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张振中 《经营者》2002,(9):60-61
<正> 五星级酒店的总统套房,在常人眼里充满了神秘。这种让工薪族几乎一生都可望而不可及的住房,到底"辉煌"到什么程度,具体能提供什么样的服务?总统套房"一宵十万金",能住进这里的都是些什么人?最令人注目的是在这里打工的服务小姐,因为个个都是千里桃一的才女佳人,她们和尊贵的客人间会不会发生点故事?下面是"金钥匙"罗小姐的打工经历。  相似文献   

2.
老板:来了!今天来点什么?顾客:老三样:回锅肉、土豆丝、西红柿炒鸡蛋。老板:再来一条松鼠鱼吧,您好像从来没有在咱这里点过鱼,尝尝吧,味道不错的!顾客摆摆手:说句实话,我怕鱼不新鲜。老板:新鲜着呢!都是在厨房水池子里现捞现杀的。不信,您亲自瞧瞧去。顾客:那咋不在前厅弄个水箱,让客人看见你现捞现杀,不就放心了。老板采用了顾客的  相似文献   

3.
举世闻名的美国希尔顿酒店,在全世界拥有2800多家分店及47.5万间客房,除南极外,它气派的身影遍及全球,堪称"旅店帝国".那些经常来往于国际大都市之间的巨商、明星乃至国家首脑,都把下榻在希尔顿看做是一件幸事.一位中国兰州女孩,是怎样闯进纽约希尔顿酒店当"金钥匙"的?她在这座神秘而奢华的"宫殿"中,会有怎样的遭遇和见闻呢?让我们一同走进夏晓芙的独特经历--  相似文献   

4.
我叫王琳,1978年出生在宁夏银川市。1999年从北京邮电大学毕业后,我在晚报求职版发现一家“富翁俱乐部”正在招聘网球、高尔夫球陪打员,薪水高得诱人。于是我决定到那座神秘的“富翁集中营”去应聘。在北京,从出租车司机到大、小公司白领,几乎都对五大富翁俱乐部如数家珍:长安俱乐部、京城俱乐部、美洲俱乐部、世界经理人俱乐部(http://club.icxo.com)、金港湾富翁俱乐部,而我要去应聘的正是“金港湾”。这家俱乐部是一名香港富商创建的,据说他的个人资产已达20亿港币,他的名字曾一度被列在中国富豪排行榜上。“金港湾”位于海淀区一座50层…  相似文献   

5.
说到做厨师的人,人们首先会想到,此人如果想发财,只有两条路:要么去城市里的酒店里打工挣高薪;要么在城市里租一个小门面,自己开餐馆做老板。然而,城里的大小餐馆多如牛毛,厨师更是多如牛毛,要想在其中脱颖而出,发家致富,谈何容易!福建省有一个农村青年,在城里的大小餐馆折腾了几番后,见无什么发展“钱途”,便索性回乡办起了一个连店址都不需要的乡村流动餐馆,竟然月收入近5万元!他是怎么想到了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商机的呢?他到底有怎样的绝招,把城市的星级酒店“搬”进了乡村呢?他的成功谋生,又给了人们怎样的启示呢?城里发财太难!我回农村…  相似文献   

6.
深圳很多老板有钱之后越来越注重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为了显示自己有文化,几乎无一例外地实施“面子工程”——在办公室里摆上一大排书架。当然,有了书架还得摆上书才大功告成。那么,书架上应该摆些什么书呢?这可是大有学问的,一旦填进去的书与个人身份,职业不符,就有可能适得其反。在深圳,有这样的一个打工妹,她专职帮人“填书架”,仅此一招,不仅让她每月平均赚到3万元,还让她提前跨入了有车有房的小康一族。灵光一闪别小看一排排书架1999年7月,陈洁莹刚从河南省信阳师范学院毕业,就踏上了南下深圳打工之路。她本来想当教师或做文员,可因为刚刚走出学校大门,还没有积累相关  相似文献   

7.
悦读     
《经营者》2008,(9)
升职就这么容易大部分人是要谋生的,不单要谋生,而且希望谋得好。说到谋生,有人适合自己做老板,更多的人靠打工。其实,自己做老板,也就是给自己打工。在消遣之余来分享这样一本虚拟小说,不仅能"吃"好,也能"吃"饱。小说的主人公杜拉拉是典型的中产阶级的代表,她没有背景,受过较好的教育,走正规路子,靠个人奋斗获取成功。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她的故事比比尔·盖茨更值得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俗话说:"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机会是一种稀缺资源,一旦失去就可能与我们终生无缘,求职也是如此。一日,到一家书店购书,正在选书时恰巧遇到一位中年妇女到书店应聘。她对书店老板说:"您好,请问这里招书店管理员是吗?"老板打量了她一下说:"是的,你说下自己的条件吧!"那位中年妇女向老板做了一番自我介绍,并送上了一份自己  相似文献   

9.
<正> 一、公私不分的人。阿丽在办公室喜欢上网聊天、用电脑写私人信件,几次让老板看见了,她也不在乎。一次,阿丽在同外地男友"煲电话粥"时被老板看到了,叫人事部辞退她,有人为她求情,老板怒气冲冲地说:"你认为她只打了一次私人电话?她肯定经常这样做,否则怎么连我都不防?" 二、脚踏两只船的人。大李是个业务  相似文献   

10.
<正>2013年6月8日,我接到同乡一个电话:"我们在北京昌平一个建筑工地打工,跟老板也有合同,但老板扣着工资不发,就是不给钱,我们一共18个人,他们共欠我们5万元工资,怎么办?你在劳联集团工作,听说您们的老板是农民工司令,你能不能帮我们解决这个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吗?"  相似文献   

11.
2012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老干妈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陶华碧讲述了她的创业经历。老干妈公司是一个白手起家的民营企业,在短短6年间,资产达到了1 3亿元其更具传奇色彩的是,公司董事长陶华碧女士,竟是一个没上过一天学,仅会写自己名字的农村妇女!那么,老干妈有什么经营"诀窍"呢?  相似文献   

12.
私底下的约定因为采访是在拍戏间隙断断续续进行的,所以话题自然从她演的角色开始。“戏里我是一个来自新加坡的女孩,被老板的司机劫持来要挟老板付租车费,我也想试探这个老板对我是否真心,就发生了许多搞笑的事,最后是圆满大结局。”与以前的角色相比有什么不同?“就是所谓的‘冯式喜剧’吧!过去演戏多数是动作较多,这次是以台词见长。很幽默。”  相似文献   

13.
罗影  四海 《英才》2007,(9):80-81
"教育是一种消费",恐怕没有哪种教育比EMBA更能让人深刻体会到这一点。一方面,是动辄20多万的高昂学费;另一方面,是"富人俱乐部"、"形式重于实际"的批评。中国EMBA教育的实质到底是什么?  相似文献   

14.
千辛万苦求职,殚精竭虑打工,为公司尽职,为老板尽责,如若不希望提级加薪,此人不是高风亮节,而是脑子进了水。加薪有着无尽诱惑,可是钱在老板手里,给谁加,加多少,不是我们打工人说了算的。所以,公司里总有人在叹息感慨:“好想加薪口难开!”不过,不必着急,也不必灰心。待看完了下面的六大促使老板加薪的锦囊妙计,保证给你一份意外惊喜。如果你又肯按计创造性地运作,保证加薪的幸运会如期如愿落到你的头上!  相似文献   

15.
勿忘大义     
一日见邻人老母手拿几个孔府家酒的空酒瓶,站在风口,跷足以盼。本人不禁好奇,上前一问:"大娘,你在看什么?""啊,收破烂的咋还不来?这几个瓶子要卖掉。""唉!几个空瓶能值几个钱?大冷天感冒了可不是好玩的。"她神秘的一笑,俨然笑我无知:"这你就不知了,原封未被破坏的空瓶好贵哟。"  相似文献   

16.
好聚好散     
对一般人说来,离婚总不是一件好事,然而,也有人反其道而行之,要赚离婚者的钱。北京就有一间独一无二的离婚餐厅。这里厅堂的两侧,都是低矮松软的火车座。座间的餐台上都摆放着一只镀金的蜡烛台,跳跃着的烛光朦朦胧胧。木墙裙的缝隙里有一特殊装置,一按电钮墙裙里便透出淡淡的蓝光。显然,老板清楚,太多的光明反而会破坏了情调。客人中也有什么光线都不要的,吹熄了烛火,就那么在昏暗中默默坐着。看不见音箱,却不知从哪里飘来如泣如诉的音乐,轻柔地在室内回旋。这里没有威猛的迪斯科,更没有猜拳行令的嘈杂。静谧、安恬、平和,是…  相似文献   

17.
李华振 《经营者》2002,(9):32-32
<正> 注意老板并无特权财散人聚,财聚人散,这是企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就是实行人才部模式,让员工与老板在利益分配上做到平衡。因为知识经济时代不是资本经济时代,资本时代里,老板可以凭自己的资本多分利益,但在知识时代,这一套就行不通了——既然大家都是人才,那么员工与老板就应平等地分配利益。为人称道的梁山108条好汉共聚大义,也是以"老板与员工"不分贵贱一碗酒,你有我有全都有"作为前提的,试想,如果是"老板"宋江喝一碗酒,"员工"武松们却喝半碗酒,还会有梁山大聚义吗?白衣秀士王伦就失败在  相似文献   

18.
●一位看过《北京人在纽约》的美国人说,如果你爱她,就把她带到上海去,这里是天堂! ●来自美、日、韩等国的在沪打工者目前有2.7万人,这几乎相当于非洲的一个小国。 ●不少人在这里已有了幸福的家。  相似文献   

19.
走进欧洲     
(续上期)四、名城巴黎在导游的引领下,我们已站在巴黎市广场。巴黎的城市建筑规划独具一格。她是以市广场为巴黎市的地理中心,向外辐射出六条大路,再加上由里向外的层层环形街道,将巴黎市的全部街区连接起来。太多太多的影视以及文学作品,早已把巴黎的历史文化和她的浪漫与神秘展现给世人。然而,此时置身于巴黎市中心,我仍怀着好奇的心情,想象着如何考察了解这座名城的奥秘。代表巴黎历史的凡尔赛皇宫,当然是我们的首选。清晨,来到这座气势恢弘的宫殿建筑群前,晨光刚好射在宫殿广场一尊骑着战马的路易十六的青铜雕像上。抬起一只前蹄的骏马…  相似文献   

20.
我是一个下岗工,下岗后就去帮一家服装商打工,站柜台,卖服装。本来我就是裁缝出身,因此一去站柜台就立即进入角色,很得老板赏识。我这人由于豁达,嘴也不笨,脑子也灵,往往别人的货卖不脱,我的却卖得飞,常常让四周的老板嫉妒得眼红。别人问我的诀窍是什么,我说就是勤叫点,大声吼点,再热情点,多解释点。尽管我把这些所谓的不是诀窍的诀窍都告诉了他们,但许多人就是学不会,即或是学会了不知怎的,东西仍然卖不出去。许多亲戚朋友见我这么能干,说我是个做生意的料,帮别人当丘二划不来,不如出来拉起旗子自己干。我想也有道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