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相娜 《黑河学刊》2014,(5):12+14-12
屡禁不止的虚假报道导致媒介公信力严重降低、世风日下。杜绝假新闻,需要政府、媒体及公众的共同努力,坚持与新闻失实现象作斗争。媒介应积极贯彻党性原则和为人民服务方针,自觉规范媒体行为,注重科学、运用逻辑推理证实新闻的真实性;提高自身素养,加强调研能力,深入、深入、再深入地发掘新闻。鼓励群众监督媒体行为,促进媒介环境的健康有序运行。  相似文献   

2.
刘百航 《理论观察》2010,(3):164-165
新闻之所以可贵,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它必须完全真实.即构成新闻的五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都绝对真实.真实地反映事件的起因、发展过程。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然而.新闻报道失实的现象却时有发生。尤其体现在典型人物报道上。例如一篇关于“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典型报道.写他搞研究如何一连多少天不睡觉,累倒在稻田里还不放弃研究。事后经袁隆平本人澄清,这完全是记者杜撰的虚假情节。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新闻真实性的概念及其三种状态出发,分析了新闻失实的主要表现形式,对防止新闻失实提出了可行的对策。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新闻职业培训,提高新闻工作者的理论素养和知识水平;鼓励编采人员深入事件一线进行实地采访报道;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奖真罚假。从而确保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4.
刘蓓 《发展》2012,(4):130-131
新闻信源是新闻记者采写新闻的必要保障,同时也是核定新闻是否准确的主要基础。针对近年来一些媒体忽略信源而出现的新闻造假、新闻失实等问题,有必要在这个方面提出一些有关核实与保护的措施,同时借鉴国内外有效的做法,让新闻信源的真实性得到应有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古礼贤 《魅力中国》2009,(22):161-161
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前虚假失实但构图完美的新闻摄影作品及八十年代后图像残缺却真实可信的新闻摄影作品为例进行了对比,并对近年国际、国内举行的新闻摄影比赛进行了分析研究,阐述了新闻摄影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新闻价值与图像形式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6.
张军丽 《发展》2014,(10):126-126
正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坚持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工作者的起码要求,也是必然要求。然而,新闻事业作为一项同社会紧密联系的工作,常常会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甚至新闻媒体自身的压力与影响,正是在这诸多有形与无形的"变数"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新闻失实现象。一、原因(一)政绩观的负面影响。新闻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受党和政府的领导。一些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爱做表面文章,好大喜功,报喜不报忧,弄虚作假,文过饰非。其实,新闻的事实性和新闻真实的政治性是两方面的,不能混为一体,更不能颠倒两者的关系。新闻必须真实,哪怕是批评性的报道。李瑞环同志曾经指出:"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不是不要批评报道,而是重视和  相似文献   

7.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但实践中新闻失实现象却时有发生。为此,必须从法律角度界定新闻失实的含义,并通过重新建构新闻当事人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及新闻当事人的法律责任体系,以有效规制新闻失实现象。  相似文献   

8.
刘敏 《魅力中国》2013,(9):16-16
舆论监督是党赋予新闻事业的庄严使命,也是新闻工作者应当肩负的社会责任。但由于当前媒体之间竞争的日益激烈,一些媒体在进行舆论监督时,只注重如何去吸引受众,忘记了自身的社会责任,往往出现新闻报道失实的问题,结果不但惹出了新闻官司,还使媒体的权威性大打了折扣。因此,新闻工作者在做舆论监督时必须注重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9.
郭镜丹 《理论观察》2007,(4):141-142
在实施舆论监督中,揭露性报道有泛化的趋势,特别是少数媒体热衷于用刺激性、耸动性新闻去争取受众,产生了一些负面效应,影响了媒体的公信力。因此,媒体在刊发揭露性报道时一定要把握好"度",努力做到有理、有利、有节。  相似文献   

10.
据最高国家司法机关的工作报告显示,司法人员违法犯罪呈上升趋势并发现职务化倾向。加强对司法腐败的舆论监督是媒体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之一,但由于司法人员的职业性质决定了采写司法人员违法犯罪新闻的过程有一定难度。既要克服屏障效益带来的拒绝监督、新闻失实、甚至颠倒是非的境况,也要避免媒体审判、感情泛滥、失去公允的倾向。因此在传播司法人员违法犯罪新闻过程中要坚持真实性原则、公正性原则、独立性原则和扎实调查的作风。同时避免渲染司法人员违法犯罪的细节,善于写好庭审新闻,这是司法人员违法犯罪新闻传播过程中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徐宏强 《发展》2013,(10):89
失实是新闻事业与生俱来的一大顽症,它的出现无论在任何社会、任何时期都会产生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的不良后果。因此,如何预防、减少失实现象的发生是新闻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一、什么是客观失实既然要研究新闻失实,就必定要从新闻的本质入手。陆定一在《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书中指出:新闻就是新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必须真实,这是由新闻事业的客观规律决定的,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然而,失实这一阴影伴随着新闻事业的每一阶段,是一个极难根除的顽症。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草根"作为一个热门词汇被植根于大众的记忆中,草根文化在各个领域蔓延开来,同时,草根新闻也因网络的普及而迅速成长."人人都是爆料王",张扬不羁的中国网民合力拉开了"自媒体"时代的到来,无论是博客、BBS论坛、电子邮件、QQ、MSN,都可能成为即时新闻的消息源,在新闻发布和新闻搜集方面形成一种非主流媒体的传播形态."草根新闻"以前所未有的优势攻占传统公众新闻的阵地,并且在引导舆论等许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如何来看待这样一种全新的新闻传播模式?  相似文献   

13.
当前,信息传播空前繁荣,各种传播方式满足了大众对信息的需求。但也存在着低俗报道泛滥的问题,一些媒体片面追求"眼球效应"不顾传播的服务、教育、审美、导向功能,造成了极坏的舆论影响,记者应当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加强职业道德准则的学习,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4.
付东  徐飞 《黑河学刊》2008,(5):59-59
虚假新闻、不实报道屡禁不绝,严重损害新闻真实性原则,严重损害新闻媒体公信力,严重危害新闻事业健康发展,已成为新闻界一大公害。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背离、媒体间的激烈竞争、网络的借入以及新闻从业人员的构成等因素,是虚假新闻产生的原因。只有维护新闻媒体公信力,为百姓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才能保证我国新闻事业的篷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轰动京城的森豪公寓7.5亿元骗贷案日前进入最后庭审程序。这场由开发商、银行、律师、虚假购房人四方合伙上演的骗局,最终以前三个关键角色遭法律诉讼而收场。1月10日,森豪案最后的两名涉案律师孔卫东和战军在北京二中院受审,他们被指为虚假购房人出具161份失实法律文书,构成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罪。而各界关心的200多名虚假购房人侥幸未获起诉。“这是公司犯罪的特点,应追究主要责任者的法律责任。”公诉人解释称,虚假购房人或法律意识淡泊,或迫于公司压力才充当虚假购房人,因此不予起诉。随着案件走向尾声,整个骗贷过程各项环节也开始全…  相似文献   

16.
路明莉 《理论观察》2006,(6):168-169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然而,新闻报道失实的现象屡见不鲜。问题就在于一些新闻工作者的工作态度极不严肃,或随意杜撰,或道听途说。新闻工作者必须树立正确的本源观,严格尊重事实,既不可为了某种目的任意颠倒事实,也不能道听途说,不加调查研究,随声附和。一、新闻失实的具体表现及  相似文献   

17.
在市场经济日益深入的现阶段,竞争已进入各个领域,新闻传播领域也不例外.在竞争中,"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就要发挥作用,在这个信息成"海"并难以量化的时代,受众的注意力成为不可或缺的财富.人文关怀与人性化是人类文化最本质的内涵.媒体对人的关怀对象,不仅是长远意义上的人的价值,还有日常生活的真、善、美,关注的主体不仅是少数的"英雄人物",更有人世间的芸芸众生.  相似文献   

18.
深度报道是一种系统地提供新闻事件的背景、用客观形式进行解释分析、从而延伸和拓展新闻内涵的报道形式,也称之为新闻背后的新闻。从内容上而言,深度报道是否具有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的重大问题;是否具有新闻要说真话的基本品格;是否具有历史真实记录的新闻使命感,是深度报道最基本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前些日子,"昆明"成了网络点击的关键词.与此同时,当地的市委书记仇和也成了新闻人物.据新华社报道,在昆明举行的一个会议上,昆明呈贡县投资促进局的副局长,因为在听讲座的时候打瞌睡,被仇和书记当众点名批评.两天后,这名副局长辞去了自己的职务.而投资促进局的局长也被要求做了书面检查,并且在当地的电视台播出.这样不留情面的市委书记被人们称为了"铁腕".当然,"仇和风暴"还不止这一些,早在2月中旬,"昆明公开领导干部联系电话"的新闻就成为各类媒体的新闻焦点.  相似文献   

20.
各种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中虚假新闻信息泛滥瓦解了个体对政府、媒体、甚至整个社会的信任,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着严重的负面作用。其表现在:扰乱媒体中有利、有用信息的传播,阻碍社会正能量传递,造成公众对负面信息的麻木和在现实生活的冷漠;侵蚀公众诚信意识,影响公众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从而消解社会认同,破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育的社会环境。因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尽可能从自律与他律、道德与法等不同的维度构建系统的预防机制,减少各种媒体中出现的虚假新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