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侯明扬 《国际石油经济》2013,21(4):25-31,110
2012年全球油气资产并购市场保持活跃,交易总金额高达2320亿美元,较2011年上升52%,创历史新高。除了交易中的资源评价中的长期油气资源价格异于往年外,2012年全球油气资源并购活动还呈现出国家石油公司收购活跃,国际石油公司出售资产规模较大,非常规油气资源交易中"涉油"交易超过"涉气"交易,以及LNG有关并购项目数量骤增等新趋势。预计2013年全球并购活动仍将聚焦热点地区和热点资产,非常规油气资产和LNG相关项目仍是全球并购的重点,国际石油巨头的并购行为将趋于理性,而亚洲国家石油公司将继续引领油气资源并购市场。  相似文献   

2.
2014年全球油气资源并购市场“触底反弹”,全年共完成并购投资约1710亿美元,同比增长近三分之一.2014年各类石油公司发展战略趋于理性,非油气工业背景公司“异军突起”;全年并购交易的评价油价再创新高,北美评价气价持续攀升;非常规原油交易“热度不减”,北美天然气资产并购则成为当年新亮点.预计2015年国际原油价格持续走低将影响全球油气资源并购市场;各类石油公司将选择不同并购策略应对国际油价带来的挑战;LNG项目和非常规油气资源并购交易将持续活跃.  相似文献   

3.
世界油气上游并购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油气上游并购交易随油价和资本市场起落而大幅波动。受国际油价不断走高和石油公司利润大幅增加等因素影响,2005-2007年全球油气并购金额和数量不断增加。从2008年下半年至2009年一季度,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油气上游交易额和交易数量大幅下降,但2009年二季度已出现明显回升。从交易主体看,国家石油公司的并购活动更加积极,国际大石油公司的资产剥离活动仍在继续。从交易地区看,北美地区是全球油气资产交易最活跃的地区,亚太地区是资产交易增幅最大的地区。从交易类型看,非常规油气资源交易额不断增加,天然气储量交易比例继续上升。目前,世界经济危机仍在持续,油气市场仍处于动荡之中,不少石油公司仍处于战略调整中,其资产处置将带来更多的资产交易机会。预计全球油气并购活动将迅速回升;国家石油公司在国际并购市场将更加活跃;北美仍是油气资产交易最活跃的地区,非洲和中东地区不乏机会。  相似文献   

4.
2022年,在全球油气上游投资增长有限、乌克兰危机推动区域油气地缘风险飙升以及世界经济增长显著放缓等因素影响下,国际油价全年呈现较高价格区间宽幅波动走势,整体上对全球油气资源并购市场负面影响较大。2022年全球油气资源并购交易总数量仅为215宗,接近20年内最低水平;并购交易总金额仅为880亿美元,较2021年下降约36%。2022年世界油气并购市场总体呈现四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全球范围内交易数量与金额呈现“双降”态势,非洲地区交易数量创近8年新高;二是各类国际石油公司并购金额整体减少,国际石油巨头持续出售“非核心”油气资产;三是并购交易的评价油价持续走高,与国际油价走势差异较大;四是北美非常规油气资产交易活动保持活跃,油砂交易金额接近10年内最高值。2023年,随着国际油价保持较高价格区间波动以及全球范围内疫情逐步稳定,预计非洲和南美地区并购活动将显著增长,国际石油巨头在“买卖两侧”寻求交易,北美非常规油气资源交易仍将成为市场热点。  相似文献   

5.
2016年全球油气资源并购市场出现复苏态势。2016年全球油气资源并购市场呈现四大特点:一是各地区并购市场差异化发展,俄罗斯-中亚地区成为年度新热点;二是非传统上游油气工业背景交易主体表现活跃,各类石油公司并购活动保持理性;三是并购交易的评价油价临近5年内低点,与国际基准油价走势反向波动;四是非常规油气资源并购活动稳居市场半壁江山。预计2017年,全球将延续油气资源并购市场复苏态势,北美仍将是投资的热点,欧洲、亚太、拉美和非洲等地的油气资源并购市场的活跃程度也将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全球油气资源并购交易市场仍将维持买方市场;低碳发展开始影响全球油气资源并购市场。  相似文献   

6.
2015年全球油气资源并购市场走势低迷,全年全球油气资源并购交易发生数量创下近十年来最低值,平均月度交易发生宗数仅为近两年来均值的1/3.低油价对国际油气资源并购市场的参与双方、目标资产估值、交易驱动因素、并购交易结构及并购实施手段等都产生了较大影响.从石油公司的角度分析,由于2016年国际油价走势难以触底反弹,预测国际石油巨头、中小型国际石油公司、国家石油公司和私募基金等都将采用各自不同的策略参与全球油气资源并购活动;北美和俄罗斯-中亚等区域将成为低油价下国际油气资源并购交易的发生的"热点".  相似文献   

7.
西亚北非政局动荡接力推高国际油价,北美页岩气革命在全球蔓延,这两大因素贯穿2011年全球油气业务并购市场,预计将继续推动2012年并购交易保持活跃。  相似文献   

8.
综合分析2001-2015年十五年间全球油气上游并购交易数据,揭示其走势和特点,针对特殊时点的交易特征,重点分析引发交易变化的主要因素.从2001-2015年全球上游油气并购交易历史来看,并购交易数量的变化与原油价格波动具有很强的一致性,数量随着油价的上涨持续增加,长期评价油价也持续走高,并在2014年创出新高.北美地区是油气交易最活跃的地区,非常规油气在技术创新和高油价的刺激下,在油气交易中的比例不断增加.全球交易形式以资产组合交易为主,平均占比超过50%.油气储量交易价格整体呈上升趋势,亚洲地区不断创出交易价格新高.未来,原油供需将实现再平衡,油气交易将开启有利“窗口期”;私募基金和非油气转型公司将在油气交易中发挥积极作用;北美地区仍将是油气交易最活跃的地区,中东和非洲地区的油气交易将逐步增加.  相似文献   

9.
在全球常规油气资源越来越难以获得的形势下,随着北美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技术的日益成熟,国内外大石油公司纷纷行动,将跨国并购的目标瞄准非常规油气资源。2010年3月,埃克森美孚收购美国XTO能源公司价值410亿美元的交易通过了美国反垄断监管部门的审查,这笔交易堪称非常规资源并购案例中的重磅一笔。  相似文献   

10.
在全球常规油气资源越来越难以获得的形势下,随着北美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技术的日益成熟,国内外大石油公司纷纷行动,将跨国并购的目标瞄准非常规油气资源。2010年3月,埃克森美孚收购美国XTO能源公司价值410亿美元的交易通过了美国反垄断监管部门的审查,这笔交易堪称非常规资源并购案例中的重磅一笔。2010年4月,印度信诚工业公司以17亿美  相似文献   

11.
2012年上半年,石油需求低迷,供应充足,库存高企,供需从2011年同期的偏紧转为宽松;国际油价波动较大,一季度升至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最高水平,二季度大幅回落.天然气市场需求和产量小幅增长,供需保持平衡;北美、欧洲、亚太三大天然气区域市场价差扩大.全球油气并购活动持续低迷,北美非常规气并购市场迅速降温.国际大石油公司生产经营指标下滑.中国石油需求增速大幅回落,对外依存度再创新高;成品油价格前升后降,石油石化行业效益持续下滑;天然气消费快速增长,进口量大幅上升,进口气价倒挂严重.下半年,预期世界经济依然疲软.石油供需仍将宽松,油价略有回升,但将低于去年同期水平;天然气供需继续平衡,三大市场价差仍将维持.中国经济企稳,国内成品油需求有望平稳增长,但涨幅低于预期;天然气将保持消费量与产量、进口量齐增的态势.  相似文献   

12.
周静  朱九成 《国际石油经济》2012,20(4):41-46,126
2011年,中国石油公司海外油气上游并购显现新的特点,中资背景的独立石油公司海外油气业务取得突破性进展,已连续成功收购具有一定规模的海外油气上游资产并投入运营.建议中国独立石油公司的海外油气业务发展以适当规模的生产型项目起步,采取谨慎稳妥的投资战略,以边际油田开发项目为重点;关注风险较低的滚动勘探和潜力较大的前缘勘探项目,特别是政治高敏感地区的项目;适度介入以页岩气、页岩油或致密油为主的非常规资源项目.现阶段国内外经济及油气行业环境为中国独立石油公司海外上游业务发展创造了难得的机会,建议中国独立石油公司依靠专业服务团队科学合理地筛选油气项目,与中国国家石油公司在海外油气资产分布上互相补充,在项目运作上互相协同.  相似文献   

13.
苏穗燕  张蕤  刘暄 《国际石油经济》2012,20(4):88-93,128
2011年,国际油价大幅攀升,受此影响,国际大石油公司经营业绩大幅提升,营业收入和净利润达到或超过金融危机前水平;油气产量出现不同程度下降,但得益于油气价格上涨,上游经营利润普遍大幅度增长,上游板块占经营利润总额的比例超过了80%;原油加工量和油品销量下降,但因炼化毛利上涨,下游利润大幅增长;上游生产成本达到近年来最高水平,未来仍面临较大的成本上升压力.未来,国际大石油公司将保持高水平的投资规模,并继续向上游倾斜;多渠道充实资源基础,积极发展非常规资源,继续扩大天然气业务;将以效益最大化为核心,不断优化资产结构,巩固竞争优势;同时,不断加强与资源国及新兴市场国家大型石油公司的合作,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多模式的新型战略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14.
从致密油气到页岩油气——中国非常规油气发展之路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抗 《国际石油经济》2012,20(3):9-15,109
与国外不同,中国多把致密油气与常规资源放在一起统计.致密油气已在美国和中国油气产储量,特别是待发现资源量构成中占重要地位.由于致密油气开发的成功,中国在水平井和压裂两大技术系列上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为煤层气、页岩油气的开发提供了条件.美国页岩气大发展造成气价下跌,这促进了页岩油的发展并使美国的石油产量由长期下降转为上升.中国煤层气发展的教训显示出管理体制不顺和市场环境缺失是阻碍非常规油气发展的首要因素.应尊重不同类型资源共生/伴生的规律,在油气特别是非常规油气发展中倡导综合勘探开发和利用.页岩油气开发在中国研究程度尚很低,不可急于求成,只能在尊重勘探程序的基础上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15.
低碳技术专利申请量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急剧增长.大多数低碳技术专利权归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所有,面向发展中国家的专利授权有限.全球主要发达国家不断加强低碳技术开发和保护的力度.国际石油工程技术服务公司在非常规天然气技术领域处于优势地位,国际石油公司近几年开始加强专利布局.国际大石油公司对低碳技术的研发投入相对少,他们以并购作为获取低碳资源和低碳技术的主战略途径,并与技术领先公司合作,抢占发展先机.对于中国的石油公司来说,低碳技术价格高昂,引进成本不断增大.为此,国内石油公司可考虑常规天然气领域寻找机会并购拥有核心专利技术油工程技术服务公司;在具有发展前景的技术领合作研发与自主创新双管齐下;在开展合作时,需确保合作对象拥有关键技术;充分运用低碳能源领域的专利信息资源.  相似文献   

16.
为了突破经济发展瓶颈,兼并重组活动如火如荼,其中横向并购活动最为活跃。本文以2011~2015年49 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因子分析法实证分析了上市公司横向并购前后2 年资本运营绩效。结果表明:上市公司横向并购资本运行绩效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尚未达到预期目的。基于此,提出相关建议:首先,制定正确的并购目标。其次,经营管理者多借助于专业性价值评估机构,避免对被合并方估值过高。再次,不高估企业剩余资产管理能力。最后,调动员工积极性,开拓专属管理资源,做好企业人力资源整合工作。  相似文献   

17.
余岭  杨烁 《国际石油经济》2012,20(4):46-53,126
资源国国家石油公司(NOC)资源优势非常明显.2011年,在国际油价高位震荡、国际油气需求快速增长的背景下,资源国NOC的公司收入普遍恢复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资源国NOC重视上游产能建设,普遍制定了开发本国油气资源的多阶段计划;加快发展天然气,结合自身情况设立开发项目;在增加投资开发传统油气资源的同时开始注重非常规资源的开发;进一步重视发展下游业务、延伸产业链,注重培育高附加值业务和开展多样化的国际合作;资源国NOC在进一步加强与IOC合作的同时,与NOC之间的合作日趋频繁.  相似文献   

18.
2011年中国石油工业综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011年,中国石油工业实现了新发展、创造了新业绩:国内原油产量在2010年首破2亿吨的基础上继续微增0.3%;天然气产量首次突破千亿立方米大关;炼油总能力达到5.4亿吨/年,比上年增长5.2%;原油管道、成品油管道、天然气管道的总长度分别达到2.13万千米、2.04万千米和5万多千米,两个战略石油储备二期工程基地投入运行;境外油气权益产量达到8500万吨油当量,国内外资参与合作在建或筹建的多个大型炼化项目有了新进展.我国石油企业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形势,资源基础更加夯实,市场份额稳步扩大,资源整合继续推进,战略合作全面加强,科技创新硕果累累,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19.
戚永颖 《国际石油经济》2012,(Z1):66-76,181,182
2012年2月9日和15日,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分别在北京、上海两地发布了《2011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报告显示:2011年,国际政治持续动荡,乱象丛生;世界经济复苏遇阻,危机难解。世界石油供需增速双降,基本面总体偏紧,国际主要基准油价同比大幅攀升,高位徘徊。世界天然气需求平稳较快增长,全球LNG贸易活跃,价格大幅上升。2011年,中国石油消费增速大幅下滑,但石油和原油对外依存度双破55%;天然气表观消费量增速超过20%;炼油能力布局进一步优化,油品质量继续升级;海外油气合作取得明显进展,能源公司国际化程度稳步提升。展望2012,世界石油供需趋于宽松,油价有望总体低于2011年水平,但伊朗问题是影响石油市场的最大不确定因素;天然气供需基本平衡,预计价格呈小幅增长态势。中国成品油需求将稳步增长;天然气消费量有望超过1500亿立方米,在一次能源中的比例超过5%。与会专家建议,加强能源战略研究和产业规划,对成品油价格加快市场化改革,对天然气利用政策进行适当调整,并适时推出天然气管网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20.
孙洪波 《国际石油经济》2011,(Z1):72-77,83,173
中国继2009年与巴西、阿根廷、委内瑞拉等国就一些重大油气合作项目达成协议后,2010年在拉美实现了油气合作项目的快速推进。当前拉美油气市场格局正经历深刻变化,中国石油公司已融入拉美市场,开始向战略经营、业务成长期转型,但资产、管理整合能力将面临考验。拉美的商业博弈环境较为复杂,中国石油公司进入拉美,不仅是资本的进入,还应培养一支从技术到管理都针对拉美油气市场的专业化队伍。中国在拉美的能源利益已超越公司层面的市场运作能力,建立政府间常规性政策对话和信息交流机制显得十分迫切。拉美是油气投资纠纷争端多发地区,有必要了解、探索拉美油气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的历史惯例和传统,加强立法机构之间的往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