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程名 《活力》2014,(12):84-84
一、记者思维的基本特征 思维是人们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判断、综合、推理的过程;记者思维是记者根据新闻事实的特点和新闻报道的目的,运用新闻原则和规律,去发掘新闻信息,表现新闻价值的一种职业思维。正确的思维方式是在全面占有材料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分析判断,以抓住事物的本质和核心。  相似文献   

2.
新闻是新闻工作者在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语境中运用语言系统叙述、建构新闻事实的产物,是众多话语形式中的一种。新闻话语是话语分析的一个领域。本文选择了震惊社会的复旦学子投毒案《南方周末》的一篇报道,试图运用梵迪克的新闻话语上层结构图式对其进行分析,讨论格局中的背景范畴在这篇新闻文本中的表现和功能。  相似文献   

3.
每种自然语言中客观地存在大量模糊现象,表现在语言的语音、词汇和语法体系之中.使用语言对事物进行报道的新闻也必然会有一定的模糊性,运用得当,模糊语言会在新闻报道中起到精确语言所达不到的特殊效果.  相似文献   

4.
陈国辉 《活力》2005,(6):325-325
在深度报道中,新闻细节的运用能使电视新闻更有新闻价值,在电视新闻中,细节表现的就是新闻人物或新闻场景的最具有个性的画面或同期声。细节部分主要体现在新闻人物的某一个面部表情、一个手势、一句话甚至是人物的穿着打扮等方面,也可以说是某一个新闻场景的特写镜头,细节在电视新闻深度报道中,重点应该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有声语言传播过程实质上是传者希望通过有声语言将其所表达的内容最大限度的传递至受者,而在这一过程中,传播者通过各种手段提高“到达率”,使受者与传者能够在思维感情上同步。播音主持语言作为有声语言表达中重要的形式之一,有其自身的美学价值。电视新闻播音区别于广播新闻播音,它运用的手段更丰富多样,也更注重播音员本身的形体、样貌等条件。在这里,针对电视新闻播音的美学特点,做出以下总结。  相似文献   

6.
语言和思维紧密相连,没有思维就没有语言,学习语言离不开思维能力的培养。汉语和英语是两种风格特点迥异不同的语言。中西思维方式和文化习俗也有明显的差异。汉语在大学英语学习阶段对英语学习者的负迁移现象是不容忽视的。英语教学者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培养大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7.
我们都知道,中西文化有很大的不同,这必然会造成语言的差异.中西思维方式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恰恰又影响了语言的表达方式.因此,本文首先从自然环境、个人主义价值观、风俗习惯三个方面分析了中西文化中语言的不同.然后从中西思维方式差异着手,讨论了思维方式差异对语言表达的影响.语言和文化是思维方式的体现者,同时思维方式又是语言和文化的指导者,文化是众多心理者不同特征的集体表现,而思维为语言的生产和发展奠定了根本的基础.语言,文化,思维三者密切联系,是不能独立存在的.本文从语言和思维两个角度来讨论中西两种文化的异同.  相似文献   

8.
何方 《活力》2011,(7):185-185
报纸自运用了图片.报纸版面就有了形象语言。随着报纸新闻图片的大量运用、图片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报纸的形象化语言就越来越得到了充分发挥.并逐渐形成了自身的独特风格。可以认为。新闻图片作为报纸的形象化手段.发挥着无声的形象化语言作用。这种形象化语言如何在版面上体现出来.这就需要编辑在对新闻图片的处理上进行谋篇布局、统筹兼顾,最大限度地在版面上造成错落有致、起伏变化、庄重大气的视觉美感和冲击力:这既是报纸对运用形象化语言的特殊要求,同时也达到了受众在赏心悦目中来接受信息传播与沟通这一目的。  相似文献   

9.
孙丽萍 《活力》2013,(4):143-143
在信息的传递过程中,信息外在化为我们所熟知的电台或者是电视台的节目.而节目的内容又决定了节目的形式.比如说我们经常看的新闻题材,有的新闻题材适合做深度性报道。有的则适合做一档评论性质的节目,而有的只是一般性的消息报道,然而这种节目的形式恰恰又决定了我们播音员或者是主持人所运用语言的特点。在播音员与主持人的语言方式上就会表现出细微的不同.而这种不同是在作为有声语言的播音与主持报道中的“大同”下的不同.了解两者语言之间的不同点我们必须首先知道两者之间的相同或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10.
马彦 《活力》2011,(5):197-197
新闻与文学历来密不可分,二者起源的一致性表现在对信息的交流和使用上.而协同性则表现在新闻与文学之间对信息交流的依赖、补充和辅助。二者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是互相渗透的,文学的体裁、写作技巧、语言风格是新闻发展的基础.新闻事业的不断进步又对文学作品的创作、篇章结构、语言结构的改革与发展起到促进和创新作用。文学作品作为一种为新闻传播增光添彩的操作手段.正广泛而深入地渗透到新闻传播的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11.
程鸿 《活力》2013,(21):47-47
新闻采访的现场观察,是指新闻记者以大脑的思维和五官的感觉器官同时运作,其中眼睛起主导作用,使新闻记者的主观意识与客观实际相一致的现场采访形式。在新闻采访过程中,现场观察采访属于一种默默无声的新闻采访方式.是新闻记者进行采访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因此,要求新闻记者在现场采访中学会细致观察.善于发现新闻采访中的重点和闪光点.不断发现更多的新闻真相,并运用敏锐的思维方式去挖掘事实,这样才能够写出鲜明、准确、生动、形象的新闻作品。  相似文献   

12.
一、新闻思维的基本内涵新闻思维就是新闻人大脑所特有的对现实事物的加工形式,它表现为新闻人认识世界的角度与方法,新闻人依据特有的角度和方法追寻事物运动、变化的根据、原因及方式,对事物进行新闻化解释和思考,这就是新闻思维。  相似文献   

13.
宋绍禹 《活力》2014,(6):105-105
有声可移动的画面是电视新闻作品与传统的报纸和电台的最大区别。因此,电视新闻也有它自己的独特的表现手法:蒙太奇。蒙太奇是法语Montage的音译,原为建筑学术语,意为构成、装配。经常用于三种艺术领域,可解释为有意涵的时空人地拼贴剪辑手法。最早被延伸到电影艺术中,后来逐渐在视觉艺术等衍生领域被广为运用。在影视的领域里它也可以理解为“画面语言”。在新闻作品中,适当地运用蒙太奇手法可以提高新闻作品的看点,增加作品的可信度,引导观众的注意力,激发观众的联想。  相似文献   

14.
广告标语是一种力求高度浓缩的文体,而修辞作为运用语言的方法、技巧和规律,必然会给广告标语增色添彩。在高度凝练的广告标语中,汉民族的辩证统一、和谐中庸以及善联想取意境等的思维方式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本文通过列举实例,并分析其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透视了汉民族在语言运用背后所蕴含的深层次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5.
王春生 《活力》2012,(23):83-83
在深度报道中,新闻细节的运用能使电视新闻更有新闻价值,在电视新闻中,细节表现的就是新闻人物或新闻场景的最具有个性的画面或同期声.细节部分主要体现在新闻人物的某一个面部表情、一个手势、一句话甚至是人物的穿着打扮等方面,也可以说是某一个新闻场景的特写镜头,细节在电视新闻深度报道中,重点应该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白雪峰  何方 《活力》2007,(12):61
应该说,报纸自运用了图片报纸版面就有了形象语言。随着报纸新闻图片的大量运用、图片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报纸的形象化语言就越来越得到了充分发挥,并逐渐形成了自身的独特风格。可以认为,新闻图片作为报纸的形象化手段,发挥着无声的形象化语言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新闻报道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报道。新闻写作的过程,就是素材选择、结构安排、导语叙写、标题拟定的过程。为使新闻作品取得最佳效果,文中尚需具有翔实的背景材料、准确无误的数字材料,以及适合新闻特点的语言运用。这些可以视为新闻写作的基本功本文做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新闻与文学历来密不可分,二者起源的一致性表现在对信息的交流和使用上,而协同性则表现在新闻与文学之间对信息交流的依赖、补充和辅助.二者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是互相渗透的,文学的体裁、写作技巧、语言风格是新闻发展的基础,新闻事业的不断进步又对文学作品的创作、篇章结构、语言结构的改革与发展起到促进和创新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新闻舆论监督是新闻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具有两重性,有正面效应,也有负面效应,运用得好表现为积极性和战斗性,运用得不好表现为伤害性。新闻媒体只要坚持舆论监督"六合论",在采访时做到选题实际、内容真实、手段合法;刊播时做到比例适当、时机适宜、效果正面,就会发挥应有的效应,使党和政府、人民群众都满意。  相似文献   

20.
吕琳 《活力》2010,(7):55-55
新闻语言本质上应该是传播信息、报道事实、解释问题、快速交流的语言,以“白描”为其主要特征。“白描”式的语言洗尽铅华,文风质朴平实,有利于把复杂的问题用简单的方式处理,进而突出事物的特征,便于受众在快速交流中领会与接受。本研究以新闻语言作为基本的理论基础,着重对新闻语言中“白描”手法的重要性和如何运用进行了研究,并且得出运用白描手法提高报道质量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