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村民自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题中之义。经过3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村民自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积淀了不少问题:如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对村民自治的支持作用薄弱;相关法制建设存在缺陷,影响村民自治的顺利推进;村委会与乡镇政府权力不平衡,导致村民自治中附属行政化倾向比较严重;村委会与党支部争夺自治权,造成部委权力冲突;部分村干部和农民文化水平较低,限制了村民自治的深入发展等。要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正视这些问题,找到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措施,才能推动村民自治继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2.
新农村建设与村民自治二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加强村民自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题中应有之义,新农村建设给村民自治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发展方向,而村民自治则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组织保证与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3.
淮安市淮阴区三树镇,将村民自治与建设新农村有机结合,实现了村里的事,村民作主。[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李迪国 《魅力中国》2010,(35):103-103
随着我国新农村时期建设的逐步推广,农村的法制建设亟待加强,村民的自我法律保护意识也会变得越来越强烈:本文试从村民人身权益保护的现状来分析,借鉴法理界观点,与学术界人士共同探讨,以求对新农村时期的农村法制建设有所帮助:在当前新农村建设时期这个特定时代环境下,村民人身权益在某种程度上未能得到很好的保护,村民人身权益受到各种不同程度的侵害,如何更好的保护村民人身权益不受侵害已成法学界及其他学术界的热点。  相似文献   

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而采用何种模式进行旧村改造与新村建设是需要探讨的问题。该文从宝鸡市金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实践出发,在对金台区村庄建设现状及村民意愿进行深入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实施村民联户建房的改旧建新思路及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展以来,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极大的丰富和完善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内容和形式。社会主义新农村民主政治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着力构建一个村民自我评估的平台,以"四个民主"为基点,根据量化的数据,由村民评估本村民主政治建设现状,以增强村民的民主意识,保障村民各项民主权利,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村民自治组织作为社会的基层民主形式,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村民自治组织能够调整干群关系,增强农村社会的凝聚力,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但是,村民自治组织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需要政府和各部门给予大力支持,才能充分发挥它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村民自治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村民自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和农村治理的有效方式,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制度保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必须科学界定村民自治的含义,完善村民自治法律制度,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稳步推进,文化广场作为新农村的公共空间,已经成为村民社交、休闲与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日益凸显其特有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通过对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研读和实地调查,发现当前新农村文化广场建设在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突出问题,而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缺乏科学理念的指导、资金投入不足和村民环保意识依然比较淡薄等,进而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对加强和完善当前新农村文化广场建设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原则和具体可行的对策,希望能以此为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一点贡献。  相似文献   

10.
民风是一个地区社会大众共同表现出来的一种道德风尚和精神气质。研究乡村民风建设,对于营造农村良好社会风气,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当前乡村民风存在的突出问题、影响乡村民风建设的因素作了分析和思考,初步探讨了进一步改善乡村民风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在宁波的村民自治实践中,村规民约和村民自治章程的制定受到政府的鼓励和提倡,但其在国家法与民间法的互动呈现出纷繁复杂的局面。系统阐释村规民约在国家法与民间法博弈中的变迁趋向,进而为实现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寻找合宜的调适路径,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法治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新的一年里,双街镇郎园村领导班子以村民的富足为准则,投资近千万元,大力发展绿色无污染的生态园。发展市场需求的奶牛、肉牛、梅花鹿供应市场,同时,为村民致富,培育出售杨树、金丝柳、国槐、龙爪槐等苗圃增收创收,村民生活更加宽松,使新农村建设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陕西米脂县李站村推行村民监督委员会制度为例,就村民监委会精干班子的推选、科学合理的定位、监督机制的建立、有效监督的实施及规章制度的健全等方面,全面分析总结了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健全农村监督制约机制的方法、措施、实践及启示.为加强乡村党风廉政建设、维护村民和谐稳定、融洽党群干群关系、推动村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理论及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4.
善治视域下的“村民自治”与“村官自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善治是以法治性、责任性与合作性为基础的"好的治理"。善治视域下,新农村建设能否取得成功是与良好的村民自治分不开的,而村民自治包括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四项内容,其中最薄弱的就是民主监督。缺乏民主监督的"村民自治"很容易滑入"村官自治"的漩涡。实现新农村建设的"善治",必须要以村务公开与村民自治为基础,使合法的"村规民约"得到落实,违法的"村官自治"得到遏制。  相似文献   

15.
杨方旭 《魅力中国》2011,(9):283-284
村支书在新农村建设中承担着重要角色,发挥着积极作用。笔者以贵州省黔南州罗甸县村支书为例,探讨贫困地区村支书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角色和地位。村支书是村庄管理的主心骨;是村民脱贫致富的领路人;是社会主义新风尚的倡导者;是新农村建设的宣传者。  相似文献   

16.
赵伦  吴志明 《乡镇经济》2007,(12):28-30
西部新农村建设重点在于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农村公路建设。政府主导作用正确发挥是推动新农村公路建设的基础,村民自治组织承担核心协调作用是保障新农村公路顺利建设的关键,村民建设主体地位得到保障是决定新农村公路建设取得成效的核心。  相似文献   

17.
子洲县双湖峪镇杨大沟村,三年前还是个远近有名的贫困村,村民年收入不到850元,近两年来,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上路通了,水引上山进入户,电话通了,山上栽上树,种上草,2007年村民人均收入2920元,成为市级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问其原因,村民们高兴地说,是咱县委书记包村以来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18.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项目,一经提出便被业内人士认同,但实践效果却不尽人意。绥化新农村建设中,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存在社区村民参与困难、参与矛盾多、村民经营水平低、游客体验需求与社区传统融合困难、社区监管机制缺位等。为此,要加强环境保护机制建设、完善机制体制、加强社区村民专业培训、建全法律监督机制建设,借此实现绥化新农村建设社区参与旅游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9.
樊丽敏 《理论观察》2014,(8):104-108
随着新农村广场文化建设的发展,农村广场文化对社区建设和村民生活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经实地调查发现,新农村广场文化在宣传主流意识形态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成为农村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同时,农村广场文化建设仍然存在着文化设施不齐全、活动内容与形式单一、缺乏专门管理、村民参与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加强新农村广场文化建设需要提高对广场文化重要性的认识,不断丰富农村广场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对广场文化建设的管理,不断促进新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今年的3月31日,对于海南垦区黄岭农场牛坡园村的苗族村民来说,真可谓是“双喜临门”,因为这天是黎苗族传统节日“三月三”,也正是在这一天,20多户苗族村民欢天喜地地搬进了新居,从此宣告长期以来的“破瓦房,臭水沟,三个石头支起锅”的原始生活景象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绿树花草掩映下的一排排整洁的平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