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对党政机关经费管理、国内差旅、因公临时出国(境)、公务接待、公务用车、会议活动、办公用房、资源节约等方面作出全面规范。同时,要求审计机关要加大对党政机关公务支出和公款消费的审计力度,依法处理、督促整改违规问题。  相似文献   

2.
采用双重差分方法实证检验政府审计对国有企业公款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政府审计介入当年及以后年度,被审计的国企控股上市公司消费性现金支出费用化率和波动性显著下降,公款消费实质性减少,公款消费计入存货的费用操纵行为显著减少,政府审计对公款消费的监督和治理职能得以证实;然而,管理层仍然可能会将消费性现金支出转入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等营业外支出科目,并且在政府审计介入之后,消费性现金支出的粘性并没有显著降低,可见政府审计并没有完全解决公款消费相关的代理问题。  相似文献   

3.
公款消费,简言之就是花消由公家的钱支付。诚然,公务接待在公务活动中不可避免,是行政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行政事业单位“三公经费”指的是财政资金支出的公务招待费、公车运行费和因公出国费用。这项费用本是政府公务运行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支出.但因个别地方和单位对“三公经费”支出缺乏有效监督和制约、公款吃喝、公车私用、公款旅游、公费出国现象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5.
信息     
△鸡西市审计局将“三公经费”纳入审计重点 鸡西市审计局在今年经济责任审计和财务收支审计项目中,将公务招待费、车辆购置和运行费、因公出国(境)费和会议费列入审计重点,并制订专门审计方案和审计报告模板。一是检查“乏公经费”真实性。看列支经费是否真实发生,列支依据是否充分,是否用于公务支出,是否将“三公经费”混入其他科目列支,有无向下属单位转移支出行为,揭示利用不真实票据列支费用套取资金和向下属单位转移支出,掩盖经费超支等问题。二是检查“三公经费”合法性。  相似文献   

6.
最近,我们在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审计中,对行政事业单位特别是执收执罚部门业务招待费支出进行了重点审计调查。从调查情况看,不仅绝大多数单位业务招待费支出超出了“按公务费的2%列支”的规定,而且报表中数字仍存在较大水份,许多单位存在严重的转移招待费支出问题。转移方式有三:  相似文献   

7.
公务车寻踪     
冯昕  田方 《审计月刊》2023,(5):48-49
<正>一辆消失的公车背后是什么?是另一辆消失的公车。2022年春天,万物复苏时节,某县级市预算执行全覆盖审计项目启动。老何带领的F小组围绕着“公车去哪儿了”这个谜题寻踪解谜、深挖细查,彻查民政部门在财政财务收支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交任务该项目覆盖全市一百多家预算单位,审计组针对不同审计重点组成四个小组,其中F小组的任务是重点关注公务支出和公款消费支出情况,剖析各部门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查找体制机制漏洞。  相似文献   

8.
行政单位公用经费,是指行政单位为完成其工作任务而进行的公务活动等所开支的各项费用支出,其主要内容有:1、公务费;2、业务费;3、修缮费;4、设备购置费等。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倡廉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国有企业业务招待费显著降低。但是中央巡视结果却反映出公款消费的奢靡之风仍然存在,国有企业存在通过将消费性现金支出归类计入成本科目以规避外部监管的现象,这种费用归类操纵问题开始引起学术界的关注。文章在梳理费用归类操纵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总结了费用归类操纵的动机及其经济后果,并建议从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提高独立审计质量、发挥媒体监督作用、开展专项巡视和完善政策落实配套机制五方面入手治理费用归类操纵。  相似文献   

10.
行政事业单位业务招待费控制措施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丽华 《价值工程》2010,29(3):17-17
近年来,随着公务活动的增加,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招待费支出也明显增加。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招待费支出占当年公务费支出的比重达10%以上,少数单位甚至超过30%。而财政部规定地方各级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招待费不得超过当年预算中"公务费"的2%。为了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的使用效益,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招待费支出必须严格控制。本文就建立健全事业单位的财务制度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1.
廖永  张敏 《审计月刊》2012,(12):33-34
加强"三公"支出管理,是执政党和人民群众的政治意愿,是树立健康文明社会风气、建设节约型机关的迫切需要,是缓解经费困难、提高支出绩效的现实要求。当前"三公"支出仍然比较混乱,各级党委、政府对这一问题高度重视,正在积极治理,相关制度措施逐步跟进。作为基层审计工作者,我们应以改进工作为出发点,勇于直面问题,深入挖掘根由,探索改革思路。"三公"支出是指各级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开支的公务接待支出、公务车辆购置运行支出、出国(境)公务活动支出。一"、三公"支出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在日常审计过程中我们发现,随着一系列规范制度的出台及财政、审计等相关部门对各单位项目资金、经费等检查力度的加大,一些单位开始在公务开支上动起了脑筋,将部分不合规的支出通过“办公用品”、“车辆维修”等为其披上了合法的外衣。具体表现形式如下:  相似文献   

13.
王茹 《价值工程》2013,(12):320-321
从2007年开始,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陆续推进加强和规范公务支出管理,建立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严格规定预算单位公务支出中必须使用公务卡结算的项目,公务卡的推广应用有效地抑制了利用现金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在源头上对预防腐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就对公务卡的应用在预防腐败中发挥的积极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各级党委、政府为遏止业务招待费的增长势头,在制度上、行动上对业务招待费的列支也进行了控制。但通过近二年的审计发现,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招待费用增长非常迅猛,实际业务招待费支出占公务费和业务费支出的比例高达15~30%,严重超标,有的单位为掩盖事实真相,便采取隐瞒、造假等各种违法手段,欺上瞒下,逃避监督,如有的将招待费开成“劳务费”、“工程款”、“修理费”、“会议费”、“办公用品”及其他购置费用等支出发票报销;有的甚至根本就不在财务账上反映,私设“小金库”,用“小金库”请客送礼、胡支滥用,或单位收入不入…  相似文献   

15.
行政事业单位财会人员、内外部审计人员是行政事业单位财会监督的主体,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规范财经秩序、廉政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行政事业单位财会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公务收支行为,高效开展公务收支财会监督需要相关监督主体具有非常高的监督能力。公务收支监督能力培养,首先要了解公务收支的管理监督重点,进而梳理出违规及舞弊点;其次是掌握寻找疑点的财会监督线索提取分析方法,从而形成财会监督思维,提高财务风险防范能力。本文在梳理财会监督线索提取分析方法基础之上,结合国家省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要求,对公务收支的财会监督线索进行深入分析,供财务人员、内外部审计人员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所谓"三公消费",指的是通过财政拨款安排给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因公出国(境)、公务车购置及运行、公务招待等方面的支出。餐桌与车轮堪称公务作风的风向标,长期以来,"三公经费"一直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三公消费"本是为了公务而进行的消费,因对公共财政和政府的监督长期不到位,导致原本合法、合理的正常行政支出渐次演变为老百姓深恶痛绝的"三公浪费"乱象,饱受社会舆论诟病。《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  相似文献   

17.
<正>公共支出是指公共财政的支出,是市场提供公共服务所需的各项支出统一由政府安排。随着政府机构规模不断扩大,控制活动和管理活动不断加强,公共支出数额也日益上升。更加复杂化的支出结构,仅仅对其合法性、真实性的审计不能发现很多问题的隐患。这时公共支出绩效审计就在政府审计的舞台上出现了。本论文对绩效审计在我国公共支出的应用方面做一些初步研究。一、我国公共支出绩效审计的现状随着现代科技、经济、金融的迅速发展,传统的财务审计  相似文献   

18.
《企业技术开发》2015,(26):35-36
新时期,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进行改革,企业公务接待也不断增加,进而公共消费支出也不断上涨,随之而来的企业公务接待过程中浪费现象屡见不鲜。文章结合中央新出台"八项规定"相关的工作作风,从企业自身开始,发扬"历行节约,减少浪费"节约精神,浅谈新时期企业如何做好公务接待工作。  相似文献   

19.
公务卡制度是公共财政财务管理领域的新举措.逐步代替公务消费中现金支付方式,成为政府公务支出的基本结算手段,是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延伸和完善,通过分析公务卡使用中存在问题产生的原因,笔者提出相应解决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公务车辆的增多,车队的不断发展壮大,公务车辆管理的问题亦不断显现,公务用车的维护、油耗、人工等支出都持续增大,上级单位核定的车辆费用不能满足实际用车费用,增大了单位资金压力。如何有效、快捷地应对化解公务车辆中存在的问题,是每一个用车单位面临的重大问题。公务车辆管理是指对所涉及车辆的人、财、物等资源的管理和调度、分配。公务车辆管理的目的是为了使单位车辆管理统一合理化,合理有效的使用各种车辆,最大限度节约成本,更有效的控制车辆使用,最真实的反应车辆的实际情况,最大可能的发挥最大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