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绝三通     
编者按:丝绸之路正式开通以后,既经历过筚路蓝缕的初创时期,又出现过昭君和亲后的"边城晏(晚)闭,人民织盛,牛马布野"的和平兴旺景象。其间,班超父子"三通"西域的故事,一直为世人所传颂。他们为使西域与内地联成一体,作出了永垂史册的贡献。丝绸之路正是经过这样一代一代人的前赴后继、艰苦卓绝的奋斗才始终保持畅通无阻的。张骞"凿空"西域,丝绸之路开通后,匈奴虽然退出了河西走廊和漠南一带,但他们仍然统治着蒙古西北及天山以北广大区域,并支配着塔里木盆地东北和西域的一些小国。他们的小股骑兵,还经常从天山缺口南入,袭  相似文献   

2.
张建伦 《发展》2014,(7):20-21
正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以西安为起点,经关中平原、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到中亚河中地区、大伊朗,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贸易通道。这条国际通道成为中国丝绸、瓷器和香料走向西方世界的桥梁和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载体。到了21世纪初,在现代交通、资讯飞速发展和全球化发展背景下,贸易和投资在古丝绸之路上再度活跃,中亚各国希望拓展与中国的合作领域,推动中亚地区的建设与开发。正是  相似文献   

3.
孙占鳌 《发展》2014,(6):25-26
正四、元明清时期丝绸之路的衰落元代以后,丝绸之路贸易整体上趋向于衰落。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南移,二是海上丝路贸易的繁荣,替代了陆上丝绸之路的地位。唐代安史之乱后的数百年间,北方地区战火纷飞,为丝绸之路贸易提供直接服务的黄河流域丝绸生产几乎陷于停顿。同时,西北地区各民族政权的分裂、对立,使丝路贸易安全难以保障,丝绸之路因此逐渐衰落。北  相似文献   

4.
古代丝绸之路以张骞出使西域为起点,以最初的中西丝绸贸易为主体,发展出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利共赢"为内涵的丝路精神.现如今,世界贸易蓬勃发展、中外交流频繁的时代大背景下,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被重新提出,在继承发展古丝路精神下创新了形式,成为重要的国际经贸平台.对促进新时代中国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今日重庆》2013,(9):18-21
2200年前,大汉文明使者张骞和他的驼队,满载着丝绸、陶瓷,开始了第一次西域之旅,由此开辟了中西文化交流和经贸往来的丝绸之路。今天,在社会化大生产全球配置资源、重庆建设内陆开放高地之际,一群"当代张骞"—"感知中国穿越新丝路—渝新欧国际铁路媒体特别行动"联合采访车队再度扛起中西文化和经济交流的大旗,沿着  相似文献   

6.
陈宇宏 《西部大开发》2015,(Z1):174-179
公元前139年,张骞首次从长安出使西域,开启了丝绸之路古道,这不仅是中国联系东西方的"国道",也是整个古代中外经济及文化交流的国际通道。这条通道,绵延7000多公里,历经1500余年,经历过魏晋南北朝的动荡岁月,见证了隋唐盛景和元明的勃兴,它一直承担着内地与西域,中国与亚洲、欧洲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重任,是被誉为"中西文化交流的大动脉"、"人类文明的运河"的风雨古道。回首历史,我们满怀敬畏;放眼未来,这条古道将在"共建丝路经济带"的战略下重现辉煌。2015年,本栏目将着眼于丝绸之路这条民族精神史诗,以传统的题材,当代的眼界,用世界性的文化视域来透析丝绸之路带给中华文化的深刻意蕴。就让我们带着好奇、带着疑问,来看看这条历经1500多年的古丝绸之路到底都发生了些什么。  相似文献   

7.
成都虽然地处四川盆地,对外交通不便,具有一定的封闭性,但正是这种地理上的封闭性成就了成都在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成都在中国宏观地理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是北方丝绸之路、南方丝绸之路和长江经济带三大交通线和经济带的交汇点。秦汉以前,以成都为起点的南方丝绸之路就已开通,并延续了2 000多年的发展。汉以后,张骞"凿空"西域,开通北方丝绸之路,成都的蜀锦等丝绸产品就一直是北方丝绸之路的主要商品;而在南北朝的两百多年间,当河西走廊交通因战乱受阻,北方丝绸之路中断时,以成都为起点,经过甘南、青海进入西域的"河南道",成为新的北方丝绸之路,使中国与亚欧国家的贸易一直未曾中断。秦汉以后,成都成为岷江航运的起点,成都的人和物乘船顺岷江而下直接进入川江,与长江中下游地区各主要城市一直保持非常密切的联系。因而成都成为中国古代三大经济带的交汇点和交通、经济枢纽,由此推动了成都在汉唐时期两次崛起。中共十八大以来,国家区域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确立了以"一带一路"为重点的发展战略,为四川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成都应构建成为21世纪中国内陆地区对内对外开放的枢纽。为此,需要进行新的顶层设计和采取一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8.
<正> 我国历史上曾一度领导着世界文明的潮流,而这种作用是通过输出古老文明的几条贸易之路发挥的。因此,研究中国历史上的贸易之路不仅对于我们自己,而且对于人类文明发展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一、丝绸之路公元前138年,武汉帝在组织对匈奴战争的同时派张骞和堂邑甘父出使西域与大月氏结盟以共敌匈奴。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再度遣张骞率人马、赍金银丝帛出使西域。张骞及其副使先后至大宛(今苏联费尔干纳)、康居(阿姆河、锡尔河中游乌兹别克)、大月氏(巴克特里亚)、身毒(印度)。张骞通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也开始了中西贸易交通的新纪元。张骞之后,中国使节的足迹远至安息(今伊朗)、奄蔡  相似文献   

9.
<正>二千年前,汉张骞出使西域,首次开辟了著名的"丝绸之路",开通了东西方贸易的通道,中国从此成为世界贸易体系的中心。正是因为汉朝的声威远播,西域人开始称呼中国人为"汉人","汉"从此成为了伟大的中国华夏民族的永远的名字,中国也一直以世界强国屹立于世界之林。1 100年前隋炀帝在甘肃张掖举办了万国博览会,再次张显了丝绸之路的辉煌。六百年前,明郑和七下西洋,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带来了中外交往的空前发展,促进了中外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的空前发展,对世  相似文献   

10.
走出国门,一路向西 Go Abroad and Go Westwards 2200年前,大汉文明使者张骞和他的驼队,满载着丝绸、陶瓷,开始了第一次西域之旅,由此开辟了中西文化交流和经贸往来的丝绸之路.今天,在社会化大生产全球配置资源、重庆建设内陆开放高地之际,一群"当代张骞"——"感知中国·穿越新丝路——渝新欧国际铁路媒体特别行动"联合采访车队再度扛起中西文化和经济交流的大旗,沿着新的丝绸之路——渝新欧国际铁路线,从重庆一路向西,撒播友好,寻找全新商机.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世界蚕丝业最早发源地,可追溯到远古的新石器时代。当时在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均已出现原始的蚕丝事业。当奴隶社会末期的西周,已有了丝绸业商品经济的记载。战国时丝绸生产与贸易发达,齐纨、鲁缟以及楚国和江南吴越的罗、绢等名满列国。西汉武帝时张骞开辟丝绸之路,对沟通与西域以及西方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起着重要的作用。隋唐时期,中国蚕丝与丝绸的生产技术,亦向中近东、西欧与日本、朝鲜等地传播。此后,历经  相似文献   

12.
<正>一、古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古丝绸之路"东起中国古都长安,途经陇西高原、河西走廊以及西域地区的哈密、吐鲁番、库车、喀什、和田(于阗)等地,西到印度、伊朗等国及地中海东岸,可直达罗马,是一条联接中亚、南亚、西亚和欧洲的一条陆路通道。总长7000多公里,在中国境内有4000多公里。陆上丝绸之路以汉唐的两京长安、洛阳为起点,丝绸之路是一条东方与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  相似文献   

13.
张笑薇 《发展》2022,(2):74-75
河西走廊是古代中国连接西域乃至欧洲的丝路咽喉,中西交流融合最密切地域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和繁荣的一个典型缩影.随着海洋经济的兴起,河西走廊中欧通道的经济功能弱化,但它的影响力依然极为重要.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古老的河西走廊焕发出新的生机.加强对河西走廊历史文化的研究,对重振河西走廊经济发展具有非常...  相似文献   

14.
陆思东 《发展》2016,(6):40-41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强调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山丹地处河西走廊中段,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镇,新形势下必须找准定位,抢抓机遇,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15.
杜兵兵 《魅力中国》2014,(18):90-90
丝绸之路是历史上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在历史上促进了欧亚非各国和中国的友好往来。中国是丝绸的故乡,在经由这条路线进行的贸易中,中国输出的商品以丝绸最具代表性。19世纪下半期,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将这条陆上交通路线称为“丝绸之路”,此后中外史学家都赞成此说,沿用至今,张骞通西域后。开通了从中国通往中亚的陆路通道,班超经营西域和甘英出使大秦正式开通了连接欧亚非三州的丝绸之路。虽然丝绸之路是沿线各国共同促进经贸发展的产物。但很多人认为,中国的张骞两次通西域,开辟了中外交流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16.
自从张骞通西域,中国就走上了西部开发的温温征程。两千年过去了,人们惊异地发现,开发西部所带来的并非“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兴旺,而是“平沙莽莽黄入天”的悲凉。那么,我们的祖祖辈辈到底在西部做了些什么? 最早的开发从西北开始 古代对西部的开发主要集中于西北地区,而西北的开发又集中于河西走廊和西域两个地方。历代政府开发西部所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1)移民实边。据史书记载.西汉汉武、宣昭两帝时期.河西的移民连同戍卒已达 50万人。隋唐时期,政府通过征集役夫、招募流民和扩大驻军的方式大量向西北地…  相似文献   

17.
蔡春丽 《今日重庆》2012,(Z1):58-59
公元前138年,张骞奉命出使西域。两次西行,一条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通道就此诞生。在大漠商队的驼铃声中,中国的丝绸远运到欧洲大陆。19世纪下半期,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将这条陆上交通路线称为"丝绸之路"。经过千年的漫长沉寂,2011年3月19日,一列满载"重庆造"电子产品的列车再次飞驰在"丝绸之路"上。横跨欧亚六个国家,从  相似文献   

18.
正重庆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连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及长江经济带"Y"字形大通道的联结点上,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独特区位优势。在重庆布局的开放体系中,向西有"渝新欧"大通道,向东有长江"黄金水道",向南则有今年4月打通的重庆—东盟国际公路联运物流大通道。重庆东盟公路班车的开通,标志着重庆作为内陆开放高地和口岸城市又添一条国际化物流大通道,重庆南向连接海上丝绸之路的国际公路货运通道全面贯通。  相似文献   

19.
被称为“西北粮仓”的河西走廊,位于甘肃西北部,自古是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和战略要地,是著名“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水草丰美,物产丰富,是靠祁连山积雪和冰川的融水滋养、灌溉而“造成”。一旦祁连山出现问题,对于本来就危机四伏的河西走廊生态无疑是釜底抽薪。  相似文献   

20.
张国藩 《发展》2013,(6):42-43
明初,中西贸易往来的丝绸之路虽不如元代兴盛,但也曾出现过一度繁荣。此后,明王朝出于国防上的考虑,时时关闭嘉峪关,人为地阻隔了中西交通。再加上海路发达,丝绸之路已失去昔日的景象。地处河西的甘肃镇,一方面"万山环会,其所辖诸卫绵亘二干余里,番虏夹于南北,一线之路通其中"(《明世祖实录》卷84)。河西交通的不便,限制了这一地区与外界的交往。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