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方经贸》2021,(1):82-84
互联网背景下,会展活动的数量增加,出现了更多的活动形式融合,会展的作用也在发生变化,传统的会展活动面临着新的变化趋势。传统的会展组织方和企业需要正视这些发展趋势,转变会展活动运营思路,借助互联网技术并尊重互联网用户习惯,重新定义会展活动的价值,在活动组织形式方面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的会展蓬勃发展,会展业中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也日益显现。有关政府部门对会展知识产权保护虽也出台了一些政策意见和规定,但从目前实施情况来看,已不能满足国内会展业的知识产权保护的需要。在贯彻执行相关政策规定中,出现不平衡状况,而且由于会展业的特殊性,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形成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在整个会展业中的特别薄弱的情况。本文就这一问题阐述了会展业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和特点,并例举了现实案例,从展会的宗旨出发,提出了具有操作性的解决知识产权投诉纠纷的建议,以及建立相关法律规定的可行性步骤。  相似文献   

3.
对于国际汽车展遭遇"李鬼"的事件,反映了我国会展品牌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会展企业建立会展品牌保护机构、培育专门人才、商标注册;政府制定"游戏规则"和参展商进行维权几个层面出发,提高中国会展品牌知识产权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4.
王维晓 《消费导刊》2009,(2):142-142
会展过程中产生和涉及到了大量的精神成果,如参展展品,使用软件,展台设计,广告手册,广告创意,宣传标语,等等。其中大部分是知识产权法所保护的对象。从知识产权制度与会展业的发展过程来看,科学技术的每一次发展,每一次的重大发明创造,技术革新都会带来新的知识产权问题。或者是权利内容的增加,或者是保护客体的扩大。会展中发生的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行为,如不采取措施及时加以制止,将影响我国的投资环境,制约经济贸易的发展。因此,各参展企业和各级行政管理部门应从维护我国外贸声誉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的高度,及时制止会展中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行为。对此,作者基于我国现有法律中所涉会展业的知识产权保护,作了一番整理。  相似文献   

5.
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智慧智能综合应用于各个领域,“会展+科技”成为一种新型潮流。在智慧展会的概念下,智能化的展会服务尤其重要。展会服务不能仅限于传统人工服务,智能化的服务更能展现展会的价值。为了适应会展业的发展趋势,推动全国会展业的智慧发展,本文采用模型法与定性分析及定量分析相结合,设计出展位手环,收集相关资料和文献研究,建立会展大数据库,全力服务参展商,尝试将展会手环投入展会中,对传统的手环进行创新,促进智慧会展平台建立,使展会科技化、智能服务化。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服务创新也在不断发展,我国的互联网的服务业创新知识产权的保护也是受到了社会的重视,通过借鉴创新管理与服务创新的相关理论,对我国的互联网服务创新的模式与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我国的互联网服务创新的知识产权的保护提供一个借鉴。  相似文献   

7.
会展服务是展会必备的组成部分,展会要想获得成功,必须提供优质的展会服务。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逐渐普及,越来越多的从业者开始思考如何将互联网技术引用到展会服务行业当中来,以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本文将简要解释O2O模式的基本理念和会展服务的概念,并对O2O模式与会展服务相结合的意义与功能以及加强O2O模式下的会展服务的主要措施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8.
伴随“互联网+”时代浪潮的来临,我国经济社会发生重大的变化,其中“互联网+”的出现极大推动了我国电子商务知识产权保护事业的发展。文章从“互联网+”的定义及特征出发,通过分析我国知识产权的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以对“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关系为落脚点,明晰了“互联网+”时代下电子商务对传统知识产权特征的影响,提出加强“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知识产权保护的有效策略,从而对推动电子商务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提出些许建议。  相似文献   

9.
会展消费者一般是指在商贸类展览会上,为个人或家庭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的人。会展消费者具有消费者的属性,但其权益保护和纠纷解决的方法与途径有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会展消费者一般是指在商贸类展览会上,为个人或家庭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的人。会展消费者具有消费者的属性,但其权益保护和纠纷解决的方法与途径有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会展消费者一般是指在商贸类展览会上,为个人或家庭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的人。会展消费者具有消费者的属性,但其权益保护和纠纷解决的方法与途径有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当前,国家经济欣欣向荣,会展业依托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不断进行自身改革,提倡为会展经济中的各方主体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以期为城市经济建设贡献出更大的效益,智慧会展概念应运而生。 智慧会展是在传统会展业的基础上一步步发展起来的,是当今时代下一种新兴的更为优化的服务产业,它和现代化城市经济建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以往的会展业通常体量庞大,参展壁垒高,而展商质量参差不齐,整体创造出的效用比较单一,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经济的要求。 智慧会展则是以提升服务对象满意度为出发点,以海量会展数据作支撑,以先进科技方式作手段,以创造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智慧化、创新型的会展服务体系,其依靠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最新技术将网络展览与实体展览紧密联结起来,打破了传统会展时间与地理上的局限,能够增强商品流通,辐射周边地区经济发展。 未来智慧会展业的蓬勃发展,一方面能够带动城市间旅游休闲、交通出行、饮食住宿、服务接待等行业的协同发展,另一方面可以衍生出许多新型的产业式,扩展相关产业链条。 基于此,本篇文章对智慧会展发展的双向驱动机制与实现路径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新媒体的飞速发展不仅改变了传统媒体格局,也将人们带入了数字化时代,会展场馆营销策略的顺势转变迫在眉睫。本文基于新媒体联结会展营销的重要价值,阐述了新媒体、会展场馆营销的内涵,并分析了新媒体对会展场馆营销的积极作用,从准备阶段、进展推动阶段、后期巩固阶段提出了新媒体视域下会展场馆营销的可行性策略,以期为“互联网+”时代会展场馆营销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逐渐与世界接轨,与之相应的是知识产权管理也有了长足的进步,由于中国知识产权管理起步比较晚,所以与西方国家的知识产权管理情况相比差距不小。当前,在移动互联网浪潮下,我国知识产权管理意识薄弱,并没有充分利用知识产权的价值。为了解决此类问题,我国互联网企业应该在招纳人才时通过甄选,培训,考核等方面加强员工的知识产权的意识,提高员工创造积极性,并且要对知识产权信息管理工作逐渐开展,外加学习西方国家一些卓越的互联网企业先进的知识产权管理经验,从而使本土互联网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思维,其主要的核心就是抓住用户的根本需求,对用户的使用体验进行高度关注,要做到这点,存在的苦难是必不可免的。本文简要阐述了互联网思维的意义,同时也根据目前科技的发展形势针对会展跨界问题以互联网思维制定了一系列的发展策划。  相似文献   

16.
对会展物流系统的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臻竹 《中国市场》2008,(36):44-45
随着会展经济在我国的不断发展,为会展业进行配套服务的物流配送需求也日趋旺盏,会展物流业的发展亟待规范和规模化,否则会成为阻碍会展经济发展的瓶颈。本文分析了会展物流系统的组成、特点,并从会展物流系统功能角度和评价体系角度出发,提出了会展物流系统优化的研究架构、基本方法与实现步骤。  相似文献   

17.
作为金融活动在移动互联领域的延展,移动互联网金融具备不同于传统PC端互联网金融的特殊性和营销特点。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国内银行移动互联网金融业务的既存问题,结合国外移动互联商业案例分析,对进一步优化和创新国内银行移动互联网金融业务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会展行业竞争程度的日益加剧,为了在众多的会展企业中立于不败之地,很多的会展企业开始在会展管理中重视服务的人性化.会展行业是一个与人打交道的行业,具有很强的服务性质,因此,也可以说做好服务是办好展会的一个关键因素.本文将对怎样做到会展服务人性化进行论述,并对会展服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9.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推广为当地带来了机遇,保护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至关重要。非遗会展作为良好的交流和展示平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推广提供了一种新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具有天然的优势和特点,如更具文化性和艺术性、更注重文化遗产保护,将思想政治教育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可以提高其深度和反思性,使展览更具互动性与参与性,在展览中营造情感和人文氛围,并建设数字展览,以加快媒体宣传进程。本文主要讨论了非遗会展新媒体传播与思政教育融合发展路径,并重点介绍了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非遗会展注重新媒体应用、完善活动体系、融合思政教育和构建数字会展四方面的内容,以供行业参考。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移动互联网营销成为了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移动互联网营销具有的交互性、经济性、实时性、精准性等特点是传统营销所不具备的。本文从移动互联网营销的特点出发,分析了移动互联网营销的优势,并且对移动互联网营销提出一些的策略,旨在更好的促进企业移动互联网营销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