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放弃城市生活,从都市大学一毕业,就来到农村。他们不是官,却都是农民的贴心人,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带领农民致富。他们在农村的广阔天地播种梦想,收获希望。  相似文献   

2.
要加快发展农村市场经济,就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主要是: 一、积极培育农村市场主体、引导农民进入市场。 农民和农户是农村市场经济的主体。他们能否进入市场,关系到农村市场化的进程和整个市场经济的发育程度,是农村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有知识、有文化,农村合作经济发展因为他们的加入充满了蓬勃朝气。虽然他们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但是他们用自己所学到的合作经济理念以年轻人少有的耐心慢慢灌输到农村、农民中去,正是因为他们的引导,才让更多的农民看到了农村经济的未来,坚定地沿着合作经济的道路走下去。  相似文献   

4.
庄保主 《发展》2009,(6):91-91
随着经济的增长,逐渐富裕起来的农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与日俱增,他们渴求自己的孩子们懂技术、会经营、有品味。可见,发展农村教育,办好农村学校,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同时,也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思想道德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5.
王敏 《中国集体经济》2008,(Z1):193-194
家庭养老在一直农村养老事务中占主导地位,如今城乡收入进一步扩大,农村老龄化加快,金融危机下外出务工人员就业形势严峻等问题,造成农民增收困难,农村家庭养老的能力减弱。农民获得政府的养老保障是他们的一项公民权利。政府需要在增加农民收入、对家庭养老进行资助、加强农村养老立法、宣传尊老养老的传统文化等方面,支持家庭养老,完善社会养老。使农民的老年生活有保障。  相似文献   

6.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陆学艺日前撰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定要明确农民的主体地位,务必处理好干部和农民的关系,以充分调动广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章认为,总结回顾50多年来的农村工作,有一条基本经验,凡是有利于农民切身利益,农民自愿自觉自主积极参加的,这项农村工作就一定能够成功,例如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制、税费改革等等;而凡是不利于农民切身利益,农民被迫被动参加的,这项农村工作就一定失败,例如统购统销、人民公社、农业学大寨等。  相似文献   

7.
赵华 《特区经济》2008,(4):184-185
农村劳动力对教育的需求会转化为他们对教育投资的需求,由于农民投资教育会受到诸如教育成本高、收益实现困难以及生产力落后等因素的制约,从而降低了农民对教育投资的需求。应该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积极实施农村教育改革;加强农村劳动力存量的培训教育和制度创新支援农村教育以扩大农民对教育投资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实质是农民的就业和增收问题。要富裕农民,就要减少农民。据有关专家估算,陕西农村富余劳动力约有700万人,占农村实有劳动力的一半左右。594万贫困人口中,绝大部分没有就业门路,仅靠人均一亩多地很难增收致富奔小康。因此,必须把相当数量的农民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使他们逐步脱贫致富、农民常说一句话,“出去一个人,  相似文献   

9.
一、新形势下农村职业教育对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意义 (1)农村职业教育是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措施。经过多年努力,农民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农村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我国仍有20%的农民处于温饱线的边缘,其中2900万处于温饱线以下。这部分农民的生存状态令人担忧.他们要摆脱贫困,除了政府部门给予一定的资助外,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学会生存的本领。  相似文献   

10.
《中国合作经济》2011,(6):10-11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的品性如泥土般淳朴,他们的事业如花一般芳香。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的信念如磐石般坚定,他们的视野如海一般宽广。他们让富裕走进农村,他们让农民活得更有尊严。他们是致富的榜样,更是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他们,就是合作社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