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论文对中国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认为农业现代化依赖城镇化,同时又推动城镇化不断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不仅是我国农业发展的目标,还是保证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与途径.农村经济与城镇经济脱节,农业与非农产业脱节,农民与城镇市民脱节成为新时期制约中国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重要障碍.促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用现代企业理念去经营管理农业企业;强化社会对农业发展的全面支持等是城镇化进程中农业现代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3.
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78 ~2010年的全国数据,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了工业化、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工业化、城镇化变动是农业现代化变动的格兰杰原因,农业现代化变动不是工业化、城镇化变动的格兰杰原因;从脉冲响应看,来自城镇化、工业化的冲击对农业现代化变动的影响持续较长,但前者的作用更大;从方差分解看,城镇化变动比工业化变动对农业现代化变动的贡献度要高得多. 相似文献
4.
杨锦辉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15)
有人提出的无限剩余劳动力供给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与旨在探讨怎样放慢劳动力从农村流八城市速度的理论,在我国当前农村、城市劳动人口双重过剩的约束下,对我国农业现代化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同时其局限性也显而易见,本文通过理论的本土化提出了我国农业现代化之路--城镇化. 相似文献
5.
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各自的功能,本文应运协整分析、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以及脉冲函数对中国1984 ~2010年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动态研究表明: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影响效果差异明显;在不同滞后期存在单项关系,不具有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6.
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是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一方面,二者相互协调发展有助于推进中国整体经济的发展,有助于提高综合国力,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另一方面,二者如果没有做到协调发展而是互相排斥的话,其直接的后果就是“城市病”蔓延,环境污染加剧,就会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要实现城镇化与工业化之间的协调发展,就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准确把握城镇化发展与工业化发展的要求及重大意义第一,要准确把握推进城镇化发展的总体要求和继续完成工业化发展的基本要求。“十五”期间,推进城镇化的… 相似文献
7.
城镇化与工业化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本文以青岛市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为基准,利用国际上常用的IU、NU标准法对青岛市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1997-2012年青岛市城镇化滞后于城镇化的进程,二者不协调发展的矛盾突出,进而分析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最后提出促进青岛市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论城镇化速度与质量协调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镇化的本质内涵应包括速度和质量两个方面.我国城镇化速度近年来发展很快,但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特别是存在着城镇化发展质量不高等突出问题.城镇化发展在重视其速度的同时,必须重视质量.为此,要继续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努力提高我国城镇化发展质量,建立科学的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10.
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关系实证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对我国1995年至2009年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动态关系进行的研究表明,三者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呈反向变动趋势;工业化和城镇化不是农业现代化的格兰杰(G ranger)原因,而农业现代化是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格兰杰原因;长期均衡对农业现代化水平调整的幅度较小;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对农业现代化的冲击总体上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本文构建了包容性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权法和变异系数法对指标赋权,分别计算出2005—2012年重庆市包容性城镇化和产业结构发展的综合得分和2012年中国西部各省区包容性城镇化和产业结构发展的综合得分,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维度下运用协调度模型对两者的协调度及协调发展度进行评价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西部地区包容性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发展水平、协调度及协调发展度不断提高,整体发展水平较低,协调度较高,协调发展度存在一定的空间差异。 相似文献
12.
13.
商洛市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价值工程》2019,(35):226-227
以商洛市为例,构建人口-土地城镇化指标体系,根据协调发展模型计算商洛市2007-2016年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结果表明,人口城镇化指数由2007年的0.1412增长到2016年的0.7312,土地城镇化指数由2007年的0.0963增长到2016年的0.7028,协调发展水平经历了失调、过渡和协调阶段。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数据及相关指标体系,对河北省县域经济与城镇化协调发展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当前河北省经济发展对城镇化发展的拉动作用有限,过大的城乡收入差距对城镇化起着极其显著的负向抑制作用,为加快河北省城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5.
促进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协调发展是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点所在,而加快发展中小城市是优化城市规模体系的主攻方向,研究中小城市人口和土地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选取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为例,构建协调性模型测度其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状况,从演变特征和协调发展角度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中小城市逐步放宽户口准入政策,有效促进了农村人口向城市和城镇合理有序转移;2008年以来,中小城市土地城镇化推进速度快于人口城镇化,存在空间失控的现象;中小城市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度偏低主要是由于发展度较低。 相似文献
16.
17.
18.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如何协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实地调查基础上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进程的协调关系.认为,改革开放前的30年是不发展的协调;改革开放后的20多年是发展中的初步协调;现在应着力解决走向成熟协调的十个突出问题:建立最低工资制;八小时工作制;劳动环境和劳动保护;农民工住房;农民工养老保障;农民工医疗;农民工培训;农民工子女教育;工资拖欠;进城交通成本.本文还认为,我国大多数农区大多数农户,其所经营的农业实际早已破产.为什么规模庞大的中国农业还能维持再生产?为什么规模庞大的中国农民还能维持生计?主要靠2亿多农民进城做工和在乡镇企业做工.他们给农户每年带来约一万亿元的收入,支撑中国农业和农民生活的真正秘密正在于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已经开始具有全面建设较低水平社会保障制度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1998年10月视察江浙沪农村时明确提出:“沿海发达地区要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在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上,中央进一步明确指出:“东部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要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有条件的地方要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这是党中央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作出的重大决策。近几年来,沿海各省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