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越垠 《发展》2014,(6):J0047-J0055
2013年工作回顾过去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省市一系列会议精神,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努力克服暴洪地震灾害造成的不利影响,扎实推进“5551”发展战略,统筹抓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各项工作,圆满完成了县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主要预期目标。全县呈现出经济提速提质、民生持续改善、各项事业繁荣、社会保持稳定的良好态势。预计全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32.65亿元,同比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72亿元,同比增长20.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52.65亿元,同比增长26.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12亿元,同比增长20%;大口径财政收入达到2.26亿元,同比增长1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89元,同比增长16.3%;农民人均纯收入4392元,同比增长18.3%。  相似文献   

2.
李万岳 《发展》2014,(6):J0076-J0082
2013年工作回顾过去的一年,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艰巨任务,全县各族人民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市县全委(扩大)会议精神,紧扣科学发展、转型跨越、民族团结、富民强县目标,大力实施“1342”发展战略,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好中求快总基调,团结拼搏,攻坚克难,开拓创新,经济社会保持了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县十七届二次人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8.16亿元,增长17.94%;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5.8亿元,增长32.69%;实现工业增加值22.04亿元,增长24.02%;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98亿元,增长21.27%;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09亿元,增长3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126元,增长20.5%;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848元,增长26.18%。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103.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29‰。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十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申君明 《发展》2014,(6):J0041-J0046
2013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人民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重大决策部署,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努力克服干旱、冰雹、暴洪、地震等群发性自然灾害造成的不利影响,求实创新,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圆满完成了县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预计实现生产总值49.82亿元,增长14%;大口径财政收入4.33亿元,增长23-3%;固定资产投资81.65亿元,增长3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84亿元,增长20.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94亿元,增长20.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07元,增长19.5%;农民人均纯收入4797元,增长22.1%;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3%。以内;万元GDP能耗下降3.2%。  相似文献   

4.
杨成林 《发展》2014,(6):J0063-J0069
2013年政府工作回顾2013年,是在困难与挑战中负重前进、突破发展的一年。一年来,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带领全县人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生态经济为主线,紧紧围绕“一山一水一湿地”的资源禀赋,牢牢把握“做大做靓宜居宜游”的主基调,全力以赴抓发展,千方百计惠民生,创新治理促和谐,全面完成了县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增速加快、结构趋优、保障增强的良好态势。全年生产总值完成45.54亿元.增长12.6%。其中:第一产业完成15.37亿元,增长5.7%;第二产业完成16.32亿元,增长18%;第三产业完成13.85亿元,增长12.7%。大口径财政收入完成3.68亿元,增长28.07%;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68亿元,增长36.83%;财政支出达12.38亿元,增长17.5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颁完成8.9亿元,增长14.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940元,增长10.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511元,增长12.7%。国土资源、节能减排、安全生产、环境保护、人口计生等工作均圆满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5.
汪海洲 《发展》2014,(5):J0009-J0015
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及歹IJ席人员提出意见。2013年工作回顾2013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总基调,一手抓转型发展,一手抓民生保障,扎实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各项工作,较好完成了市八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主要预期目标。全市完成生产总值464.49亿元,同比增长12.8%;工业增加值212.86亿元,增长15.7%;固定资产投资421.58亿元,增长31.3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5.75亿元,增长14.8%;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4.11亿元,增长20.63%;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79.7元,增长11.5%;农民人均纯收入5140.1元,增长14.3%;城镇登记失业率2.46%;人口自然增长率5.89%。  相似文献   

6.
毛生武 《发展》2014,(5):J0036-J0042
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州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建议。2013年工作回顾2013年,我们在省委、省政府和州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盯与全省同步建成小康社会这个总目标,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藏区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实施“五大战略”,扎实推进“五大甘南”建设,迈出了科学发展、转型跨越的坚实步伐。较好地完成了州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工作和与省政府签订的目标任务。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1.3亿元,增长12%;固定资产投资205亿元,增长17.5%;大口径财政收入15.95亿元,增长35.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6亿元,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200元,增长16%;农牧民人均纯收入4260元,增长18%;城镇登记失业率3.1%;人口自然增长率8‰;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3.5;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15亿元,贷款余颁138亿元,分别增长11.4%和27.8%。一年来,所做的主要工作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大的方面。  相似文献   

7.
王琳玺 《发展》2014,(6):J0014-J0019
一、2013年工作回顾过去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大力支持和有效监督下,区政府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总基调,紧盯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环节,着力破解发展难题,强力推动工作落实,圆满完成了区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一年来,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我们积极应对,调结构、稳增长,综合经济实力显著提升。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2。8亿元,同比增长14.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0.7亿元,增长58.2%;完成公共财政收入5.62亿元,增长19.53%;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2.02亿元,增长15%,为率先发展、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8.
黄泽元 《发展》2014,(5):J0021-J0027
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2013年工作回夏2013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以生态文明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牢牢把握率先实现转型跨越的总基调和做大做靓宜居宜游的战略基点,着力培育壮大宜居宜游首位产业,统筹推进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基本完成了市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实现生产总值336.9亿元,增长11.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5.2亿元,增长31.3%。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6亿元,增长14.5%。大口径财政收入和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40.1亿元、16.7亿元,分别增长32.93%和32.06%。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3%和12.8%,分别达到15877元和8465元。  相似文献   

9.
都伟 《发展》2014,(5):J0016-J0020
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酒泉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歹IJ席人员提出意见。2013年政府工作回顾2013年,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全市各族人民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以及市委三届三次、四次全委会议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各项决策部署,按照“五做五加强”总体工作思路,强力推进“3341”项目工程,着力打造发展战略平台,努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圆满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预计,全市完成生产总值659亿元,增长16%;财政总收入85.4亿元,财政总支出111.6亿元,分另lJ增长18.3%和11.7%;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6.7亿元,增长26.1%。  相似文献   

10.
《安徽省情省力》2006,(1):13-14
2005年,全省人民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崛起”的总体要求,坚持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东向发展战略,深入推进“861”行动计划,努力克服多种自然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团结拼搏,扎实工作,保持了国民经济的快速稳定健康发展,圆满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初步核算,全年全省生产总值5375.8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59.59亿元,增长1%;第二产业增加值2234.23亿元,增长18.8%;第三产业增加值2182.02亿元,增长9.9%。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1.
崔仁杰 《发展》2014,(6):J0070-J0075
2013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十四届五次全委(扩大)会暨全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牛果菜富民、煤电化强县的发展思路,全力稳增长、调结构、强基础、惠民生、促统筹,较好地完成了县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全县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为推进富民强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2.
“十五”期间,红桥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与时俱进,创新拼搏,全面完成“十五”计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200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3.8亿元,年均增长20%;实现区级财政收入2.9亿元,年均增长15.3%。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GDP初步核算,2008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00670亿元,比上年增长9.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4000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146183亿元,增长9.3%;第三产业增加值120487亿元,增长9.5%。  相似文献   

14.
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志丹县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经受严峻考验的一年。面对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狠抓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各项重点工作,团结实干,共克时艰,全县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八大成效书写了跨越发展新篇章。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21.08亿元,增长14.5%;地方财政收入14.01亿元,增长12.54%;固定资产投资56.94亿元,增长23.94%;农民人均纯收入4190元,增长21.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110元,增长25.996。  相似文献   

15.
陈青 《发展》2014,(5):J0028-J0035
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2013年工作回顾2013年,面对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自然灾害多发的严峻考验,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和市委三届六次全委扩大会、市三届三次人代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总基调,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预计全市完成生产总值252亿元,同比增长1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37亿元,增长31%;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44.1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1.48亿元,分别增长30.1%和34.1%;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4亿元,增长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188元,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3613元,增长17%;新增城镇就业3.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25%;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2.6%;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完成省上下达的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16.
初步核算,今年前三季度,合肥市GDP为1161.71亿元,同比增长17.5%,增幅高于全国和全省7.6和4.1个百分点。GDP占全省的比重达到18.5%.比去年同期上升了0.5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2.71亿元,增长6.5%;第二产业增加值591.24亿元,增长20.6%;第三产业增加值517.76亿元,增长14.9%。  相似文献   

17.
一、基本情况 GDP: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01631亿元,同比增长9.9%,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了2.3个百分点。二、三产业回落明显。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800亿元,增长4.5%,同比加快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101117亿元,增长10.5%,回落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78714亿元,增长10.3%,回落2.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8.
2007年,我区各地各部门围绕党中央关于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要求,全面落实和强化各项支农惠农政策,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稳定发展。 一、农业生产与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2007年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发展态势。全年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1264.6亿元.比上年增长5.9%.增幅同比回落0.6个百分点。其中.农业增加值682.1亿元.增长7.4%;林业增加值74.9亿元.增长11.7%;渔业增加值122.2亿元.增长5.7%;牧业增加值376.4亿元,增长1.8%.增幅回落5.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9.
2009年,全县农业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发展态势,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22.7亿元,同比增长5.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808元,同比增长9.8%。  相似文献   

20.
今年以来,全省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系列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政策措施,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总体经济运行向好的方向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呈现逐月回升态势。初步核算,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642亿元,同比增长9.6%,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30亿元、1434.05亿元和1078.18亿元,分别增长4%、10.1%和9.6%,全省经济开局良好,各项经济指标均好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