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可转换债券:股性和债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各种新的金融工具不断涌现,可转换债券作为一种混合型证券(hybrid security),随着管理层的政策引导,获得了迅猛的发展,在2001年短短1年时间内,拟发行这一新的融资品种的上市公司数额高达43家,拟融资规模高达334.2亿元。面对这一新的融资热潮,作为一个理性的投资者,如何判断融资方案的合理性与投资的可行性,需要一定的标准,本文的研究正是基于这一要求,通过对可转换债券作为混合证券内涵的股性和债性的特性研究,寻找出相应的变量,并以实证数据证明了我国拟发行可转债公司的发行方案与公司基本素质有一定的差异,投资银行针对不同上市公司  相似文献   

2.
邹小Peng  李丽 《经济师》2002,(9):125-126
2001年4月28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实施办法》。这是继1997年发布《可转换债券实施较行办法》后出台的又一重要文件,标志着我国证券市场正式接纳了一种新的金融工具:可转换公司债券。由于可转换债券有人在公司中的地位特殊,既不同于股东,也不同于普通债券持有人,其权利极易受到侵害,所以文章重点讨论了在各种情况下对可转换债券持有人的保护问题,以求对可转换债券在立法方面的完善。  相似文献   

3.
4.
作为一种兼具股性和债性的混合型融资工具,可转债的契约条款设计可使其更偏向于股性或债性,本文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2002-2008年发行的可转债的主要条款,如发行期限、票面利率、转股期、转股价格、转股溢价率、赎回条款、回售条款、特别向下修正条款等进行分析,发现绝大多数可转债契约设计更偏向于股性,这既有发行人的主观原因,也有监管当局制度约束的客观原因。  相似文献   

5.
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融资与可转换债券融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2005年5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中国证券市场发生的218个定向增发新股或可转换债券事件为样本,运用标准的事件研究法实证检验了中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与可转换债券的短期市场绩效的差异性。研究结果发现,在控制其他因素的条件下,定向增发新股的短期市场绩效显著好于可转换债券。这说明,监管当局在制定相关融资政策时,应当充分考虑证券市场投资者的意愿,为上市公司进行定向增发新股创造一个好的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6.
卢春  杨永学 《经济视角》2003,(12):51-52
《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实施办法》发布实行以来,已有许多的上市公司宣布了可转换债券发行计划并获得了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作为继公司股票和公司债券之后的重要金融品种,上市公司可转债正逐渐成为新的市场热点。 可转换债券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1、对公司融资的影响 可转换公司债券为上市公司开辟了新的融资渠道,能够使上市  相似文献   

7.
8.
可转换债券转换价格的定价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鹏 《技术经济》2002,21(9):50-52
一、引言可转换债券 (以下简称转债 )是一种新型的金融衍生工具 ,于 70年代后期在西方证券市场上推出 ,80年代盛行 ,至 80年代末 90年代初已被亚洲国家广泛采用。我国企业尝试运用转债筹资始于 1991年 ,先后有深宝安、中纺机、深南玻等上市公司在境内外发行转债。 1997年 3月 ,  相似文献   

9.
关于可转换债券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我国可转换债券的利息收益,利机会和价格变动收益进行了实证研究,尤其是对可转债与股票之间的套利空间作了详细分析,并考虑了交易成本和结算规则的影响,据此指出我国证券市场的可转债价格基本符合与股价的理论关系,不存在持续无风险的套利机会,利息收益也不具备投资价值,价格变动收益才是可转债的投资价值所在,应以投资股票的思路来选择可转债的投资对象与时机。  相似文献   

11.
刘昌国  杨伟 《技术经济》2001,20(3):18-21
国有企业负债率过高 ,利息负担过重 ,不仅影响了企业自身的发展 ,而且造成了银行资产的大量沉淀 ,形成了引发金融风险的潜在因素。针对这一情况 ,政府出台了国有企业债权转股权的新政策。该政策不仅关系到国企解困的进程 ,而且也将对部分高负债上市公司产生重大影响。国家日前出台了组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并以此作为投资主体 ,通过收购原有商业银行的不良信贷资产 ,实施债转股的政策。该政策估计将取代 1995年出台的“优化资产结构”试点的挂帐免息政策 ,成为今后一段时期内国企改革以及化解金融风险的主要措施。一、债转股政策对企业的影…  相似文献   

12.
进入21世纪,世界竞争日趋激烈,我国已正式加入WTO,如何提高我国在国际社会的竞争力,就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目前制约我国国有企业发展和银行商业化的主要障碍是巨大的企业债务和银行不良资产.如何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出一条解决国有企业和银行不良资产问题的途径,成为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13.
我国上市公司可转换债券融资效率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从资本成本和资金使用效率两方面对我国上市公司可转债融资效率进行了探讨。从货币时间价值的角度出发,采用资本分割法创立了衡量可转债资本成本的模型。同时选用两配对样本的iWlcoxon符号秩检验,作为判断上市公司可转债募集资金的使用效率的评价方法。在按一定标准选取了样本公司作为研究对象的基础上,对可转债的资本成本及其资金使用效率进行了验证与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样本公司可转债的资本成本明显高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同时,我国上市公司利用可转债融资并未改善公司的业绩,表明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后资金使用效率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4.
文章对比分析了可转换债券最优赎回策略与实际赎回策略,并对我国可转债的赎回策略进行了解析;研究发现,截至2007年12月底,虽然我国2000年至2004年期间发行的35支可转债已有80%完成了转股或进行了赎回,实现了利用可转债融资获得"后门权益"的目的;但我国可转债的顺利赎回主要是股权分置改革——这一政策变量所致,并非公司基本面的提升所致。  相似文献   

15.
可转换债券对优化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可转换债券是一种介于债券和股票之间的可转换融资工具.本文在分析合理的发行转债对优化公司资本结构、提高公司的市场价值的影响,讨论利用可转换债券优化公司资本结构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可转换债券发行公司的最优决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从公司和投资者之间的博弈入手,研究可转债发行后,发行公司在行使调整转股价格的权利和赎回的权利时的决策目标和最优决策行为.分析表明,发行公司的决策目标是以尽可能高的转股价格尽可能早地实现转股,除非面临回售的压力,公司不会主动调整转股价格,调整的幅度仅以保证回售日投资者不回售为限.只要满足赎回条件,公司通常会行使赎回权,以便实现强制性转股,实现尽可能早转股的决策目标.本文得到的5个重要推论对于可转债的准确定价和可转债发行条款的设计均有重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李玉茹  杨宝旺 《经济论坛》2004,(15):141-142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初就有企业开始尝试运用可转换债券解决企业的融资问题。经过十几年的试点和发展之后,到今年可以说我国的可转换债券进入了一个全面启动、规范发展的新阶段。对上市公司而言,通过发行可转换债券实现其再融资有着明显的两个方面的优势:一是低成本的融资。根据我国《可转换公司债券管理办法》的规定,可转换债券的利率不超过银行同期存款的利率水平,从这里就能看出可转换债券的融资成本应该是所有债券融资方式中最低的。另外可转换债券的利息是作为公司的财务费用,在所得税前扣除,与分配的红利相比,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避税的作用,在相同条件下既降低了资金成本又增加了公司留存收益。二是可以充分利用溢价,筹集更多的资金。我国《可转换公司债券管理办法》和《上市公司可转换债券实施办法》规定,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转股价格的确定是以募集说明书前30个交易日股票的平均收盘价格为基准,并上浮一定幅度。由此可以看出,可转换债券的转股价格是以股票的市场价格为标准的,因此和配股、增发相比,在扩展相同股本的情况下可以募集更多的资金。而作为投资者,怎么对可转换债券进行分析,如何进行投资呢?不妨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19.
胡培军 《经济师》2001,(5):157-158
债券和股票作为最常见的融资工具已被大众熟知。然而可转换债券在我国还只能算作初级阶段 ,许多人对它的性质、作用、定价还很陌生 ,本文将对可转换债券引进一些基本概念后 ,就其性质、价值、作用进行探讨 ,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一、可转换债券的基本概念可转换债券是指依法定程序发行 ,在一定期间内 ,依约定的条件可以转换成公司股票的公司债券。可转换债券作为一种融资手段 ,它实质是一种特殊的期权工具 ,可转换债券给投资者一定数目的利息收入 ,此外投资者还拥有关于该公司普通股票的期权。可转换债券必须具有以下构成要素 :可转换债…  相似文献   

20.
刘伟  袁凯 《技术经济》2009,28(11):32-35
本文基于可转换债权所具有的激励与约束的双重作用,建立了有条件免偿可转股债权投资模式,解决了创业初期风险投资者和创业企业家因对创业企业家的无形资产评估定价难以达成一致而无法及时达成投资协议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在创业初期具体的、可操作的投资模式。研究结果表明,有条件免偿可转股债权投资模式不仅有助于风险投资者和创业企业家达成投资协议,而且能保证风险投资者和创业企业家的投资项目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