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雪 《经济师》2013,(11):6-7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创新驱动战略放在突出地位,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当前,我国进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阶段,能不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是我国能不能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能不能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能不能形成与我国大国崛起相匹配的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中关村是我国科技资源最密集、创新能力最强劲、创新创业最活跃的区域。不久前,本刊记者就中关村:打造创新驱动发展的强大引擎这一主题采访了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北京方迪经济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赵弘。  相似文献   

2.
《经济师》2017,(11)
时隔多年再次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顺应城市发展规律,创新城市规划建设理念,着力解决城市病突出问题,提高城市发展的持续性、宜居性,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因而,研究可持续城市,在我国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价值。就可持续城市若干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北京方迪经济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赵弘研究员。  相似文献   

3.
李雪 《经济师》2015,(3):6-7
进入21世纪以来,北京市抓住筹备奥运的重要战略机遇,加速推进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时,北京发展也面临着人口过快聚集、交通严重拥堵、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等"大城市病"困扰,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受到严峻挑战。这既是特大型城市发展面临的一般性、共性问题,也与北京自身的发展有很大关系。近日,就"城市病"形成的原因及治理的若干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北京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赵弘。  相似文献   

4.
张军红 《经济》2021,(9):85-88
备受瞩目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迈出重要一步,首批试点城市名单确定并公布.北京作为试点之一,同时也肩负着发展高能级总部经济的战略重任,如何在落实四个中心功能定位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总部经济在加快消费转型升级、提升城市品牌影响力、增强国际话语权等方面的引领带动作用,是北京面临的一项重大发展课题.为了破解这一难题,《经济》...  相似文献   

5.
《经济师》2013,(7)
总部经济理论突破了传统经济学理论将企业看作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和空间配置的思路框架,将企业总部和生产制造看作两个功能板块,推动这两个功能板块在不同空间上进行布局,进而实现不同区域资源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从国家发展战略出发,我国应加速总部经济发展,加速中国企业以总部经济模式"走出去",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升企业规模实力,推动我国外贸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在2012年9月"第八届中国总部经济高层论坛"上,我国总部经济理论的首创者、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总部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赵弘研究员作了题为《总部经济助推"走出去"战略实施》的主题发言,本刊以访谈的形式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贾伟 《经济师》2004,(6):6-7
总部经济是新近社会各界谈论的一个热点经济学话题。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赵弘研究员在对区域经济和首都经济持续多年研究的基础上在国内首次提出总部经济理论概念 ,并对总部经济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理论研究 ,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为此 ,我刊专访了总部经济理论专家赵弘研究员  相似文献   

7.
奥运之后北京要加大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政策支持力度,要着手研究奥运场馆赛后科学合理利用。北京不会出现国外一些举办城市奥运后出现的低谷效应。奥运后北京经济会依旧闪亮  相似文献   

8.
在奥运会的历史上,有一些奥运举办城市因为在会后缺少需求拉动,出现低谷效应.2008年北京奥运会即将来临,后奥运时期北京经济该如何发展?北京应该如何应对国外一些奥运会举办城市出现的后奥运低谷效应?本刊记者就此采访了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梅松博士.  相似文献   

9.
京津冀协同发展已上升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为河北省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对此,河北省必须明确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五大着力点,即建立专门对接的组织机构,科学制定对接的实施规划,建立经常性互访的对接机制,明确全面对接的主战场,确定金融资本、人才技术、产业项目这三个强力对接的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10.
面对经济发展中的挑战和问题,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我国亟需改变当前的发展模式,增强利用知识和信息的能力,不断提高我国的综合竞争能力。总部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深入对其研究,有助于我国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逐步占据产业价值链高端,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院长助理、中国总部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赵弘研究员在国内首次提出总部经济理论。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新的全球经济秩序面临重建,我国进入了以知识经济引领发展、自主创新促进发展、谋求更多国际空间的战略机遇期。我国要在新一轮国际竞争和发展中赢得主动、抢占先机,必须切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这种背景下,我国总部经济发展如何向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推进,发展总部经济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需要解决的哪几个关键问题,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专访了赵弘研究员。  相似文献   

11.
宋宏 《经济师》2005,(10):6-8
用不了多久,我国经济社会即将进入“十一五”发展时期,当下各地方各企业都正在紧锣密鼓地编制“十一五规划”。如同经济学研究中经济环境分析总是研究的起点一样,对我国“十一五”时期的国际环境和发展阶段的认知与预见,必然地成为谋划“十一五”战略的逻辑前提。最近,笔者在安徽安庆邂逅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著名经济学家王一鸣研究员,在聆听他的学术报告后,有幸就我国“十一五”时期所处的国际环境和发展阶段问题专门请教了他。  相似文献   

12.
京津冀概念内含深刻矛盾,对其内涵的解析可以更加清晰认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终极目标和现实矛盾。京津冀一盘棋的战略构思,发现了京津冀的新关系。在河北大地棋盘上,各个城市犹如棋子一样,组成了京津冀城市群。京津冀协同发展最终会表现为城市群的协同发展。棋子功能的借喻,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京津冀城市群产业关联的实现路径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3.
贾伟 《经济师》2011,(3):6-8
面对经济发展中的挑战和问题,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我国亟需改变当前的发展模式,增强利用知识和信息的能力,不断提高我国的综合竞争能力。总部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深入对其研究,有助于我国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逐步占据产业价值链高端,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院长助理、中国总部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赵弘研究员在国内首次提出总部经济理论。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新的全球经济秩序面临重建,我国进入了以知识经济引领发展、自主创新促进发展、谋求更多国际空间的战略机遇期。我国要在新一轮国际竞争和发展中赢得主动、抢占先机,必须切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这种背景下,我国总部经济发展如何向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推进,发展总部经济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需要解决的哪几个关键问题,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专访了赵弘研究员。  相似文献   

14.
区域一体化发展是区域经济联合与协作的一种高级发展阶段,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京津冀地区正处于这一历史阶段。如何整合市场和资源,实现一体化发展,是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课题。从宏观经济发展趋势看,进入21世纪,以京津冀为主体的首都经济圈经济发展迅速升温,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的我国第三大经济板块。  相似文献   

15.
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很多,但从长远看,要完成好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任务,解决好北京的“大城市病”问题,天津的发展潜力问题,河北的产业发展问题,目前应着重在加强顶层设计、促进产业一体化、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构建便捷的交通网络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6.
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战略部署为契机,京津冀协同发展已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产业协同发展势在必行.通过分析,本文认为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应以京(廊)津为主轴,重点打造津秦唐沧东部滨海发展带和京保石发展带.区域产业协同发展要突出北京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和高精尖产业集聚区和天津现代制造业中心地位,加快北京非核心产业功能向天津、河北疏解,加大河北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力度,增强河北的腹地支撑作用.为此,要加强组织协调和规划引导,进一步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加大科技创新、金融创新支持力度和人员交流水平,实现三地产业优势互补、良性互动、互利共赢,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备受关注,一方面,京津冀地区是我国北方经济发展中心,地区资源的整合能够推动整体发展;另一方面,三地的合作模式尚不明确,不能快速破解区域发展难题.本文在分析京津冀的地理区位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三地协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旨在提出完善发展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又村 《经济师》2013,(4):6-8
"产业空洞化"经常发生在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产业转型中,其实质是在产业优化升级的过程中出现了新产业没有完全填补旧产业留下来的空缺。如果在产业转型和优化升级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三次产业之间的合理过渡,那么就可以防止"产业空洞化"的发生。山西省"产业空洞化"问题,不是杞人忧天,而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必须考虑和规避的重大难题。如何实现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衔接,关系到产业空洞化问题的解决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实现。所以说,产业空洞化问题就是产业转型问题。山西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山西工商学院副院长、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名誉副院长容和平对山西产业空洞化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了山西产业空洞化的成因、特点,提出了规避产业空洞化的对策建议。近日,本刊记者就山西产业空洞化的若干问题,采访了容和平教授。  相似文献   

19.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士祥接受采访时表示,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即将出台。“京津冀三地正在研究京津冀协同发展,首先是功能的规划,京津冀要统筹研究,第二是交通问题,第三个是环境治理。国家发改委也正在研究这个规划,并已征求了若干次意见,很快就要出台。”李士祥特别强调,协同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交通问题。“像城铁,北京到天津半个小时就解决了,有的住在北京郊区进城都不可能这么快。”李士祥表示,产业功能的转移是一个发展过程,比如批发市场、物流。  相似文献   

20.
西方经济学将生产要素划分为土地、资本、劳动和企业家才能 ,认为企业家就是拥有一种能够实现企业报酬递增的特殊的企业职员。企业家才能是众多生产要素中的关键要素 ,是企业效率的创造者 ,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组织实施者 ,对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 ,企业家同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企业家的变革能力决定了企业的兴衰存亡。不久前本刊记者在北京开会时走访了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研究员卢继传 ,就企业家的地位和作用问题 ,卢院长谈了他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