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债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国债市场做大做强,是适应我国加入WTO后债券市场逐步放开,债券市场所面临挑战的重要举措。通过对国债市场作用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调整国债结构、实行国债余额管理制度、国债发行转向安全的公开拍卖方式、建立统一的国债交易市场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国债市场,使之与国际市场接轨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作为国债转让和流通的主要场所,我国国债二级市场在整个国债市场乃至金融市场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我国国债市场建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但同时交易方式有限,市场分割,交易主体结构不合理等因素也制约其进一步发展。要完善与发展我国国债二级市场,就要建立全国统一、多层次、多元化的国债交易市场,建立统一的债券市场监管体系,完善交易方式;尽早出台一部专门的《国债法》等。  相似文献   

3.
我国债券市场目前分割为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债券市场,跨市场国债成为联系两者的重要纽带。通过对跨市场国债在两个市场收益率的实证研究我们发现:跨市场国债在两个市场的收益率没有显著高低差异,其价差整体上是随机的;跨市场国债在两个市场的收益率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交易所市场收益率变化超前于银行间市场,事件分析和Granger因果分析结果都是如此,这与交易所参与机构投机性和竞争性较强,对市场变化的把握和反应更敏感、更超前有关。  相似文献   

4.
夏振俊 《理论观察》2003,(5):102-103
我国自1981年恢复国债发行以来,始终致力于国债管理机制的完善和发展。但也存在着值得研究的问题。在凭证式国债管理中,要加大国债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力度,合理界定国债市场的监管者及其职责,增加国债发行工作透明度,使发行任务与投资者的购买力协调,增设期限结构品种,分散认购主体,开拓销售方式,规范销售行为,使国债资金的使用扣取得的成交成效在社会监督之下,提高国债资金的使用效率,发挥国债资金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自从1981年我国恢复国债发行以来,国债市场在摸索中不断发展和完善,国债市场在金融市场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学术界对国债发行方式、国债适度规模、国债流动性等方面的讨论也日益增多。本文主要对国债发行、国债规模、国债流动性、国债收益率、国债风险、国债回购等6个问题进行研究的文献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海外经济评论》2007,(16):7-10
中国债市在经济中所占比重太小 在2007年3月5日的全国人代会上,温家宝总理向与会代表指出中国政府将加快债券市场发展的步伐。这是一项重大的挑战,我们认为这是中国金融体系改革的首要任务。以美元计算,中国官方债市已成为亚洲最大(日本以外)的债市。截至2006年底,中国国债和准国债的总规模已达到6650亿美元,在亚洲国债市场(日本以外)中所占的比重为42%。  相似文献   

7.
提出问题的背景 纵观我国债券市场发展的轨迹,可以发现,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历程充满了曲折和波澜.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早期的债券市场从实物券场外柜台交易起步.90年代初,以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为代表,出现了集中交易.在实物券托管结算系统出现风险后转变为记账式债券,90年代中期,国债期货交易如火如荼,在风险高度集中,防范不及的情况下,上交所发生了"3.27"事件.叫停国债期货交易后,场内债券交易开始趋向低迷.1997年6月,银行间债券市场应运而生,我国场外债券市场开始成型.  相似文献   

8.
自从1981年恢复国债发行开始,经过20多年的发展,到如今我国的债券市场已经初具规模。但无论是在市场规模、结构、流动性等方面,还是在法律制度、交易方式、市场监管等方面,都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势必阻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影响国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欧洲债券市场的整合,其市场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突出表现为做市商制度。本文以欧洲主要的债券交易平台—MTS为重点,详细考察了欧洲国债市场的交易机制和做市商制度,并分析了其对我国债券市场完善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债券市场的流动性是衡量债券市场完善程度的指标之一。我国的国债市场扩张的同时,其流动性却相当低。这给市场的参与者带来一定的风险。提高国债市场的流动性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我国证券市场明显存在着"股市强,债市弱;国债强,企业债弱"的特征。这与国际上成熟的债券市场的规模远远大于股票市场规模的特征正好相反,突显出我国过于重视股票市场而忽视债券市场的倾向。这一倾向不利于资本市场的健康运行。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与完善,我国也需要有一个稳定而健康的企业债券市场。面对企业债券市场存在的种种问题,如何使其健康发展,这不仅仅是研究的理论问题,也是需要尽快解决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2.
杨永波 《理论观察》2013,(5):101-102
近年来,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相继下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办公厅、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印发<凭证式国债承销团成员考评办法(试行)>》、《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关于2012年凭证式国债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加强对储蓄国债承销团的监管。但在实施过程中,储蓄国债承销团的监管仍存在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所以必须完善监管机制,规范各国债承销机构在运营中的管理行为,充分发挥国债承销机构的积极作用,从而保证储蓄国债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国债市场的风险防范对准哪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国外市场所不同的是,中国国债起步时间短,发展还不尽完善,交易的品种和方式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与国外市场相同的是,中国国债市场充满着风险,着随国债发行规模的不断扩大,其风险也随之增大。如何规避风险,利用国债市场更好地服务于中国企业和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当前必须面对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2002年1月至2010年2月我国通货膨胀率月度数据,实证检验了不同货币政策工具作用下,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国债收益率曲线是否有助于预测通货膨胀率。实证结果表明:当资本市场属性占主导地位时,国债收益率曲线在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作用下,对通货膨胀率的预测能力较强;当货币市场属性占主导地位时,国债收益率曲线在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作用下,对通货膨胀率的预测能力较强。本文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是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具有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双重属性,并且其资本市场属性呈时强时弱的变化态势,导致该市场上占主导地位的市场属性也不稳定,进而出现预测能力随货币政策工具与市场属性匹配程度而改变的情况。  相似文献   

15.
封面故事     
《广西经济》2012,(4):7
启幕债券大市场近期,随着市政债、国债期货、中小企业私募债的密集登场,显示出决策层激活中国债券大市场的思路已逐渐清晰,资本市场对于债券市场的关注热度明显升温。债券市场作为一个新的变量,将如何影响并改变中国经济下一步的发展路径,各方均在拭目以待。  相似文献   

16.
国债价格引导机制实证研究——交易所国债市场何去何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国债市场的人为分离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交易所市场也呈现出越来越边缘化的趋势。通过对跨市场国债的实证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交易所市场和银行间市场国债的收益率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交易所市场与银行间市场的国债价格变化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交易所市场比银行间市场的国债对信息的反应更为敏感;交易所和银行间市场国债的价格变化相互引导,但交易所占主导地位。最后给出了针对交易所国债市场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张琳 《中国经贸》2009,(12):158-158
目前我国国债的发行和流通已在金融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中国债的利率是国债交易的核心。本文的研究主要对象为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国债所形成的收益率曲线。通过三次多项式模型来拟合我国的国债即期收益率曲线,分析了国债收益率曲线与货币政策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并探讨了债券市场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市场的有效性研究一直是资本市场研究的重点问题,但我国对于国债市场的有效性研究较少。银行间国债市场也是国债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文章分别从市场内部和市场外部,利用随机游走模型的检验及协整检验等方法对银行间国债市场的有效性进行研究,得出银行间国债市场基本满足弱式有效市场假说,但是和交易所市场不存在长期协整关系的结论,据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罗真  杜进军 《西部论丛》2008,(10):62-63
国债回购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种新的投融资工具,国债回购市场本质上是一个资金拆借市场。根据我国的相关规定,国债回购仅允许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国债市场进行。2002年4月8日,央行发布了银行间债券市场实行准入备案制的第五号公告,国内非银行金融机构获准进入银行间市场进行交易。这一政策使得非银行金融机构成为少数有资格旬同时参与两个市场交易的机构投资者,  相似文献   

20.
自1981年恢复国债发行以来,中国债券市场发展迅速。国债作为最重要的金融工具之一,在现代市场经济国家中已成为各国政府不可缺少的宏观调控工具。而拍卖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定价机制,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国债定价的基本方式。国债拍卖是拍卖理论应用的重要领域,文章系统地介绍了国债拍卖的两种方式:单一价格拍卖和多种价格拍卖的理论文献发展和实证文献发展,并予以简要评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