南北客运将实现一小时通达,缩短津郊与中心城区的距离。据悉,天津蓟港市域快速铁路工程规划全长155公里,穿越天津大港、津南、东丽、北辰、武清、宝坻、蓟县7个行政区,沿途设13个站。铁路将同时与地铁、机场交会,形成闭合的网状结构,成为一条打通天津南北部经济的客运交通大动脉。同时,还将极大带动沿途新城、示范小城镇、工业园区等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这条市域快铁设计时速为200公里,建成后将按照市域高铁运营模式进行运营。  相似文献   

13.
杨智翔 《价值工程》2022,41(9):71-73
安全性和耐久性对高速铁路来说至关重要,假如桥梁防水系统没有满足规定的标准和要求会导致桥梁结构受损,高铁保护层混凝土的起皮、粉化、开裂、剥落等现象会损坏防水保护层结构,对列车的安全运行造成严重的影响。本文主要介绍严寒地区高速铁路结构大面积保护层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根据其它严寒地区高速铁路结构大面积混凝土受到冻融影响容易粉化开裂的现象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4.
时政     
《厂长经理之友》2011,(6):26-27
京沪铁路试运行 新中国成立以来建设里程最长、投资最大、抓准最高的高速铁路——京沪高铁5月11日试运行,预计6月底正式开通运营,京沪高铁总长1318公里,跑完全程约5小时。  相似文献   

15.
<正>2008年8月1日,中国第一条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高铁投入运营以来,先后有昌九、温福、武广、郑西、沪宁、沪杭、京沪等高铁线路开通运营,预计至2012年底,高铁总里程将突破1万公里。中国大跨步进入了高铁时代。高速铁路的发展,不仅是铁路运行速度的提升,更是对铁路各部门管理能力、工作效率、安全保障能力、处理突发事件能力提出了近乎苛刻的要求,对作为原有铁路副业的后勤管理模式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也打开了物业行业与铁路行业对接的机会窗口。  相似文献   

16.
1.前言
  高寒阴湿地区路基在冻结过程中因水分迁移而产生分凝冰,在融化过程中因冻土层的冻胀易产生翻浆、沉降、冻融等路基病害,由于地质条件的差异,在高寒阴湿地区软土地基处治方面,目前还没有成熟的施工技术规范。因此在高寒阴湿地区软土地基处治,成为公路施工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之一。宕昌(南河)至迭部二级公路改建工程施工中,针对海拔2200m~2800m高寒阴湿地区路基施工中,地下、地表富水地基造成的路基翻浆、沉降、冻融等技术难题,开展了《利用隧道弃碴处理高寒阴湿地区公路软基施工技术》研究。采用先进的数据采集及监测手段对路基工后沉降和冻胀变形进行了科学的数据采集,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分析,结合当地水文地质条件,制定出了渗沟和片石换填相结合的软基处理方法,有效地解决了高寒阴湿地区路基翻浆、沉降及冻融等技术难题,保证了软基处治的效率和质量。通过宕昌(南河)至迭部二级公路改建工程K15+000~K23+430段,长度达8.43公里路基软基处治施工的成功实践,利用路线范围内腊子口隧道的石方弃碴,经加工后用于软基换填材料,提高了地基承载力。  相似文献   

17.
中国首条跨海高铁——新建福(州)厦(门)铁路泉州湾跨海大桥全桥贯通,标志着新建福厦铁路建设进入最后冲刺期。福厦高铁设计时速350公里,建成通车后,福州至厦门将从现在的2小时缩短至1小时以内。  相似文献   

18.
近日,中国中铁所属中海外公司中标摩洛哥丹吉尔至肯尼特拉(Tanger—Kenitra)高速铁路土建工程北线项目。该铁路全长约200公里,是卡萨布兰卡至丹吉尔高速铁路的一部分,设计时速350公里,预计运营速度320公里/小时。总造价约25亿美元,计划2015年竣工。  相似文献   

19.
《价值工程》2017,(9):51-53
近年来,高速铁路由于其自身优势在我国铁路建设中开始崛起,截至2015年底,我国高速铁路总运营里程达1.9万公里,占铁路运输总里程15.7%,这无疑会对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文章选取贵阳市作为研究对象,从可达性、旅行时间价值和空间引力三方面进行测度分析,就贵阳市开通高铁前后这三方面的变化来分析高铁对贵阳市经济发展的影响,最后得出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20.
《价值工程》2020,(6):162-163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使我国高速铁路路基建设大幅增加,作为高铁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铁的路基技术主要分为场拌和、厂拌和路拌。本文通过路基改良土工程的试验研究,探索高速铁路路基改良土填筑施工技术,为相关人员的研究提供重要的物质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