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1大变革:对社会形态的认识,从单一的重点论转变到全面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看待社会形态,至少有两个基本角度:一个是社会制度的角度、经济社会形态(即一定经济基础和相应上层建筑的统一)的角度.此即"五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理论.另一个是生产力角度、技术社会形态的角度.从这个角度看,人类社会迄今大体经历了渔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四个阶段.此外,马克思还从人的发展的角度,把社会历史划分为人的依赖、物的依赖、自由个性三个阶段即"三形态"说.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同志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大家共同富裕的理论指导下,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与此同时,我国也由一个极度平均的国家,迅速地转变为一个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国家.2005年我国基尼系数超过0.45,进入国际公认的收入绝对不均等区间,由此而引发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成为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stata软件对2005年1%全国人口调查数据中的"居民月收入"变量进行计算,结果表明,我国几乎所有省(区)的基尼系数都接近或超过了0.4的收入分配贫富差距的国际"警戒线",贫富分化程度已经十分严重.为分析其影响因素,挑选相关指标构建回归方程进行分析.因变量为各省的基尼系数,自变量分为人口发展类、经济发展类、社会发展类三大类13个变量.结果表明,市场化、私有化的程度越高的地区,基尼系数越高,贫富分化越严重.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有利于通过中间变量来缓解这种贫富分化.  相似文献   

4.
<正> 本文着重考察社会主义经济利益体系的运行机制。因此,它将经济利益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存在作为既定前提,从而舍象了对利益本质的说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并不是单个地发生联系,即不是一个个人同一个集体(企业)、一个集体同国家发生联系,而是多个个人同一个集体、多个集体同国家发生联系的。对于它们的这种多重的同步关系,我们需要借助模型来说明,分析顺序是,先说明单个个人与企业或单个企业与国家的联系,然后再加进多个个人与企业或多个企业与国家的联系作一并考察。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国家海洋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海洋政策的实质 国家海洋政策是在俄罗斯联邦海岸、内海水域、领海、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和公海为获取俄罗斯联邦的国家利益而由国家和社会所确定的目的、任务、方向和方法. 1 俄罗斯联邦在世界海洋中的国家利益 俄罗斯联邦在世界海洋中的国家利益是个人、社会和国家在海洋活动范围内、在国家海洋潜力基础上实现的利益平衡的总和.包括: 俄罗斯联邦内海水域、领海、领空、海底及海底资源的主权不可侵犯;  相似文献   

6.
人们在讨论收入分配问题时,总是喜欢用基尼系数去证明,说中国社会的基尼系数已经达到或超过国际公认的警戒线,市场经济改革已把中国变成世界上贫富差距、两极分化最严重的国度之一。而问题是,即使相信这个统计数据的准确度,基尼系数所能度量的也只能是“收入差距”的大小,而不完全是“分配不公”。基尼系数真的能全面反映社会公正吗?我一直有疑问。改革前的计划经济时期,当时,工农差别、城乡差别比现在不知道要严重多少倍。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同志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大家共同富裕的理论指导下,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与此同时,我国也由一个极度平均的国家,迅速地转变为一个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国家。2005年我国基尼系数超过0.45,进入国际公认的收入绝对不均等区间,由此而引发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成为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国家视野中,社会包容主要体现在权力的分享与利益的共享等方面。社会包容并不只具有一般性的政策性价值,实际上其已经内化为现代国家的政治伦理准则即国家德性,从而具有重要的政治价值。从规范性维度而言,社会包容不仅是个人尊严和幸福生活的保障,而且能够为现代国家提供"合法性"和"一体化"的重要资源。从经验维度而言,西方现代国家的构建经历了从主权—国家到民主—国家再到福利—国家等几个历史阶段,这个历史过程其实也是国家的社会包容度扩展的过程。从现实维度而言,中国现代国家构建需要把社会包容作为其伦理准则。  相似文献   

9.
2009年是经济危机影响俄罗斯发展较重的一年.2009年9月13日,梅德韦杰夫在"当代国家和全球安全"国际会议上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承认了危机对俄罗斯的影响:"失业现象实际上在出席这次大会的所有国家中都大大增加了.这导致了居民收人的减少,实际上恶化了数十个国家、千百万人的社会状况,并且成了对刚刚开始生活道路的年轻人的严重考验."他呼吁所有的国家共同努力,一起走出危机.  相似文献   

10.
2011年新年伊始,全国"两会"即将召开之际,北京市政府推出了一项社会改革"新政". 北京某报2月26日的大标题是"社会组织登记无须再找婆家",小标题是"今年本市社会组织登记无须再找主管单位,可到民政部门直接登记". 航道尚未开通 大家知道,我们国家对社会组织的双重管理体制.是脱胎于计划经济时期的部门管理体制.根据我国现行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任何一个民间组织注册必须先找一个政府部门做业务主管单位,然后才能到民政部门登记注册,即必须找一个"婆家".这不仅极大地压抑了民间的活力,严重损耗了社会资源,而且造成了严重的社会不公.  相似文献   

11.
现在不少人把信息通讯技术、多媒体技术发展描述为进入"信息社会",进而很多专家认为人类已经开始迎接"知识社会"的到来.在美国,在OECD国家热烈讨论"知识经济"的时候,德国却很少提及这个概念,他们以自己独特的思维模式在研究"知识社会".知识社会似乎比知识经济的含义更为广泛,同时更富有想象力和吸引力.前不久德国联邦教研部举办了一个"知识社会"研讨会.现将这次研讨会提出的一些观点整理如下,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2.
该文基于理性经济人批判,提出符合时代要求与社会进步的"国家理性行为体"假说,即假设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国家行为必须要从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出发,综合权衡全体国民短、中、长期的利益需求及其可获得性,以均衡、稳定与可持续地增进全体国民福利最大化为目的。  相似文献   

13.
"公司社会责任"的概念,最早由西方发达国家提出,近些年来这一思想广为流传,著名杂志《财富》和《福布斯》在企业排名评比时都加上了"社会责任"标准,可见西方社会对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视.目前,在烟草行业开展的坚持"两个利益至上"大讨论,也正是呼唤我们的烟草企业要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为消费者提供完美的产品和服务.因此,烟草企业坚持"两个利益至上"的主要体现形式是履行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4.
收入满足度差距的国别比较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般认为,基尼系数达到0.4以上,社会将会出现危机.本文根据目前运用比较广泛的GSS、GSOEP、WVS、RUSSET等数据库,计算了美国、俄国、德国及其它29国的基尼系数、收入满足度均值及收入满足度差距,进行了历史纵向比较和同期横向比较,并对这三个数据进行了两两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笔者认为基尼系数、收入满足度差距、收入满足度均值三者结合,能很好地描述一个社会的福利水平和福利分配状况.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36个国家2010年的横截面数据实证分析表明:个人所得税与基尼系数存在着相关关系,即个人所得税越高,社会公平程度越高。并利用美国、英国、韩国等发达国家以及中国、俄罗斯等典型转型国家的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以及动态面板模型,稳健性检验表明:无论是转型国家还是发达国家,个人所得税都是调节收入差距的重要杠杆。在中国经济改革中虽然实行了利改税,但是税收负担依然落在企业头上,个人所得税的比重依然微不足道,因此缺少了调节贫富差距的杠杆,导致中国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6.
基尼系数的子群分解公式有多种形式,不同分解公式的实证结论有较大差异。本文分析了群内基尼系数的权数以及群间不平等指标所应具备的基尼系数内涵,提出了一个新的群间不平等指标,从而给出了一个新的基尼系数子群分解公式。利用这个新的基尼系数子群分解公式,本文实证分析了近年来中国总体基尼系数的城乡分解。实证结果表明,农村群间不平等对总体基尼系数的贡献率最大,城镇群内不平等的贡献率不断上升,这是促使中国总体基尼系数不断上升的两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社会利益"在现行的法律中频繁的出现,因而,对"社会利益"的认识和界定为经济法部门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因为"社会利益"这一范畴主体不确定,又没有自己确定和具体的内容,因而在认识上有一定的难度.笔者从"社会利益"的概念入手,再到"社会利益"的本质和表现形式,试图界定"社会利益".  相似文献   

18.
基尼系数的子群分解公式有多种形式,不同分解公式的实证结论有较大差异。本文分析了群内基尼系数的权数以及群间不平等指标所应具备的基尼系数内涵,提出了一个新的群间不平等指标,从而给出了一个新的基尼系数子群分解公式。利用这个新的基尼系数子群分解公式,本文实证分析了近年来中国总体基尼系数的城乡分解。实证结果表明,农村群间不平等对总体基尼系数的贡献率最大,城镇群内不平等的贡献率不断上升,这是促使中国总体基尼系数不断上升的两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社会利益"在现行的法律中频繁的出现,因而,对"社会利益"的认识和界定为经济法部门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因为"社会利益"这一范畴主体不确定,又没有自己确定和具体的内容,因而在认识上有一定的难度.笔者从"社会利益"的概念入手,再到"社会利益"的本质和表现形式,试图界定"社会利益".  相似文献   

20.
个人理性与“制度悖论”——对国家兴衰的尝试性探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正> 如果我们承认每一个人都是理性的经济人(即个人理性),那么究竟为什么人们要去设计并创造出与自身利益不甚吻合、或干脆是背道而驰的制度(即“制度悖论”)?在假定了“制度→人类选择→经济结果”之间的唇齿关系之后,这个问题的提法就变成了如下形式:为什么部分民族国家或地区的人们要去选择、或干脆说是默认了使自己所属的民族国家或地区长期停滞或趋向衰败的制度?本文试图解答的便是这样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