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茶叶生产业,每年都会产生许多副产品、等外品,其中多数是可以被再利用的。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茶叶产量的提高,造成大量低档茶叶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茶叶副产品在国外的食品、化工、医药、建材等领域都得以广泛开发和利用,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我国是茶叶生产大国,茶叶年产量居世界第二位,低档茶的生产量约占总产量的30%。茶叶生产中自然产生的副产品约占总产量的2%。若以茶叶总产量为50万吨计算,则低档茶叶(包括副产品)的数量达16万吨,茶叶副产品资源十分丰富。若将茶叶副产品进行深加工,能大大激活和提升我国的茶叶产业,具有十分广泛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中国茶业发展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生产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一 )生产现状我国是重要的茶叶生产和消费大国。国内茶叶消费潜力巨大 ,增长加速 ,内销总量为 4 6 5 7万吨 ,花、绿茶占 80 % ,消费结构因地域不同而各具特色。从总体来看 ,低档茶叶将逐渐被淘汰出市民消费市场。茶饮料将加快分割饮料市场 ,特色茶、礼品茶市场正在扩大。我国茶叶生产区域分布明显 ,红茶区主要在广东、云南 ,乌龙茶区主要在福建 ,花茶区主要在福建、广西、湖南等。近年来 ,我国的茶叶生产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特色茶产区已经成为我国茶叶发展的新亮点。如新昌的龙井产区 ,平江的银针产区 ,安溪的…  相似文献   

4.
中国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借鉴CMS模型和RCA指数,利用FAO统计数据和中国海关统计年鉴数据为基础,对中国茶叶产业比较优势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茶叶产业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但其比较优势正在逐步下降,据此提出相应的提高我国茶叶产业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浙江茶叶竞争力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闫伟伟  徐秀英 《林业经济问题》2007,27(6):511-515,520
利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贸易竞争指数法、显示性比较优势法,并结合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从国际竞争力和国内竞争力2个层面对浙江茶叶与中国其他茶叶主产省份进行对比分析。结论是:浙江茶叶国内和国际比较优势较为明显,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但竞争力不稳定。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制约浙江省茶叶竞争力提升的各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①加大标准化建设力度,提升茶叶质量竞争力;②提高茶叶产业化经营水平;③打破品牌的地域限制,实施区域性名牌战略;④积极开展有组织的劳务输入,降低茶叶生产的人工成本。  相似文献   

6.
对闽台茶叶产业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双方在资源禀赋的利用、产品结构的优化、茶叶市场的开发方面存在互补性,提出了闽台茶叶产业在合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认为今后闽台茶叶产业的合作要建立深层次的分工体系、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合理规划福建茶区布局和完善闽台茶产业合作平台。  相似文献   

7.
福建茶叶企业突破绿色壁垒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绿色壁垒”中农药残留、重金属、有害微生物等方面限制,结合福建茶叶企业本身的缺陷,提出通过“企业+基地”的生产形式,利用规模化经营,加强茶叶生产、加工、包装等全方位管理和监控;并通过科学的检测体系,实现茶叶出口的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8.
我国茶叶贸易基于标准化生产增进比较利益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茶叶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之一,在国际茶叶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我国茶叶出口单价相对较低,尤其是随着日本和欧盟等国家近年来茶叶检验检疫标准的不断提高,我国茶叶出口屡屡受阻,茶叶贸易的比较利益相对较低.本文对茶叶标准及其影响的复杂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揭示了标准提高对我国茶叶出口贸易的双重影响,并探讨了促进我国茶叶贸易获得更多比较利益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9.
据外贸部门消息,目前蒙古和俄罗斯的砖茶、低档茶叶紧缺,纷纷扩大从中国的进口。 蒙古和俄罗斯境内的蒙古族喜饮奶茶,而奶茶是用奶加砖茶煮制而成的,因此砖茶已成为蒙古族人的生活必需品。此外,俄罗斯居民有饮用柠檬茶的习惯,由于该国经济不景气,对低档茶叶需求殷切。  相似文献   

10.
历史已跨入21世纪,对新世纪茶叶的产销概况,专家们一致看好,随着人类保健意识的加强,人们对茶叶的要求将是以天然无公害的优质茶为主流;名优茶畅销;特种茶需求量急增;茶叶方便饲料加工品将迅速突起,形成茶叶生产的另一大主流。茶叶生产将是集约经营,机械化生产。针对茶叶产销发展趋势,结合我省的现状,谈谈振兴我省茶叶事业的几点思路。  相似文献   

11.
茶叶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 ,也是湖南农垦的支柱产业。近些年来 ,由于各种原因 ,茶叶出口量锐减 ,价格下滑 ,市场疲软 ,茶场 (茶厂 )经济困难 ,茶农收入减少。中国入世后 ,湖南农垦如何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加快茶叶产业化进展 ,这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农垦茶叶产业的优势茶叶产业是我省农垦的重点传统产业 ,具有一定的生产规模。全系统有专业茶场 19个 ,茶叶精制厂 2 0个 ,茶园面积 3万亩 ,年产干茶 2 5 0 0吨 ,农垦系统年产值 2 5 0 0万元。茶叶产业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和优势。1、茶叶生产技术优势较强。农垦系统茶叶生产集中 ,在生产…  相似文献   

12.
苑翠柳 《致富之友》2000,(10):37-37
近年来 ,随着国际健康食品开发热日炽 ,自然资源丰富又具有独特保健功能的树叶被广泛利用。茶树叶近些年以来 ,茶叶食品风起云涌 ,极受欢迎。除去名目繁多的速溶茶 ,各种罐装茶水 ,冲泡方便面的抹茶等 ,茶叶糖果、茶叶果脯、茶叶泡料、茶叶点心、茶叶羊羹、茶叶饼干、茶叶汽水、茶叶冷饮等纷纷问世。甚至茶叶已进入了主食、菜肴领域 ,日本人将绿茶加入米饭、汤面中 ,清香爽口。茶叶调味剂也得到了进一步开发 ,将茶叶粉加入酱油制成的茶叶酱油 ,或拌入姜粉制成的姜粉茶 ,以及茶盐等 ,这些茶叶调味品对冠心病、白内障、肠炎的防治效果很好。柿…  相似文献   

13.
欧洲是中国茶叶主要出口市场,欧洲人均年消费量0.61公斤。英国是非产茶国家,茶叶进口量位居世界前列,全国77%的人有饮茶习惯。俄罗斯历来是茶叶消费大国,95%的居民有饮茶的习惯,茶叶进口量位居世界第一。准确把握这两个市场的脉搏,对于我国茶叶出口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首先从福建省安溪县茶叶产业发展实际出发,设计了安溪县茶叶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4个维度的测度变量;接着通过对茶叶企业管理者、茶叶产业管理部门工作人员、高校茶叶产业研究学者进行问卷调查,确定4个维度及其测度变量的权重与强度;然后运用SWOT-AHP方法,确定安溪县茶叶产业发展的具体战略。研究结果表明:安溪县茶叶产业发展应主要采取WO战略区的调整型战略,利用外部机会来弥补内部的弱点。  相似文献   

15.
我国茶叶加工企业的适度规模与优化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7个茶叶主产省的55家代表性茶叶加工企业经营规模的调研,利用DEA模型考察了我国茶叶加工企业的规模经济。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茶叶加工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且经营效率低下;规模较大企业相对于规模较小企业有明显的效率优势。因此,适度扩大茶叶加工企业规模有利于其生产经营效率的提高和整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一、贵州茶叶可持续发展的障碍 当前,国内茶叶持续发展受到阻碍主要有以下原因: 1、茶叶销路不畅。外贸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取消了沿袭已久的一系列茶叶出口补贴政策,出口企业实行“独立自主、自负盈亏”,很难考虑到茶叶生产单位的利益。出口茶叶出现亏  相似文献   

17.
统计数字显示。2004年俄罗斯的茶叶消耗量为16万吨,人均消费每年超过1千克。该国的茶叶主要依靠进口,因此全球茶叶市场的价格走向对其国内市场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18.
海关总署最近发布我国茶叶出口的数据显示:2008年1季度,中国共出口茶叶7万吨,较2007年同期(下同)小幅下降1.7%,价值1.5亿美元,增长14.7%,出口均价2192美元/吨,上涨16.7%。这组数据透露出这样的信息,一方面,今年年初我国南方冰雪天气对茶叶生产的影响已经显现,茶叶产量下降导致出口减少,这也将制约今后几个月的茶叶出口;另一方面,抛开天气和农资价格上涨等因素,  相似文献   

19.
邵焕武 《农家之友》2003,(17):41-41
茶叶在贮存过程中须注意以下五点。1.注意避免光照茶叶受阳光照射易引起色变和质变。贮存在白色透明玻璃瓶中的茶叶,受阳光照射,内含的少量水分便会蒸发,引起茶叶返潮、变黄或发生霉味。因此要在避光器皿中保存茶叶。2.注意防止走气宜将茶叶分成小份额分开贮存,需多少拿多少。如果大量贮存在一起,经常开盖取用,茶叶的香气便会挥发而走味;空气中的水分也会进入,茶叶易受潮、变质。3.注意防止茶叶返潮茶叶本身含水量很低,但茶叶中所含  相似文献   

20.
[目的]充分发挥农业种植的地质背景优势,调整和优化种植空间区划与布局,为区域农业地质背景调查方法提供参考。[方法]以贵州省茶叶种植大县湄潭县为例,利用RS技术提取全县茶叶种植分布信息,在GIS软件平台支持下叠加岩组图进行分析,定量确定湄潭县茶叶种植的地质背景情况。结合农业地质采样调查成果,开展茶叶种植地质背景适宜性区划。[结果]最适宜茶叶种植的地质背景是碎屑岩背景区,该背景区岩土元素含量丰富,茶叶品质高,占地6.022 814万hm~2,尚有5.868 492万hm~2的种植发展空间;碳酸盐岩夹碎屑岩背景区次之,适宜茶叶种植,已种茶叶905.63hm~2,占该地层面积的10.10%;纯碳酸盐岩背景区茶叶种植较为适宜,该区占全县面积的61.04%,岩土元素含量相对匮乏。由此,编制了湄潭县茶叶种植地质背景适宜性区划图。[结论]基于RS与GIS的区域农业地质背景调查方式切实可行,研究结果能为湄潭县茶叶种植规划与生产提供新的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